> 資訊
大暑已過,高溫持續。 氣溫高時,魚、蝦、蟹容易缺氧。 如果不做好預防和控制,很可能會出現大量死亡。 以小龍蝦為例。 從5月開始,基本已進入初夏,但氣溫較前期大幅上升,經常出現大面積死蝦現象。 業內人士稱之為“五月瘟疫”; 現在,雖然已是夏末,但氣溫和水溫依然很高。 此時,仍需防治高溫病害。
“死亡量非常大,幾天之內一個池塘里的蝦就會全部死亡。” 每年5月份,很多小龍蝦養殖地區都會出現大量死蝦,有的甚至幾天之內就死亡。 這種現象被稱為“五月瘟疫”。 受疫情影響,前期蝦池管理跟不上。 加之冬季氣候暖和,今年的“五月瘟疫”比往年來得更早。 許多蝦池從4月底開始出現該病。
“五月瘟疫”每年都會發生。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專家認為,“五月鼠疫”是由弧菌引起的,或者干脆說是一種病毒性疾病。 事實真的如此嗎? 江蘇浩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區域總店經理郭曉麗在參觀農材云課堂時表示,造成“五月瘟疫”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營養缺乏、水質“三高”。
天氣炎熱,如果蝦池管理不好,龍蝦容易大量死亡。
謹防缺氧
是蝦蟹暴發的重要因素
郭曉麗認為,缺氧是小龍蝦爆發“五月瘟疫”等高溫病害的重要原因。 天氣、池塘環境以及小龍蝦自身的體質都可能造成缺氧。
“當溫差高于3℃時,就容易發生缺氧。” 郭曉麗說,天氣悶熱,水體之間容易產生明顯的溫差。 停滯的水體不利于縮小溫差。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頻繁開啟增氧機來解決,而降水位也是一種有效的處理方法,因為“此時水位越淺,空氣中的氧氣越容易進入”。 另外,硫代硫酸鈉需謹慎使用。 當水體條件比較脆弱時,可能會加劇缺氧,所以拋藻、浮頭時,不能在雨天使用。
“蝦的數量取決于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在小龍蝦養殖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蝦池植草不僅可以為小龍蝦提供植物性飼料、凈化水質、增加溶氧、遮陽降溫,還可以為小龍蝦提供安全保障。 蛻皮提供了場所和適宜的生態環境。 然而,水生植物是一把雙刃劍。 合理的水草布局是池塘溶氧的保證。 沒有水草就養不出優質的龍蝦,但如果水草太多,又容易造成蝦缺氧死死。 比如伊樂藻在高溫時期如果控制不好,就容易導致水質不好。 因此,建議蝦池前期可以以伊樂藻為主,中后期集約化龍蝦養殖的池塘入口可以以輪葉黑藻為主,伊樂藻為輔。
另外,水生植物種植后不需要管理。 中后期也很重要。 郭曉麗表示,管理蝦池水草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行距要保證水草之間有空位; 控制高度和矮度,確保水草低于水位; 多補碳、鉀肥,少補氮、磷肥,因為氮、磷肥容易造成水草瘋長。 而且到了中后期,我們的水草不能太茂盛,需要白色的根。 因此,建議補充碳肥、鉀肥,提高水草活力; 苗期對水草還沒有破壞性,這個階段一定要保草、保肥、保水,增加溶氧。 幫助脫殼。
注意水草的行距,保證水草之間有空位; 控制高低,保證水草低于水位。
外用或內服
養蝦再議行情
防止體外缺氧,注重體內營養。 郭曉麗表示,營養不足是導致蝦蟹發病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體質不好的小龍蝦耐缺氧能力差,容易缺氧死亡。” 郭曉麗在課堂上分析,如果從母體分離到吃顆粒飼料期間沒有管理或管理不充分,幼苗就會出現體質偏差,體質差的龍蝦就會缺氧差。耐受性差,極易造成生理性缺氧,因缺氧而死亡。 總體成功率較低。 因此,此時充足的食物是保證龍蝦養殖成功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苗期比較常見的餌料主要有藻類、輪蟲、枝角類、粉狀發酵料等,不過郭曉麗不建議此時養殖輪蟲和枝角類。 “許多農民用豆漿來培育輪蟲。 蟲子啊,(豆漿)如果不充分利用的話,很容易敗壞水底。”他認為,此時可以在蝦池里投喂一些酵母,因為酵母本身不破壞水質,還可以作為餌料。沒吃完的酵母可以自動培養出蠕蟲、樹枝、釣魚者,這也是蝦苗的優質餌料,此外,蝦農還可以定向培養一些硅藻,硅藻除了為苗苗過濾食物外,還可以“生長在底部的藻類,可以增加底部的氧氣。”近年來跟蹤發現,定向養殖硅藻的池口存在缺氧現象。 這種情況極為罕見。”
受今年市場行情不佳影響,不少小蝦尤其是入庫蝦的價格極低,蝦農飼養積極性不高。 喂食不足,餌料不足,小龍蝦就鉆進泥里,導致水變渾; 另外,四五月份,隨著氣溫升高,稻草容易腐爛。 在這些情況下,很容易產生紅水和黑水。 這樣的水容易產生藻類毒素,有害細菌大量繁殖,造成缺氧,危害極大。
“一定要選擇高蛋白、優質的食材。” 郭曉麗表示,小龍蝦養殖時投喂量一定要充足,防止蝦吃稻草和水草,引發腸炎。 “我們無法控制市場,但養好蝦是第一要務。” 此外,還應注意口服和適當補充內源性鈣。 根據今年的養殖情況,前期飼喂優質飼料可以快速增加體型。 當蝦達到3-4元/只的大小時,就進行稀疏捕撈。 基本上是盈利的。
前期飼喂優質飼料,可以快速增加體型。 當蝦長到3-4金/只時,開始疏捕。 基本上是盈利的。
養育分居
養殖優質蝦是未來趨勢
“低密度養殖優質蝦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郭曉麗認為,控制和降低密度是防治疾病非常關鍵的一步。 喂食必須跟上并快速產蝦。 “有的蝦農15天就能生產出蝦。” ”可以很好的達到堆積密度的效果。 他建議小龍蝦養殖密度在5000只/畝左右,盡量不要超過6000只/畝。 同時,建議養殖戶盡量在4月下旬、5月上旬發病前將小龍蝦處理掉,大的當蝦子賣,小的當蝦苗賣。 “為防止受感染蝦的感染,建議將蝦關籠后全部出售,不要將其放回池塘。”
前期賣蝦苗,然后繼續養蝦,一直是小龍蝦的固定養殖模式。 但這種自然放養模式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 例如,2020年,稻蝦主要養殖區的蝦塘幾乎全部是老塘。 蝦苗需求量銳減,蝦苗過剩無人問津。 大量蝦苗,池塘里爆滿。 過去,賣蝦苗輕松的盈利模式遇到了瓶頸。 再加上今年年初的特殊情況,小龍蝦的需求大幅下降。 大量成蝦和蝦苗被擠入塘口。 由于密度過大,塘口十分擁擠。 大規格小龍蝦難以繼續飼養,收入大減……
“‘培育分區’可以讓種苗、養殖過程更加可控,能夠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在保證持續產出的同時提高盈利能力。” 據介紹,所謂“育苗分離”如何養小龍蝦,就是將種苗和養殖分開。 育種的兩個方面是分開的。 育苗區僅培育蝦苗并提供蝦苗; 養殖區專門用于養殖蝦類。 育苗區的蝦苗通過精準投放、合理管理、精心飼養,生產出體型大、品質好的蝦。 小龍蝦來是為了在銷售端捕捉高價,爭取經濟效益。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龍蝦種質退化、池塘環境惡化、高密度養殖、底部缺氧等一系列弊端導致小龍蝦養殖成功率下降。 小龍蝦養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就是利用蝦苗或外購種蝦補充育苗區的親本,在小龍蝦養殖基地進行功能分離,銜接生產,最終培育出優質的對蝦。
底質決定水質。 稻草和水草的腐爛會損壞底部。
猜你喜歡
- 2023-12-23 種草莓莓使用這種方法,優勢體現在什么地方?
- 2023-12-23 惠農網大宗產地批發報價黃金鯽魚和普通鯽魚有什么區別
- 2023-12-23 東阿縣實現黃河鯉魚特色產業“鯉躍龍門”式發展
- 2023-12-23 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 2023-12-23 菏澤黃河鯉魚“躍”出“致富路”
- 2023-12-23 風水堂:主線連接八字環綁法
- 2023-12-23 水產養殖中的過硫酸氫鉀復合鹽的應用效果有哪些
- 2023-12-23 魚鉤怎么選?關東、伊勢、袖鉤、海夕
- 2023-12-23 人們吃鮑魚主要是吃它的什么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