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1)、魚鉤的大小。 我們一般喜歡說,釣大魚用大鉤,釣小魚用小鉤。 然而,大魚不一定意味著大嘴,小魚不一定意味著小嘴。 所以應該說,釣大口魚就用大鉤,釣小口魚就一定要用小鉤。 但很多時候你不知道接下來會出現什么魚,也不能因為魚情變化就頻繁更換魚鉤。 通常你可能只能選擇一種魚鉤并用它來釣多種魚。 所以我喜歡用稍小一些、鉤條較粗的魚鉤。 如果這樣做的話,太小的魚就很難釣到,但是大魚也可以對付。
2)什么樣的鉤型好? 面對多種多樣的鉤子類型,我們很多人都不知所措。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魚鉤應該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熱處理好、強度高; 滲透力好,更容易穿透魚肉; 穿透深度足以防止魚輕易脫落。
第一個問題我們只能選品牌,看外觀,用手掰斷。 我們必須抓住機會看看結果如何。 有時候看看還好,但往往被拉直了,魚就跑了。 一般來說,魚鉤的熱處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如果遇到不好的鉤子,我就自認倒霉了。 我以后不會從這個制造商那里購買掛鉤。 有了一包小掛鉤,你還能做什么?
并非所有魚鉤都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能。 據我觀察,很多魚鉤的穿透性能都是有問題的。 說白了,他們很不好。 這種設計上的錯誤被我們釣魚時舉竿的沉重所掩蓋,而我們很多人很少思考這個問題,所以就被忽略了。
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 如果要將一根竹簽插入一個物體中,需要確定三個要素:插入方向、施力方向、施力點(為了下面描述方便,我們把施力點指向竹簽的后部)。 我們總是將插入方向和施力方向設置為一致,即它們在一條直線(或延長線上),因為這樣很方便。 這個問題很簡單。 你會說:“我一直都是這么做的。” 如果兩者不在一條直線上,即施力方向與插入方向存在較大夾角怎么辦? 1. 將插入的物體推開。 2.顯然不容易插入。 3、可能是竹簽斷了。 請找一塊蘋果和一根牙簽來做這個小實驗,并記住這個實驗。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魚鉤。 找一個魚鉤(任何鉤型都可以。為了看清楚魚鉤,最好選擇較大的。)綁一根線(100毫米),將魚鉤尖放在一塊橡膠上,用手握住線的另一端,慢慢拉,看看鉤尖前面的小部分,基本上是直的。 只要鉤尖的短節與魚線在同一直線上,這種魚鉤的穿透力就很好。 如果有一定的角度,那就不好了。 角度越大,情況越差。
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將魚鉤的鉤尖和鉤柄向下立在平坦的表面上。 如果鉤尖的小段與立鉤的平面之間存在一定的角度,則說明此鉤的穿透性不好。 鉤尖和鉤柄的連線所代表的方向就是我們施力的方向。 對于穿透性能好的魚鉤,鉤尖部分應該與這條線段平行,或者只有一個很小的角度。
我們再談談穿透深度。
簡單來說,入鉤深度就是將魚鉤的鉤尖向上伸直。 此時鉤尖的高度約等于刺入深度(多一根鉤條)。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很多魚鉤的刺入深度都很淺。 許多魚鉤看起來很大,但刺入深度卻很淺。 這種魚鉤不能用來釣大魚。 這是魚跑掉的主要原因。
3)魚鉤的倒刺
很多朋友不愿意使用無刺鉤,認為無刺鉤只能釣小魚,遇到大魚容易脫鉤。 我認為這是錯誤的。 在魚入網之前,彈性好的竿體始終對魚施加拉力。 只要鉤牢,就不可能脫鉤。 解耦時要多考慮鉤型、線組部署等方面。
無倒刺魚鉤并不是魚跑掉的原因,這一點被很多人誤解。 我使用無刺魚鉤已經很多年了,很少有魚逃脫的情況。 在朋友承包的水庫里,我用無刺千游鉤釣草魚,很難讓它逃脫。 一條魚至少要松開魚竿幾次才能達到目的。 盡管如此,我還是放不下一條草魚。 ,我不得不把它拿走。 在四川升中水庫,一條八斤重的鯉魚把我的魚竿拉進了水里。 當我終于拿起魚竿時,魚還在上面。 我用的是無刺魚鉤。
在我們釣魚活動中,魚鉤很容易被我們的網、魚罩、衣服、褲子甚至我們自己卡住。 如果使用有刺的魚鉤,那就很麻煩了。 您可能不得不停止釣魚并最終住進醫院。 使用無刺鉤會方便得多,尤其是在比賽期間。
4)、平口鉤和彎口鉤
我們現在用的魚鉤有一種是歪頸鉤,另一種是扁鉤。 所謂扁鉤,是指整個鉤體在一個平面內。 這種鉤子比較常見。 歪頸鉤是指鉤尖向一側傾斜。 目前市場上的彎頸鉤并不多。
魚的嘴上下張合,雖然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看作是兩個平面的開合。 但我們也應該承認,在提竿的那一刻,很多情況下還是可以對魚嘴進行兩個平面的處理的。 一方面,我們的魚鉤相對于魚的嘴來說總是很小的,相當于只考慮了魚嘴的一小部分; 另一方面,我們提竿的時候,魚的嘴是處于一種很隨意的狀態,不可能只在魚的嘴閉著的時候才提竿; 我們的魚鉤從魚嘴里拉出來的時間也很短,所以從以上三個因素來看,我們經常從兩側拉魚鉤。 切片基本相互平行,拉出“肉片”。 不難想象,如果魚鉤本身也是扁平的,那么魚鉤刺入肉里的概率不可能是100%。 如果魚鉤的平面與魚嘴形成的平面完全平行魚鉤的選擇,那么魚鉤根本無法刺入魚肉。 如果魚鉤的平面與魚嘴的平面之間只有一個很小的角度,那么魚鉤的刺入深度一定很差,也就是說,魚鉤此時只能刺入皮膚的一點點。時間,很容易造成中途脫鉤。 只有當魚鉤的平面與魚嘴的平面夾角比較大時,魚鉤刺入肉里的深度才比較可靠。 我認為前兩種情況至少應該占10%,甚至更多。 至少可以說,在用來釣大魚的魚鉤中,扁鉤是有設計缺陷的。 在我近幾年的釣魚活動中,脫鉤基本上都是用扁鉤釣魚時發生的。 有時我們遛魚一段時間后,魚就從魚鉤中逃脫了。 我們檢查掛鉤組沒有任何問題或損壞。 是什么原因? 這都是扁鉤造成的。
歪頸鉤的設計基本上避免了這個缺陷,因為歪頸鉤本身并不在一個平面上,無法刺入或刺入皮膚的現象基本消失了。
在我們的釣魚活動中,很難避免魚跑鉤,但應該承認魚跑鉤的概率要高得多。 所以,在選擇魚鉤的時候,我會盡量選擇彎頸魚鉤。
- 上一篇: 魚鉤型號 釣魚用幾號線最好上文已經介紹過了
- 下一篇: 在整個釣組中,鉛墜的作用是什么??
猜你喜歡
- 2024-03-16 釣魚魚鉤的選擇有哪些?怎么選擇?的方法
- 2024-03-01 魚鉤的選擇對我們有什么影響?黑鯛魚的影響
- 2024-02-28 魚鉤的選擇是門學問,你知道嗎?
- 2024-02-24 玉米釣魚避免跑魚的關鍵是魚鉤的選擇!!
- 2017-09-02 《大鵬帶你去黑坑》新版第16集 黑坑釣具精選——魚鉤的選擇
- 2017-03-21 野釣小魚的線組搭配、浮漂魚鉤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