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桃花水,
桂魚肥。
我的家鄉是一個盛產石斑魚的地方。
石斑魚在我的家鄉也叫桂魚。 我一直以為鱖魚只能在海里才能找到。 來到城市后,我發現淡水里也能找到鱖魚。 淡水中的鱖魚在福州俗稱鱖魚,也是詩詞中常見的鱖魚。
鱖魚是鱸形目鱖魚屬的魚類。
世界上有鱖魚3屬11種。 鱖魚有3屬9種,分布于中國。 鱖魚有9種,全部集中在長江以南,淮河以北僅有2種。
因此,古詩詞中提到鱖魚的,多是南方文人。
其中最著名的是祖籍婺州(今浙江金華)的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西塞山前白鷺飛,流水里桃花流,鱖魚在”。胖子。青笠,綠蓑雨衣,斜風細雨何須回。”
《漁歌》又稱《漁歌》或《漁樂》。 這大概是當時的民間漁歌。
張志和曾做過小官,后隱居苕河,自稱煙波釣魚弟子。 苕溪屬湖州界。 據《辭林紀事》引述的記載,張致和曾拜訪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他的船太舊了,想請顏真卿幫忙更換。
作為換船的代價,張志和創作了五首《漁歌》,這一首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西塞山,位于五頭楚尾,是西苕江上的險要之地。 北連太湖,南接莫干山。 舊稱道師記。
這里地勢險峻,風景十分美麗。 它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人文薈萃之地。 六朝的江淹、何遜,唐代的劉禹錫、魏應物、李白,宋代的蘇東坡、黃庭堅、陸游都曾到過這里。
由于懸崖陡峭,水流湍急,倒石磯附近的水非常干凈。
鱖魚是留鳥,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 因此,靠近倒石基的這段河道是鱖魚喜歡停留的地方。
桃花水就是桃花水。
顏老師在《月令》中的古注說:“仲春之月,雨始桃花,桃花開時有雨,山谷冰冷,有溪多,波多,長而繁,故曰桃花水耳。”
南方仲春時節,桃花盛開。 隨著降雨量的增加,河水將會上漲。 這時,會有更多的魚向上游游去。 每年這個時候,鱖魚都長肥了。 張志和在詩中寫的就是這一時期悠閑而滿足的捕魚生活。
其實,江南人的生活向來喜歡按照時間慢慢進展。
一年四季,我們不僅吃山里的蔬菜,吃魚也遵循季節節奏。 江南人吃魚是有時間表的。 正月,菜花鱸盛開。 菜花鱸懷著六甲,是最肥的。
二月是秋刀魚,曹操《四時食制》稱其為望魚,意為盼望春天。 三月最美的就是這鱖魚了。
清明掛刀,端午吃鳳尾魚。
農歷四月,春天最后的鮮魚就是鳳尾魚。 吃完鰣魚,春天就過去了,五六月正是吃白魚、鳊魚的季節。 山水、風景隨季節而產生、豐富。 吃不僅是人們的一種福氣,更是一種態度。
鱖魚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
人們都說三歲就顯老了。 鱖魚魚苗孵化后,就會以其他魚的魚苗為食。 當他們挨餓的時候,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會放過。
鱖魚因兼具鱸魚和石斑魚的特點而被稱為淡水石斑魚。 鱖魚肉厚無刺,肉質緊實,鮮嫩可口,有點類似石斑魚。
雖然中國有9種鱖魚,但最常見的兩種是雞嘴鱖魚和大眼鱖魚。 大眼鱖魚大多是野生和養殖的,其中絕大多數是雞嘴鱖魚。 菜市場能買到的基本上都是鱷魚。
挑選桂魚時,最好選擇一斤左右的,因為肉質最嫩。
福州人吃桂魚,最喜歡清蒸。 清蒸魚的選材很有講究。 必須是新鮮的活桂魚。 最好是現殺現煮。 如果是在市場買的,一定要在30分鐘之內煮熟,不然魚就熟了。 它會變得僵硬,味道也會變差。
鱖魚本身的肉質很嫩、肥美,所以腌制的時候不要加太多的鹽,只加半勺鹽為宜。 太多的味道會破壞魚本身的美味。
蒸魚需要高蒸汽和高熱量。 所以,魚蒸完后一定要放入蒸鍋里,整個過程一定要大火蒸。 當魚眼變白突出時,立即關火靜置。 從鍋中取出后,淋上蒸魚鼓油,就會帶來不尋常的鮮美味道。
川菜包括干烤桂魚。 將鱖魚剖腹,去掉鱗、鰓、內臟。 清洗干凈后,用刀在魚身兩面劃幾刀,然后抹鹽腌2分鐘(??既增加風味又防止魚皮粘鍋)。
將鍋加熱至60%熱度,加入魚,煎至兩面淺黃色。
五花肉切細片,泡紅辣椒,去籽,切細片。 砂鍋大火燒熱,倒入油,將肉末炒香。
加熱油。 當肉酥脆時,加入蔥和泡椒,再次翻炒。 加入準備好的糖醋汁、醬油、湯。 燒開后,加入魚,轉小火煮5分鐘,翻面,待湯干而有光澤時,盛入盤中。 把鍋里的東西攪拌均勻,掛在魚身上。
梳邦菜中,松鼠桂魚最為經典。
剖腹產后,將鱖魚去鱗、去鰓、去內臟,洗凈瀝干,壓緊魚身,剪去魚頭。 再按一下魚身,用刀抵著魚骨切魚,但不要切魚尾。 翻過來,再切一塊魚,然后把肚子里的刺肉切掉。
將魚身切下兩塊,皮面朝下,在魚肉上先直再斜切,深入魚皮,形成菱形刀紋。 料酒和精鹽調勻,分別涂在魚頭和魚肉上。 滾入干淀粉,用手握住魚尾,抖掉剩余的淀粉。
將鍋中的油加熱。 80%熱時,用手將魚提起,將熱油從上到下淋在魚上。 然后將兩片魚翅剪去魚尾,放入油鍋中略煎。
之后,將魚各部分放入鍋中煎至金黃色,撈起裝盤。
將魚頭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用筷子按壓魚頭,擴大下巴區域,定型)。 用筷子壓住魚頭,使下巴擴張、定型。 煎好后,加入魚頭,與魚肉形成整魚形狀,頭尾翹起。
最后倒入汁即可。 將番茄醬放入碗中,加入鮮湯、糖、香醋、料酒、醬油、濕淀粉攪拌成醬汁。
鍋里留底油,加入蔥炒香。 消除。
加入蒜末、筍丁、香菇丁、豌豆、蝦仁,炒至熟,加入醬汁,大火煮至濃稠,淋上香油,淋在魚上。
清代《調鼎集》云:“取魚腹,去骨,拖蛋黃煎至黃,作松鼠式,用油、醬油燒之。” 鱖魚就是鱖魚,也叫鱖魚。
徽州美食中,有一道臭鱖魚,吃過一次就難以忘懷。
據說,過去徽商常年云集各地經商。 為了防止食物變質,他們經常將魚發酵腌制。 臭鱖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無意中制作出來的一道美食。
經過長時間腌制、紅燒的桂魚,聞起來難聞,但吃起來醇香可口,咸鮮可口。 魚肉就像蒜瓣一樣,肉塊很大,口感非常嫩。 配米飯。 必須的。
鱖魚與黃河鯉魚、松江四鰓鱸魚、興凱湖白魚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淡水名魚。 李時珍稱贊鱖魚為“水豚”,意思是味道鮮美,像河豚一樣。
無刺魚中,鱖魚是最嫩的。
鱖魚不僅鮮嫩,而且營養價值高、脂肪低、易消化。 適合體質虛弱、疲勞、消瘦、脾胃氣虛的人食用。 特別適合老年人、青少年和女性。 哮喘、咳血、寒濕病者不宜食用。
(圖片來自網絡)
本公眾號歡迎轉載。 轉載前請聯系街道微信公眾號。
- 上一篇: 釣魚技巧:如何選擇競技釣比賽對
- 下一篇: 農村魚塘適合養什么魚呢?這個是養魚人最關心的問題!
猜你喜歡
- 2023-12-02 農村魚塘適合養什么魚呢?這個是養魚人最關心的問題!
- 2023-12-02 釣魚技巧:如何選擇競技釣比賽對
- 2023-12-02 競技釣魚技巧:提竿遛魚和如何控魚?
- 2023-12-02 豹紋守宮 黑色是一切顏色的盡頭?哪種顏色最能凸顯自信?
- 2023-12-02 黃運甲魚——中國水產品第一個綠色食品
- 2023-12-02 “大白鯧”是另外一種魚,生活在淡水
- 2023-12-02 淡水白鯧的營養價值和淡水鯧魚的功效有哪些
- 2023-12-02 淡水白鯧的飼料帶來了哪些難度?-專利說明
- 2023-12-02 日本鰻鱺 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苗種投放情況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