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由于水庫的滯洪功能,減輕了河流中下游及海口市河口的防洪壓力; 為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海南省經濟、社會和環境建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是海南省的重要基礎設施。 1956年,省熱帶亞熱帶資源開發委員會在海南島三大河流開發規劃中,選定南渡江上游第一梯級松濤水庫作為海南島開發的第一期工程。 1957年春,水利部廣州勘察設計院開展地形測量和地質勘探工作,并于1958年3月提交選壩報告。經水利部審查選定秦祖口壩址,壩型為土壩,省水利廳派廖元起、黃惠光帶領108名設計施工技術人員趕赴現場設計指導施工。是年,提出《松濤水庫初步設計要點》,報水利電力部審查批準,水庫于1958年7月開工建設。海南區委副書記李黎明中共黨委指定為工程指揮部,全島動員,施工高峰期人數達到6萬多人。 到1959年9月,大壩已建成170米的臨時斷面,以阻擋洪水。 1960年繼續充填至海拔185米,開始蓄水。 1961年9月,大壩建設停止,勞動力轉移到開發灌區。 1963年3月,輸水隧道開通,尾水渠按臨時斷面通水。 干渠總長6.5公里,分東、西干渠。 西干渠先開挖至丹縣沙河水庫,長26公里至樂源。 東干渠前6公里、納代干渠首段6.5公里按臨時段開挖,開始發揮效益。
1964年恢復修建,1967年6月按設計竣工。1976年8月河南省發生洪水后,根據水電部指示,采用可能最大降水量(PMP)分析結果經核實,主副壩壩頂高程由195.7米提高至197.1米。 加設防浪墻高度1米,工程于1970年12月竣工,工程總造價2.4億元,累計維修支出487萬元。 2、松濤水庫及灌區水源 松濤水庫水源主要來自五指山和雨水。 松桃水庫灌區東、南、西三面以南渡河及其支流大塘河、渚碧河左岸為界,北瀕瓊州海峽。 東西長131公里,南北寬64公里,總面積5550平方公里,包括丹縣、臨高、澄邁、瓊山、海口5個縣市。 灌區的發展規劃原本以橡膠灌溉為主,與糧食作物種植相結合。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不斷實踐,規劃多次修改,發展方針改為以灌溉糧食作物為主。 項目構成基本不變。 灌區渠首樞紐位于輸水隧道和南豐電站下游的南岔村,包括渠首調節池、主渠進水閘門、溢洪閘門和土壩。 松濤灌區東至南渡河左岸松濤水庫,南至渚碧河右岸,北至瓊州海峽,西至北部灣。 灌區以松濤水庫為基礎,通過各級渠道與灌區內的中小型工程相連,形成蓄、引、取相結合的大、中、小型水利灌溉系統。 解決瓊北地區儋州、臨高、澄邁、瓊山、海口市縣灌溉供水問題。
松桃現有灌溉系統分為上三級骨干渠道和下三級渠道。 上三級骨干渠道包括主干渠(6.68公里)、東干渠(123.57公里)、西干渠(25.92公里)、9條支干渠和2條供水渠(287.76公里)。 上三級航道總長443.93公里。 松濤直灌支流(控制面積666.7、3333.3公頃)、斗、弄渠(控制面積66.7,100公頃)及中小型水利工程渠道統稱為下三級渠道。 其中,松濤直灌渠道931條,長1933公里; 其他中小型工程航道1393條,長度1979公里,三級航道總長度3912公里。 主干渠設計正常流量93.4立方米/秒,增量流量103.7立方米/秒; 東干渠設計正常流量70.9立方米/秒,增量流量78立方米/秒; 各分干干管中,最大的分干干線設計正常流量為24立方米/秒,最小的白蓮西干正常流量為3立方米/秒。 但灌區骨干渠道群山環抱,彎道多,地質復雜。 河道多段穿越玄武巖、火山巖、沙土、海相古階地沉積區。 泄漏量大,容易倒塌; 施工期間,搶挖、放水。 不少渠道開挖斷面不夠大,渠堤不夠高,平臺、堤頂不夠寬,斷面薄,堵水險段較多; 輸水、排水、運輸、管理等建筑設施不齊全; 有些斗門,門不受控制; 部分防洪閘、渡槽、涵洞透水能力不足; 有的排列不當,已被沖走; 隨著經濟的發展,通道上交通橋梁的數量和規模明顯不足等諸多問題。
因此,國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松濤水利樞紐安全加固及灌區更新配套工程納入國家建設規劃,包括運河收尾、危險河段加固、重點河段防滲及配套建筑等。 與此同時,實施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援助的松濤洞灌區綜合開發支持項目(簡稱2719工程)。 實施的2719個項目包括東莞區丹縣三都、新營,臨高梅糧坡、梅太坡、頭源坡,澄邁橋頭、燕春嶺,瓊山東寨、新坡、十字路,海口新營坡、梅里浦等。 15 個灌溉區,10,000 公頃耕地。 水利工程包括干渠、支渠、斗渠、農渠、溝渠及田間工程配套及土地平整等。 各類渠道防滲326.9公里(其中上位渠48.69公里),可灌溉耕地1萬公頃。 3、松濤水庫水質情況松濤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為水庫型飲用水水源地。 水功能區位于南渡河松桃水庫保護區范圍內,是儋州市主要飲用水源地。 主要取水口為南豐輸水塔。 飲用水源地設有南豐水文站,水利、環保、供水公司按各自職能設立水質監測站,對水量、水質進行正常監測。 目前水質評價結果顯示,目前松濤水庫水質總體良好,大部分水域水質可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二級標準; 但水庫局部水域部分指標超標,主要是磷、氮、石油類超標。 鑒于松濤水庫在海南省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劃定松濤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大力保護松濤水庫水資源仍然極為重要。
松濤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結果在充分考慮庫區環境特點、統籌考慮庫區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采取分期劃分規劃。 具體劃分結果如下: ? 近中期劃分規劃一級保護區:設計洪水位(193.031m等高線)下,南豐洋所覆蓋的水面區域至對應陸地區域深200m,水質保護目標為II類,保護區面積約88.5km。 二級保護區:設計洪水位下,不含一級保護區范圍,松濤水庫所覆蓋水面面積至陸地深400m。 水質保護目標為II類,保護區面積約259.6平方公里。 準保護區:從二級保護區外邊界延伸至一級山脊的區域為準保護區。 遠期劃分規劃一級保護區:在設計洪水位(193.031m等高線)下,松濤水庫覆蓋水面深200m。 水質保護目標為II類,保護區面積約239.4km。 該區域延伸至相應的土地二級保護區:從一級保護區邊界向外延伸400m的范圍。 水質保護目標為2II類,保護區面積約218.4km。 準保護區:從二級保護區外邊界延伸至一級山脊的區域為準保護區。 (3)上游白沙庫區中短期實施流量總量控制。 最大允許排放量COD 180t/d、TN 2.39t/d、TP 0.11t/d; 遠期,松濤水庫整個水域劃為一級保護區,明令禁止一切排污行為。
四、松濤水庫的作用和影響 松濤水庫于1963年3月開始修建,發揮灌溉效益。 隨著灌區渠道的建成,灌溉效益逐年擴大。 到1983年,灌溉面積已達109.7萬畝。 據1987年統計,有效灌溉面積102.81萬畝。 灌區已成為海南島糧油糖生產基地,旱澇保收。 由于水庫控制集水面積1440平方公里,南渡河下游常年發生的洪澇災害已基本消除。 據1960年至1980年50次洪水統計,受災面積減少145萬畝。 水庫輸水洞口南豐水電站裝機容量2萬千瓦。 運河水電站及灌區縣電站裝機容量31995千瓦,合計51995千瓦。 向9縣1市供電,成為海南島電網的主要電源之一。 水庫建成后,灌區農業、工業和居民生活用水得到了很大改善。 松濤水庫作為開發海南金銀島的“第一把鑰匙”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8年海南建省后,再次規劃延續松濤灌區的配套工程,規劃灌溉面積205萬畝,其中水田128.8萬畝,旱作面積61.4萬畝,以及148,000英畝的熱耕地。 這是一些開發區的面積,城市供水量為4.7億立方米。 尚需土方2.16億立方米、石料813萬立方米、混凝土149萬立方米,工程造價15億元。 2010年的洪水雖然增加了水量,但由于大壩堅固,洪水對松濤水庫影響不大。
5、旅游景點與松濤水庫開發。 這片峰巒疊翠、山色絢麗、仙泉涌動、江水滔滔的風水寶地,在改革的春風吹拂下,變得更加雍容華貴、生機勃勃、光彩奪目。 光彩奪目的迷人的松濤水庫,素有“天湖”之稱,距灘達15公里。 位于海南最大的河南渡江上游,海南中西線主要公路交匯處。 發源于五指山,流經白沙注入儋州。 松濤天湖廣闊水域似海,白帆點綴江面,漁歌滿江,景色變幻。 平日里,海浪浩瀚,波光粼粼,但一發怒,巨浪洶涌,拍打著礁石。 夕陽下的松桃壩地區光彩奪目,倒映著緋紅的水面。 水天一色,襯托著連綿起伏的山巒和婆娑的椰林。 山清水秀,雄偉絢麗,詩情畫意。 是旅游的好去處~原本計劃開發白沙段旅游區,但由于開發,建設酒店會影響水質,所以停止了投資。 因為一旦開發出來,就會建設酒店等必要的旅游設施。 生活污水排入水中,會導致水的質量惡化,影響人們的健康,這是不可取的。 與此同時,許多游客也反對開發,該計劃被叫停。 因此,旅游發展也必須考慮生態環境,在保護的基礎上發展。 六、建議 1、提高員工工資水平,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 2、更新游船等設施,行程安排更加合理,旅游項目更加豐富多彩。 3、強化庫區附近居民的安全意識,在松濤水庫設置警示標志等安全防護設施。 4、進一步開展白沙縣庫區移民和新排污渠道開發規劃示范工作。 五、上述庫區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水質日常監測、庫區管理等措施必須落到實處。
猜你喜歡
- 2023-12-19 松濤水庫 海南省最大肺炎疫情防控中提供有力供水保障
- 2023-11-25 松濤水庫 海南南豐水文站1967年自然科學能源科學技術研究進展
- 2023-11-25 松濤水庫 海南奮進世界共享——2021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一
- 2023-11-25 松濤水庫 3月1日起水庫啟動為期四個月禁漁期
- 2023-11-25 海南省松濤水庫水資源論證項目采購項目的潛在供應商
- 2016-11-06 《野釣江湖》第19期 海南松濤水庫釣鰱鳙
- 2013-10-20 《游釣中國》第55集 松濤水庫釣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