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亞
之前入了根小蜜蜂billow1.5ul 玩小魚
確實爽 比之前的品釣小趣1.8ul感度更好 手感舒服
不過長度上短一些
最近去的標點漲水
有些比白條馬口大一點的翹嘴紅尾出沒
拋投距離需要遠一點
魚竿一寸長一寸強 多少還是有點幫助的
力臂力矩什么的 據說很科學
正愁不夠長呢 晴天霹靂 喜聞樂見
小蜜蜂被我不小心踩斷了 吐血啊
郁悶的打包發回老宋那邊配節
聊天之中提及能不能給做一段30公分的延長節
這樣竿長接近我身高
順帶上面再加個掛鉤處
老宋無情的拒絕了我
因為不懂這個加了對桿子有什么影響
我也不好多說
畢竟門外漢一個
不過這個想法就起了魔怔
因為我的玻纖竿有這么一個設計
1.3-1.5自由切換 在小溪里很是有用
琢磨了一下
我基本都是玩小魚 魚竿受力不大
加一段影響也不會太大 后果不會太嚴重
翻了一些diy路亞竿的帖子和視頻做了點功課
又研究了下手頭延長節的結構
也就開始準備
量口徑 下單碳棒碳管各一米
廠子幫忙截成10+20+30+40
粘桿子的膠水 加固和綁掛鉤器的金屬線
固定線的環氧膠
7mm碳棒 標好預留長度
剩余部分 稍微打磨一下好附著膠水
膠水1:1攪拌均勻 涂上碳棒 碳管口來一點
碳棒插到內7外8口徑的碳管里
內外留一部分 兩側管口綁金屬線
加掛鉤器 加固和美觀
這個膠水說是
30分鐘干膜 60分鐘定位 5小時牢固 48小時完工
膠開少了不好開 索性多開一點 20/30/40全做了
環氧膠因為以前有做滴膠標本的經歷
所以輕車熟路 在硅膠盒里攪拌均勻
環氧膠盡量還是1:1配比攪拌均勻
放個十分鐘消消泡 配比差別太大的話
會出現無法完全固化的狀況
我手里還有一塊半年前做的底部半軟的標本 哈哈
要是魚竿也這樣就尷尬了
所以這個配比還是準一點的好
快遞盒上剪幾個缺口
架上綁好的桿子
刷子不動 轉桿子 上的比較均勻
給綁線 管口都均勻的涂上一層環氧
這個環節 專業人士會用慢速轉機之類的自動轉
我圖省事就手工轉轉好了
也就十分鐘一次 刮掉一點多余垂下的膠
這么轉個五六次
這膠30分鐘內會變的越來越稠
所以攪拌之后馬上涂反而麻煩
等個十分鐘的消泡時間
再上就比較好了
這膠1小時干膜
看差不多了 涂的比較均勻了
就上吹風機 稍微加熱一會兒 加速凝固
然后坐等24小時完全固化
按經驗 實際的話 溫度高的話 要不了24小時
10公分那份被我用來暴力測試摧殘了
最后的成品 20/30/40 延長節各一根
細節 口徑嚴絲合縫
插進手把和原來的竿節都有一定的阻尼感
不會晃動轉動
手工轉竿 所以 膠還是有點不大均勻 湊活吧
掛鉤器還是這樣的簡潔方便
上面那種塑料的我一直不大習慣
黑底騷藍 自我感覺良好 我是藍色控
好了 折騰完了 就等著老宋把配節弄好發給我
我來試試到底手感和拋投上有什么區別了
希望不要爆竿
現在1.5 1.6 1.7 1.8 1.9 五個規格了
試試感覺最后留下一短一長延長節放竿包備用
感覺有點完美啊
好了班門弄斧嘚瑟完畢
趁有做桿的前輩在
請教一個 問問 路亞竿的導環位置
怎么確定比較好
看了手頭的桿子 同長度的
導環位置也不大一樣
求解
- 上一篇: 一塊軟泡沫的華麗變身!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猜你喜歡
- 2024-01-04 閑來無事自制窩料,國慶守大物
- 2024-01-04 一塊軟泡沫的華麗變身!
- 2024-01-04 論傳統釣的魅力,爆護如探囊取物
- 2024-01-04 4本5尺,原竹小物竿制作
- 2024-01-04 野釣鯽魚的小技巧(新手必備)
- 2024-01-04 鰱鳙進窩,怎么避開鰱鳙釣其他魚?有招嗎?
- 2024-01-04 調漂技巧之二次找底的目的及作用
- 2024-01-04 如何讓窩點魚上魚不斷,這幾點補窩技巧要牢記,合理運用才能爆護
- 2024-01-04 野釣鯽魚的幾種常見抓口漂相,分享給需要的釣友共同學習,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