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片
1、餌料與水的比例。 使用一些面食類餌料時,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白水來調整餌料的狀態。 餌料的松、濕、軟、粘、硬的狀態可以通過餌水比來控制。 針對不同的魚情可以配制不同的餌料。 餌料狀態好的關鍵是控制餌水比。 浸泡玉米、小麥、大米等谷物餌料時,通常加入5%~10%的白酒來稀釋藥物,而不是加入白水,以防止浸泡后的窩料變質。
2、開餌順序。 在準備不同的餌料時,開餌的順序非常重要。 加水、小藥、輔餌的順序一定要正確,否則會影響配制好的餌料的味道和狀態。 以釣鯉魚的散餌為例,一般是先用水將釣藥和糖稀釋,攪拌均勻,然后將餌料放入餌盆中,邊倒邊慢慢地將稀釋的藥物倒上。 攪拌至藥水與餌料充分混合,然后在上面加入淡麩皮等輔助餌料,繼續攪拌至混合均勻,放置3~5分鐘即可使用。 每種餌料都有嚴格的開餌順序,尤其是釣鯽魚的餌料,需要精準處理。 如果稍有失誤,之前的努力就可能付諸東流。
3、輔助餌料。 很多釣友往往只注重主餌,往往忽略了副餌的作用,而副餌往往能力挽狂瀾。 例如,魚類受環境影響,往往在不同時間處于不同的水層。 釣魚者必須根據魚所在的魚層來調整餌料的比例,使餌料能夠在魚所在的水層中形成窩點。 想要釣好魚,特別是釣鯽魚和鰱鳙魚時,餌料的霧化狀態是誘魚的關鍵。 讓魚所在的水層形成霧化區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隨著季節的變化,餌料的腥毒比例也需要調整。 這主要是借助腥味輔助餌料來實現的。 不同季節,餌料的腥毒比例不同。
4、用藥劑量小。 至少有一半的漁民在釣魚時添加了過多的漁藥。 有時并不是故意的,而是由于常識的誤解。 由于不同的餌料密度不同,開餌時要根據餌料的重量添加釣藥。 但很多釣友喜歡用量杯根據餌料的體積來開餌,誤將體積單位毫升當成重量單位克。 添加釣藥時將500毫升餌料按500克餌料處理。 事實上麥麩魚餌制作過程,500毫升的餌料可能只有250克。 結果就是釣魚藥的添加量增加了一倍,很容易導致釣魚時出現死窩的情況。 漁藥與調味料相同。 加太少的話,餌料會輕一點,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但如果加多了,就會發臭,難吃,導致釣不到魚。 而且,漁藥的添加量也是有適應性的。 不同水環境,用量不同。 水稀時少加,水肥時多加。 下圖是農業大學魚類實驗室的專業釣魚配方,供釣友參考。
- 上一篇: 網絡釣魚名人小藥的配制有一個更詳細的了解
- 下一篇: (釣魚學堂)兩款冬季釣鯽魚鯉魚老鬼魚餌
猜你喜歡
- 2024-03-04 (釣魚技巧)如何選擇野釣量大的浮漂?!
- 2024-03-04 (釣魚技巧)冬季釣鯉魚的餌料搭配及使用方法
- 2024-03-04 吃貨朋友們注意了!尤其是喜歡是海鮮的人!
- 2024-03-04 嚴格意義上來講,完全不控溫就飼養的觀賞魚
- 2024-03-04 為什么養魚之前一定要先曬水?自來水曬多久后才可以用來養魚
- 2024-03-04 (釣魚技巧)新手釣魚的建議,你知道嗎?
- 2024-03-04 生蠔價格多少錢一斤 FLYTOTHEHEART——澳洲東海岸浪漫慶生記
- 2024-03-04 古人沒有設備是怎么在家里養魚的呢??
- 2024-03-04 (釣魚技巧)夏天釣鯽魚用多長的竿好?
- 2024-03-04 寒冬的輕口魚情,作釣時該如何選擇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