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亞
釣魚都清楚打窩,打窩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聚魚,方便我們的做釣
但是對于做窩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補窩的技巧
很多老釣友都清楚補窩的重要性,很多時候釣點魚口不好時合理的補窩可以讓稀少的魚口逐漸增多
那么對于補窩來說,究竟該如何補窩呢?補窩的技巧又是什么呢?
補窩并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補窩,而是根據魚情來決定,如果一味的補窩就會造成死窩的情況,本來魚口很多,一旦補窩嚴重,那么魚口也快稀少,所以說補窩不是亂補窩,合理補窩才是關鍵
對于補窩技巧,釣友人要熟知這幾點,有時候合理的補窩可以讓魚口不斷,魚貨滿滿
技巧一:前期魚口好,在做釣過程中發現魚口慢慢稀少,甚至停口,這個時候該補窩了
當我們前期打窩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發窩后,窩點內肯定會聚集一定數量的對象魚,當我們做釣時發現魚口很不錯,中魚率也挺高,說明窩料確實發揮了很大作用
這種情況也不要過于癡迷做釣
為什么說不要癡迷做釣,因為很多時候一旦太關注上魚情況,就會忽略其他問題,例如就明顯的就是一旦魚口稀少,就會覺得窩點沒魚了,或者餌料是否出現了問題,并不會考慮到窩點內的窩料是否存在的問題
很多經驗老道的釣友會根據魚口情況和做釣時長來判斷補窩的時機
如果說魚口比較快,前期打窩窩料量并不是很多,一般情況下2個小時就可以補一次窩,但是如果魚口不好,就不要盲目補窩了,盲目的補窩就會造成窩點內窩料量大量存在,進而導致魚只吃窩料而不吃餌料的情況
這也是我們有時候會碰到窩點內魚星四起,但就是不開口
很有可能就是前期窩料打的太多或者補窩太頻繁所導致的
正確的補窩技巧應該是:要依據窩料發窩后所上魚的頻率而定,如果頻率快在一段時間后發現魚口開始減少,說明窩點內窩料量不足,需要及時補充,以吸引游走或者即將游走的對象魚留下
但是當我們發現前期魚口不好時,不要覺得窩料沒起作用或者沒有魚,進而再次補窩,而后發現越是補窩效果越差
有時候魚情好并不是單一因素可以決定的,窩料也只是其中的一點影響因素,并不是能起到決定性的因素,所以當打窩后魚情不好時要多考慮其他影響因素,而不是一味的補窩
只有合理的判斷補窩,才能夠讓窩點內魚口不斷
技巧二:補窩的味型盡量要和初期一致,即使有味型相差,也不要過于明顯
很多時候釣友補窩后發現魚口直接就差了很多,搞不懂原因在哪里
其實補窩并不是任何窩料都可以作為補窩
對于補窩來說,我們是盡可能將影響因素降到最低,這也就要求我們在補窩時要使用同味型的窩料,或者說味型相差不大的窩料進行補窩
一旦窩料味型有偏差,那么就會增加魚的警惕性,進而會導致魚口稀少,因為一旦有新東西進去窩點內,魚就會有警惕性
這種警惕性會促使魚出現短暫性的不開口,如果說味型相同或者想差不大,這種情況下一旦窩料進去水底,趨于穩定性,味型的吸引還是會讓魚放松警惕,進而緊窩攝食
如果說味型相差大,那么魚就會一直處于警惕狀態,這種情況下魚口肯定是不好的
特別是一些價格低廉的窩料,聞起來就有一種很刺鼻的味道,這種窩料一旦打到窩點內,濃厚的刺鼻味型肯定會驅使魚逃跑或者停留在窩點附近,而不敢進窩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釣窩邊會比釣窩點里的效果要好很多
所以說,我們在補窩的時候盡量不要補味型相差很大的窩料
如果沒有相同味型窩料,我們寧愿不打也不要強行打窩,我們也可以通過快頻率餌料抽窩來增加窩點內的食物量,以此來聚魚也是可以的
所以說補窩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是一些技巧性的小細節還是挺重要的
技巧三:采用打窩器補窩,而不是采用手拋窩
很多釣友在補窩時用手拋窩進行補窩,覺得很快捷
其實這種方法就是容易造成一定的響聲,容易給魚造成一定的警惕性
對于酒米來說還好,特別是成團的窩料打窩,這種驚魚的效果可謂是明顯
所以說我們在補窩時如果是輕窩料,我們可以手拋窩,如果窩點遠,建議還是用打窩竿打窩
如果是成團窩料,我們可以打碎放在打窩器里用長竿進行打窩,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魚的警惕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釣友們如果有釣魚方面的不懂問題,可以留言,我都會一一解答
最后祝愿釣友們大鯽大鯉,魚貨滿滿
- 上一篇: 調漂技巧之二次找底的目的及作用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猜你喜歡
- 2024-01-04 調漂技巧之二次找底的目的及作用
- 2024-01-04 野釣鯽魚的幾種常見抓口漂相,分享給需要的釣友共同學習,探討。
- 2024-01-04 搞了點廢料做點手拋丸子
- 2024-01-04 淺談垂釣黃尾鲴~個人見解非喜勿噴
- 2024-01-04 釣竿DIY十塊錢,廢桿變廢為寶!
- 2024-01-04 DIY之萬力是如何練成的!
- 2024-01-04 門頭溝周末釣的大鯉魚做魚糕,香噴噴好吃看得見
- 2024-01-04 王者對王者!野釣神餌紅蟲與蚯蚓哪個更強?你會怎么選
- 2024-01-04 為了魚丸的夢想,出發狩獵海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