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亞
眾所周知,大多數愛好野釣的釣友,剛學釣魚時,大多數人垂釣的魚種都是以鯽魚為多數。鯽魚在自然水域中分布較廣,適應環境能力較強,繁殖能力很快。鯽魚生性膽小,進食時一般都是撞,吸等動作較多,很少會有大口吞食的情況出現。鯽魚就餌時還會出現涮餌的習慣。所以能把鯽魚釣的好的,說明你的垂釣基本功就不會太差。
鯽魚在吃餌時的漂相,最常見的有兩種。第一是頂漂。當鉤餌到達水底后,浮漂站立后,漂目出現緩慢上升,有時上升幾目,甚至頂漂到漂肚的位置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現象時,動作越慢,鯽魚的體型越大。另外一種是黑漂。出現黑漂現象時,一般鯽魚會出現一個有力的下頓,然后接著黑漂。越大的鯽魚黑漂前的頓口力度越大越平穩,個頭基本上也都較大。
在實際的垂釣中,除了以上兩種經常出現的漂相外,還有這幾種漂相也會比較常見。第一,小頓口。在野釣時小頓口基本上可確定鯽魚在吞食鉤餌。但是沒有出現比較明確的刺魚漂相。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現象是因為鯽魚連鉤帶餌已吞咽進口中,但因為種種原因鉤尖沒有刺穿魚唇,鉤餌在進口的瞬間停滯了一下。因這種頓口非常短,此時如進窩魚的密度較大,就會很容易和小魚鬧窩的漂訊混雜在一起難以分辨。但是這種小頓口也會經常在魚口較輕時,或者是天氣太熱和太冷時會出現的常見漂相。但是只要你的反應夠快,提竿及時,刺魚成功率也是非常高的。
第二種就是浮漂橫躺在水面的漂相,當鉤餌入水后,沒有順利下沉,而是斜著在水面時的現象,但是這種漂相出現的時間非常短暫,稍縱即逝。很快浮漂就會繼續站立平穩,然后正常下沉。這種漂相就是我們所說的截口。因為我們在底釣時,鉤餌,鉛墜比浮漂的浮力稍大。在鉤餌入水后,會浮漂站立,然后緩慢下沉,就在下沉的過程中,鉤餌被中上層的魚兒截獲了。導致鉤餌和鉛墜重心偏移,此時即時提竿,中魚率高,但是鉤餌下沉時,鉤尖的方向使刺魚效果并不是太好,如果此時提竿不及時,不夠快,脫鉤率也較多。
第三種就是移漂,顧名思意。就是當浮漂有了吃餌信號時,浮漂會上下點動幾次,然后開始移動浮漂,這種移漂和小魚鬧窩的移漂漂相非常相似,但是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移動浮漂的速度不同,小魚鬧漂時,動作夸張,非常快速,但是鯽魚吃餌導致的移漂,移動的速度比較沉穩和緩慢,移漂越慢鯽魚越大。這是因為鯽魚在吃餌時,魚鉤刺透魚唇,正準備轉身逃竄時,因為體型略大,轉身較慢。這時應及時提竿,提竿遲了就會讓鯽魚鉆入草叢中,很難成功上岸了。出現移漂漂相時,一般中鉤的大多都是大板鯽。
以上的幾種常見鯽魚吃餌漂相,純屬自己的個人觀點和見解,寫的也不是很全面,如果有錯誤的地方請大家指正。共同學習,探討。謝謝各位大神觀帖評論。特此謝過!支持釣魚人!支持釣魚之家!
- 上一篇: 搞了點廢料做點手拋丸子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猜你喜歡
- 2024-01-04 搞了點廢料做點手拋丸子
- 2024-01-04 淺談垂釣黃尾鲴~個人見解非喜勿噴
- 2024-01-04 釣竿DIY十塊錢,廢桿變廢為寶!
- 2024-01-04 DIY之萬力是如何練成的!
- 2024-01-04 門頭溝周末釣的大鯉魚做魚糕,香噴噴好吃看得見
- 2024-01-04 王者對王者!野釣神餌紅蟲與蚯蚓哪個更強?你會怎么選
- 2024-01-04 為了魚丸的夢想,出發狩獵海鰱
- 2024-01-04 在深秋季節怎么應對線組和餌料搭配以及垂釣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2024-01-04 巧構思細改造廢物變多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