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野釣鯽魚技術完整指南。 只要河里有魚,你就會有好收獲。
一、鯽魚的生活習性及性格
首先,了解鯽魚的習性、食性和性格。 鯽魚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 河流、湖泊、小溝渠、小港灣、小河岔甚至不與河溝、湖泊相通的死水池塘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可以說,只要有水,就能找到。 它可以在零下和四十度以上的水溫中生存和進食。 當氣溫零下以下、河流結冰時,仍然可以釣鯽魚。 一般氣溫在35度以上的時候魚就基本停止進食了,但是氣溫在40度以上的時候還是可以釣鯽魚的。 所以全國各地都可以釣到鯽魚。 鯽魚的繁殖能力極強。 1歲時就會產卵。 它產卵數量巨大,平均每條魚產卵20萬個。 成活率也很高,所以鯽魚才這么多。 鯽魚的攝食能力廣泛,是雜食性魚類。 魚能吃的任何餌料它都愿意吃。 因此,上鉤率非常高。 鯽魚的群居能力很強,性格溫和,身體較弱。 為了保護自己,往往有十幾條、幾十條魚結伴游動。 因此,魚口一打開,一次就能釣到幾條甚至十幾條魚,兩個鉤同時上魚的率很高。 而且鯽魚是水中最美麗的魚,體態勻稱,身姿優美,嘴巴小。 鯽魚的特點是它在淡水魚中智商最高,最聰明,最警覺,最敏感。 不過鯽魚是最膽小的,稍有風吹草動就會一動不動。 因此,鯽魚是淡水魚中最難捕撈的魚種。 這就又回到了上面那句話。 因此,釣魚愛好者要想提高釣魚技術,學習真正的釣魚技術,就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釣魚鯽魚的各種知識和技巧。
2、釣鯽魚專用工具
我只能簡單介紹一下:
1、鯽魚釣魚竿——輕、有條紋、有彈性、堅韌、短。 在休閑釣魚中,釣竿并不是決定釣到多少魚的關鍵。 它只需要易于使用和方便即可。 你的竿子1000多元,魚不會咬你的魚鉤,但你的竿子100多元,魚也不會光顧他。 不過選擇竿子還是有一些學問的,可以分為五個字:輕、直、柔、韌、短。 輕薄是指魚竿輕薄,使用過程中不會感到疲勞,可以耐心等待較長時間。 柔韌是指魚竿堅韌、堅固、富有彈性。 使用時手感較強,但不會斷竿、斷線。 短指鯽魚竿不要超過5米,一般為3.6-4.5米,因為鯽魚喜歡離岸生活。 桿子太長,不方便。
鯽魚竿一般有兩種:一種叫“竿尖調型”,一種叫“竿身調型”。 竿尖調型是指拉緊魚線時,弓頂靠近竿尖的那種,大約占全竿的三分之一,所以是硬竿。 竿體調型是指當你拉緊魚線時,弓頂處于竿長的一半處,所以是軟竿。 兩極各有特點。 前者手感輕,更容易準確拋餌。 缺點是釣魚時不宜用力過大,容易斷竿、斷線、拉開魚嘴。 后者感覺稍重(重量基本相同)。 釣魚時,不能只靠手腕的力量。 你需要使用一些手臂力量。 使用時,魚線應比魚竿稍短。 不然釣到大一點的魚就很難接了。 魚竿下餌難掌握,拋竿難投準。 初學者需要多加練習。 最大的優點是魚一旦咬鉤就很難逃脫。 這就是為什么釣魚愛好者更喜歡軟竿的原因。
野釣鯽魚技術完整指南。 只要河里有魚,你就會有好收獲。
2、釣鯽魚線——細、軟、透明、韌
薄是關鍵。 鯽魚鉤小,落輕,餌料細。 魚線必須在水中拉得很直,這樣才能靈敏準確地傳達魚咬信號。 鯽魚吃餌料的時候非常警惕。 需要先觀察,轉幾圈,然后輕輕吸吮。 如果遇到異常,它會立即吐出鉤子。 不到一秒,鯽魚就吐出了魚鉤,立刻退到墻角,再也沒有出來。 。
3、釣鯽魚的魚鉤——細、鋒利、無倒刺
鯽魚嘴巴小,吃起來優雅,不像鯉魚、草魚那樣貪吃、魯莽。 鯽魚吸食的時候,如果發現硬的東西就會立刻吐出來,所以一定要細而鋒利。 如果用有刺的魚鉤下魚,釣到蚯蚓會比較慢,也會導致魚受重傷,難以照顧。 ,
4、釣鯽魚浮漂——立浮和星浮
垂直漂浮和星形漂浮都易于使用。 目前,上海人仍然堅持使用星漂。 在農村,河流里水草較多,星漂是唯一的選擇。 在沒有水草的地區設置掛鉤時,最好使用細長的垂直浮漂,穩定、靈敏,能準確傳達信息,還能解決防風、漏水的問題。
5、釣鯽魚輔助工具:護魚器、網、竿架、浮漂、脫鉤器、除草錨鉤、小椅子、撒餌器、剪刀、釣具箱、蚯蚓箱等。
3、釣鯽魚的正確工具組合
1、桿線的配合
釣鯽魚專用竿一般不超過5米,母線也不能超過竿的長度,只能和竿一樣長。 如果是軟棒,則應短30-40厘米,大約相當于腦線的長度。 魚線為什么不能長? 因為鯽魚膽小。 釣鯽魚時,拋竿動作要輕。 拋竿時不要搖動,否則魚會被嚇走。 釣魚時,如果魚不咬鉤,就要經常提起。 ,要吸引魚的注意,只需將一根短竿輕輕提起并釋放即可。
桿與線的連接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綁扎法,另一種是卷軸纏繞法(這里不再贅述)。
2、浮子與沉子(鉤)的組合
浮子和沉子(鉤)的結合非常重要。 這是能否釣到魚、能否釣到很多魚的關鍵。 尤其是鯽魚體型較小,需要靈敏。 這本質上是一個漂白的問題。 網友們介紹了很多漂白方法,包括半水漂白、桌面漂白、日式漂白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 我覺得都很好,這里就不多說了。 總之一句話:魚鉤、魚餌、墜子向下的重力正好等于浮漂向上的浮力。 也就是說,餌料上鉤投入水中后,浮漂、沉子、鉤子三點要在一條直線上,浮漂體垂直,鉛鉤懸空。空中,鉤尖朝上,鉤子剛好接觸到河底的浮池。 如果你認為它能達到這樣的標準,你可以用任何方法來匹配它。
3、線與旋梭的搭配
線和鉤的搭配也很重要。 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單鉤。 用單鉤釣鯽魚。 一般不使用腦線(子線)。 該掛鉤直接連接到主線(總線),從而無需連接器。 使鉤組更加完整。 那些使用星形浮標的人通常會使用帶有墜子的天鉤。 如果不使用單鉤,則引線距鉤至少5厘米。 否則,鯽魚很容易發現目標并變得警覺。 二是目前常見的雙鉤配置為主線——帶連接器的鉛墜——兩根腦線(一根腦線綁在一個鉤子上,兩個鉤子之間的距離約為三米)厘米)。 腦線長度一般為15~20厘米,也可采用30~50厘米。 每個都有自己的優點。 短的靈活,長的目標小。 應根據個人習慣使用,但不能小于5厘米。
4、釣鯽魚的技術要領
魚竿、魚鉤、魚線等漁具都準備好了,那么如何釣魚呢?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釣魚的技術要領。
1、觀察魚的行為。 釣魚需要有觀察和識別魚情的能力。 鯽魚的魚況就是鯽魚在水中的情況。 如何正確判斷呢? 主要途徑有:
首先是尋找魚星,這是鯽魚在水中呼吸、進食和游動時產生的氣泡。 如果在打算釣魚的自然水域中發現魚星,則可以直接釣魚,無需打窩。 如果沒有找到魚星,就要根據水域、氣溫、季節、風向等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釣位(這方面的做法下節會詳細介紹) ),鋪好餌料,打窩,耐心等待,一看到鯽魚魚星出現,就立即下鉤。 為了方便釣友識別各類魚的魚星,這里對鯽魚進行一下介紹:一次性連續冒出多個小而密的氣泡。 每個氣泡的大小基本一致,直徑隨鯽魚的大小而變化。 一般為1-2毫米。 鯉魚:魚星成團,氣泡密集,大小不一,連續數十個。 大多數情況下,兩個或多個氣泡同時出現,最大的氣泡可達6-8毫米。 草魚:先出現幾個大氣泡。 250克草魚的氣泡是10毫米,然后出現幾個小氣泡。 青魚:與草魚基本相同,只是氣泡數量稍多一些。 鳊魚:單浮,常僅3-5個,每個氣泡間隔2秒,重250克以上的鳊魚可產生5-6毫米的氣泡。
二是觀察植物在水中的運動。 在有水草的水域中,無風時,發現水草尖端有節奏地晃動,或有微風時,水草尖端不隨風向升降但如果晃動不正常,就可以判斷水中有鯽魚在吸食。 尤其是鯽魚即將產卵之前,或者氣壓較低的時候,如果走到有水草的河邊,就能聽到濺水的聲音。 這時應選擇附近沒有魚的地方。 把窩鋪在水草之中,掛上鉤子,一定會有收獲。
2.學校花車。 選擇好釣位后,一般要選擇至少兩個釣位。 因為鯽魚膽小,釣久了它就不敢露臉了,所以需要換個釣點再嘗試。 在下鉤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測量水深并校準浮子。 這對于非常聰明、警覺的鯽魚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是調四目釣2目還是調3目釣1目,浮漂都要根據水域的實際情況調整得非常準確。
調4目釣2目。 標定時要求4目露出水面,空鉤不能到底。 餌料掛上鉤后,要求下沉2目,露出2目。 此時,鉤子剛好粘在夾口上。
調3目釣1目也是如此。
每次餌料的重量也應該基本相同。 這需要多練習,養成習慣。 這并不難。
調多少目,釣多少目,都是看個人習慣,沒有統一的要求。 但必須對其進行校準。 校準標準是:上餌魚鉤要正底,鉤尖朝上,沉子與魚鉤之間的腦線不松不緊。 這樣,魚在水下最微小的動作都可以反映出來,甚至魚過來的動作也可以在浮漂上反映出來。
3. 上鉤。 前面說過,餌料大小要基本一致,形狀不能太正式,要顯得自然。 搓餌或者拉餌都可以。 一般情況下,先釣時用搓餌,魚上鉤后改用拉餌。 餌料動作越快越好,因為鯽魚是成群的,動作緩慢,魚兒就會吃掉餌料而離巢。 因此,你應該多練習你的誘餌技巧。 雙魚座肯定在某個時候上鉤了。
4.拋竿。 降桿的動作是:右手握住桿,左手抓住連接器,將很軟的桿輕輕拉成弓形,雙手輕輕向前移動,利用桿的輕微彈力將桿降下。將連接器、鉤子和誘餌放到正確的位置。 在前面的水中,浮子首先平放在水面上。 隋立即將竿尖插入水中。 當餌鉤和連接器下沉并將浮漂拉直時,他立即拉竿拉線(竿尖拉動水中的線,使線進入水中)。 當浮漂下沉,餌料鉤到底時,將魚竿向前推一點,使浮漂、沉子、魚鉤在同一垂直線上。 注意:定鉤后一定要把竿尖放入水中,這樣浮漂上方的主線也進入水中,才不會被風吹動。 那么你必須準確地施法。 每個演員必須在正前方。 入水的聲音一定要小,不驚人。 魚。
5. 提起桿。 如何把握和把握最佳提竿時機,是釣鯽魚技術的關鍵部分。 直接影響魚的捕獲率。 也是所有鯽魚釣魚愛好者研究最多的。 在我長期的釣魚活動中,我有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掌握釣鯽魚的提揚時間,首先要了解鯽魚的飲食習性。 我通常在家里的魚缸里嘗試。 經過長期觀察,我基本了解了鯽魚吸食、咬鉤時浮漂發出信號的整個過程。 分為五個步驟:一是繞餌走動。 第二步,如果沒有異常,就上前聞一聞。 這時浮漂會輕微晃動(刮風時可能難以觀察)。 第三步,接觸并吸食餌料,但餌料沒有被吸進嘴里,但餌料周圍的融化粉末沒有被吸進去,好像是為了補償味道。 這時浮漂上下震動,幅度很小,可能是五分之一目,四步,然后咬鉤,就是把餌料吸進嘴里了。 這時浮漂會明顯下沉,幅度較大,一目左右(如果把三魚調到一目,這里肯定有黑漂),但不會繼續下沉。 這個時候不能提竿,因為此時鯽魚還沒有放松警惕。 它會感覺到最輕微的移動并吃掉。 我將這一步指定為Fake hook。 第五步是真正咬鉤。 這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魚餓了,就會抬起頭來吞咽。 因為鯽魚覓食時采取的姿勢是低頭揚尾,所以當它咬住餌料想要吞咽時,就必須挺直身體并揚起頭。 這時候浮子的性能就會不可靠。 魚越大,浮的越高。 如果魚不餓,而附近有魚盯著那塊食物,魚就會咬住食物而不吞咽,而是轉身或游走。 這時的飄浮表現就是向上送一點,大約半只眼睛。 ,然后以微小角度快速飄黑。 提竿的最佳時機是第五步發生時。 這一步整個過程只需要1-2秒。 過了一會兒,魚就會感覺到浮、沉、上鉤。 重量,它會吐出鉤子并消失。 浮子將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如果此時提竿,鉤子肯定是空的。
和送浮漂分開,鯽魚送浮漂的時候,只要往上送就可以快速提竿。 特別要注意的是,浮子上升時一定要提桿。 一旦浮漂沉沒,就說明魚已經吞鉤了。 如果是黑色浮子,沉到一層后繼續下沉,應立即提竿。 這是完美的時機。 如果緊接著黑漂就浮起來,而且浮子更高,千萬不能動。 首先,可能是鯽魚吃食的第四步,就是假裝咬鉤。 第二,魚發現了問題,已經離魚鉤了。 。 起重桿必須是空的。 它還會提醒魚類。 很多釣友常說,你看,價格那么高,但是為什么什么都沒有呢? 這就是問題。
提桿的動作也很重要。 正確的動作是:用手緊緊握住魚竿尾部(左手還是右手,因人而異),全身重心稍微后移。 當浮標發出信號表明魚真的咬鉤時,抬起手腕用力搖動,同時前臂也向上形成一個角度,大約30-40度。 這時,竿尖必然會向上彈起。 如果是空的,振幅可達50-60厘米。 這個力量足以讓鋒利的魚鉤刺入魚唇。
6、最后說一下現在的魚情。 電魚在我們南方地區很常見,魚也比較多,現在釣魚的規則很難掌握。 所以,現在我們只能使用一把利器——撈藥。 釣鯽魚時如何搭配? 請耐心閱讀并閱讀下面寫的內容。
第一的。 餌料的風味和種類比例一定要搭配好。 比如釣小鯽魚,可腥可腥。 釣大鯽魚時,人們往往更喜歡谷物或魚粉的氣味。 釣小鯉魚時,可以優先選擇魚粉型(類似天下無雙的口感)。 大體型鯉魚可根據糧香味,添加魚粉餌料。
小藥只有在餌料合適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 否則,根本不會有什么好的結果。
果酸誘導劑是一種萬能藥。 您可以隨時添加任何水質。 魚口好的時候可以少加一些。 低壓或低溫的天數較多。
豬母乳是加糖的。 水溫低時可以多加一些。
力士的氣味相當濃烈。 在魚不活躍的時候加一點,會有很好的效果。
使用前將香虎溶于酒中。 因為它不溶于水。 釣大鯉魚時可以添加一些。 能有效去除餌料中的異味。
這要看是什么類型的藥酒。 但一般與若可露香等小藥配合使用,效果較好。
當魚不喜歡張嘴的時候,魚開胃菜很好。
很多小藥都是致命的。 可以釣鯽魚、鯉魚。 就看你用的是鯽魚餌還是鯉魚餌。
- 上一篇: 鯉魚餌料配方,釣鯉魚的餌料搭配?
- 下一篇: 冬釣鯽魚的用法多樣,幾乎可以說怎么用都好用
猜你喜歡
- 2024-01-04 鯉魚餌料配方,我想了解庫釣鯉魚的餌料配法
- 2024-01-04 種釣鯉魚餌料絕密配方,釣養殖鯉的好配方
- 2024-01-04 釣魚工具批發市場,廣州市那里有釣魚具買的嗎?
- 2024-01-04 釣魚看漂視頻,釣魚怎么看魚漂的相關視頻
- 2024-01-04 釣魚鉤大小型號怎么選,在黃河釣用串鉤幾號鉤好
- 2024-01-04 鯉魚餌料配方,釣鯉魚的餌料搭配?
- 2024-01-04 淡水魚品種大全,有多少種淡水魚?
- 2024-01-04 家里不得養的十大兇龜,最兇猛的烏龜有哪幾種,最猛的三種
- 2024-01-04 野釣新手釣魚入門基本功,新手釣魚九大基礎技巧分享
- 2024-01-04 剛果河的猛魚,非洲有什么魚,剛果河流域,混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