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片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釣法,我國北、南、東地區很多釣友都使用這種方法。 即采用立漂或散漂,鉛墜沉到底,魚鉤距鉛墜頭線25毫米左右。 垂釣時,只需將魚漂調至直立位置,露出部分即可輕松判斷魚情(松浮兩三粒沒入水中,三四粒浮在水面) 。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調節方便,鉤沉浮比要求不嚴格,容易掌握。 但它不是很敏感。 有經驗的魚往往一觸到餌料如何野釣鯽魚,發現餌料變重了,就會警覺起來,逃跑。 同時此法餌料沉到底,不動。 如果不經常移動魚竿,往往不會被鯽魚發現。
2、臺灣釣鯽魚:
目前比較流行。 其最大的優點是靈敏度強,上魚率高。 魚鉤下沉緩慢,容易被魚發現。 它懸浮在水中,魚鉤輕輕觸底,魚在旁邊游動,魚鉤輕輕晃動,對魚有很大的吸引力。 為了脫鉤方便,采用無刺鉤,可以快速脫鉤。 浮餌和落餌的比例有嚴格的要求,魚對洪水的反應極其敏感。 缺點是調漂比較麻煩; 多種魚類混養的水域,使用釣鯽魚所用的魚鉤和線,遇到大魚時,很容易讓魚逃跑,丟失工具。 剛開始掌握并不容易,人們常常半途而廢。 但只要樹立信心,勤奮練習,掌握并不難。 一旦掌握了它,你就會發現它的優勢比普通的傳統釣魚方法要大得多。
3、戳拱釣鯽魚:是傳統的釣法。 它經常在炎熱的夏季和浮萍或水草叢生的水域中使用。 一般采用長桿、硬調、短線、無落差。 炎熱季節,水中缺氧,魚兒常坐在水面的浮萍下吸空氣、進食、納涼。 從而咬住草發出聲音或將浮萍拱起形成一個小包裹。 因此,應采用聽、看的方法尋找魚蹤。 聽的主要目的是聽魚尋找食物時發出的吱吱聲; 看就是通過觀察水草的晃動、浮萍的鼓起來判斷魚的狀況。 發現一條魚直接指向那個地方,就把魚鉤掉了。 一般可以將魚鉤輕輕放在拱形上,看到水線拉入水中,或者線拉動竿尖,就知道有魚咬餌了,就可以搖竿了。是時候把魚抬起來了。 一般選擇安靜的地方進行戳、拱,動作要輕柔。 魚出水時盡量避免驚擾其他魚。 如果魚受到干擾,魚就不再拱起。 可以用嘴模仿魚咬草的噼啪聲,鼓勵魚拱起。
4、戳洞釣鯽魚:一般用于荷葉、水草、蘆茬多的水域。 觀察魚泡、荷葉、荷葉邊的蘆葦、水草洞、蘆葦茬的晃動來判斷魚的狀況。 工具一般使用硬調長竿、比竿短的魚線、小墜子。 首先觀察魚的行為,然后瞄準有魚動的地方。 然后將鉤子從立桿上放下,使鉤子沉到底。 同時,不斷微微提起魚竿,引導魚。 使用魚塘餌料時,用手感覺到魚咬鉤,及時提竿。 戳洞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是采用走釣的方式,主動找魚上鉤。
5、浮釣鯽魚:鯽魚是底層魚類,一般釣底層。 但在天氣炎熱、氣壓低的情況下,魚會浮到水面游動,吸收氧氣以獲取食物。 浮釣法可采用減輕鉛重,使魚鉤懸浮在水面以下0.3--0.5米左右,動作要輕柔,以免魚散。 有些人在拋投期,根據鯽魚的特點,經常采用浮釣法。 浮釣不需要打窩。
6、半浮釣鯽魚:一般根據身體情況采用。 水底雜草或淤泥較厚,魚鉤沉入水底,魚難以察覺的環境。 方法是減輕下落重量,調節浮漂直至鉤觸底后露出幾格,然后將浮漂下降5-10厘米(視水下草或泥的厚度而定),并保持浮子仍暴露的格子數量(如果適當減少水滴的重量)。 這樣使得魚鉤略高于水底,更容易被魚發現。
7、廣角釣鯽魚:在河流、溝渠中,岸邊常有蘆葦叢。 魚喜歡生活和進食。 如果河面不是很寬,釣位又吵,可以用長竿,長線,或者一串海竿。 將鉤子拋向另一邊的蘆葦和水草上。 您可以扔掉四五個桿子,將它們插入并等待。 手竿可以用來漂浮,海竿可以拉直風線并觀看竿尖在海灣中移動。 效果往往非常好。
8、徒步釣鯽魚:到池塘邊,先觀察,選擇鯽魚喜歡棲息的地點。 保持至少2米的距離,并筑多個巢穴。 然后使用5-6米左右的輕型釣竿和7-10粒松漂(以方便適應不同水深,無需一直調整漂)。 魚線要細,魚鉤要向上鉤。 一般使用紅蚯蚓以保持最佳活性。 走釣的特點是邊走邊持竿,沿著已打窩的水邊觀察魚星。 如果有魚星,就應該下鉤。 如果沒有魚星,可以繼續觀察其他釣窩。 打窩時應每次少打,過一段時間再打,即少打。 這種釣法由等待變為尋找,因此變被動為主動,更有利于身體的鍛煉。
9、流水釣鯽魚:一般適合流水。 桿要長,線不能太長,擺要重。 浮漂可用幾粒松散的浮漂,粒要長浮漂。 餌料以蚯蚓、蝦為佳。 魚鉤被扔進水里。 如果有水流,鉤子就能隨水流漂浮。 到了下游,把它舉起來,然后往上游扔。 當浮子停止時,立即提起竿子。 防止釣底,如有浮沉,應提竿抓魚。
10、飯盒釣鯽魚:與爆炸鉤類似,但將食物放在預制的塑料盒中可以節省餌料,對餌料的粘性和松散性要求較低。 方法是用直徑25-50毫米的塑料瓶底或瓶蓋,制作一個高約15-20米的小盒子。 用螺絲穿過盒子底部中心,固定一個鉛塊。 在盒子周圍均勻地打七個直徑2毫米的小孔。 將釣魚線穿過一個孔并系上連接環。 使用三段軟腦線,將每段對折,然后將它們擰在一起并插入短閥芯中。 折疊線圈懸掛在連接環上。 三折腦線的六個頭分別穿過六個小孔,兩端各系一個魚鉤。 使用時,將食物放入箱內,將鉤從箱外折回箱內,埋入食物中,拋到釣點即可垂釣。
11、活水釣鯽魚
魚類對氧氣的需求量并不比人類少。 如果有氧氣,它們就會活,但如果沒有氧氣,它們就會死。 氧氣充足的水中,魚的數量最多,也最活躍。 釣魚水域的出入口含氧量較高,被稱為活水。 在這里釣魚肯定會有收獲。 下雨的時候,雨水可以給水中帶來氧氣,所以雨后天氣放晴,也是釣魚的好時機。風大,水隨風動。 不僅氧氣溶解在水中,而且岸邊的草籽、花粉、樹葉等天然魚食也被吹走。 風停后順風釣魚也不錯。
十二、適溫釣鯽魚
全年水溫變化很大。 魚既怕冷又怕熱。 當溫度在15-25℃之間時,它們吃得最旺盛。 如果太冷,就會像冬天的貓一樣。 如果太熱,它就會休息。 鯽魚雖然是寬溫魚,但總的規律是一樣的。 春秋季節,氣溫、水溫全天適宜釣魚; 炎熱的夏季,最好在白天早、晚釣魚; 寒冷的冬季,最好選擇晴天的中午釣魚。
13、選擇釣鯽魚的地點
鯽魚膽小,喜歡安靜。 釣鯽魚時,應選擇有草叢、竹堆、磚塊、碎石、巖石、橋墩的地方下鉤。 這些僻靜的水域里肯定有很多魚。 牛滾油、盤石碼頭和茂密的水草是魚兒進食的好地方,因此也是釣鯽魚的好地方。
14、尋街釣??鯽魚
鯽魚喜歡生活在干凈、富氧的水中; 如果水又臟又渾濁,魚就會感到窒息,不想吃東西。 它常常會浮在水面上,咀嚼水,甚至窒息而死。 釣魚的水域顏色首先要淺,其次是淺綠色、淺青色。 醬色、黑褐色的污染水,腐殖質含量高,氧氣不足,不適合釣魚。
15、牽引釣鯽魚
餌料投入后,很快窩里就出現了魚星,但魚就是不肯咬鉤。 這可能是因為窩里有鯉魚、草魚等大魚,鯽魚不敢進窩里吃。 這時就要采用拉法(也叫逗釣),即在釣點上、下、前、左、右、右輕輕、緩慢地拉動魚線,將魚誘至餌料上。 尤其是在鯽魚食量少、動量少的冬季和早春,用紅蟲和蚯蚓效果特別好。
16、換餌釣鯽魚
鯽魚是一種裸食性魚類。 它既吃肉又吃蔬菜。 主要吃蚯蚓、紅蟲、蝦和蛆。 其素食主要吃面粉、蠶豆粉、大米和紅玉米餅。 釣魚時應更換魚餌。 魚和人一樣,有新的飲食習慣。 如果你總是吃同一種食物,你就會感到無聊。 一年四季,各地都出產新鮮的天然餌料。 用新米煮的米飯、用嫩玉米漿蒸的玉米餅、用大紅宮蒸的紅米丁,都是鯽魚的美味佳肴。
- 上一篇: 野釣鯽魚的實戰經驗,你知道嗎?
- 下一篇: (釣魚技巧)野釣大鯽魚的3個重點,你知道嗎?
猜你喜歡
- 2024-01-04 關于夏季如何野釣鯽魚
- 2024-01-04 【十周年】天氣漸涼,北方秋天如何野釣鯽魚——日記六十九
- 2024-01-04 天氣漸涼,北方秋天教你如何野釣鯽魚
- 2023-04-25 春季如何野釣鯽魚,老釣魚人的應對方法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