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這座曾創造中外戰爭史上奇跡、影響世界中世紀歷史的古老軍事要塞,如今卻像一個英雄已故的巨人,靜靜地駐扎在山頂,長竿垂釣江河。
川渝鎖定中原漁業孤島關鍵
釣魚山位于四川盆地東部華鎣山弧形褶皺群西南支。 位于嘉陵江、曲江、涪江交匯處,海拔91.22米至186米。
釣魚山因當地民間傳說而得名:古時候,三江泛濫,逃到山上避難的災民挨餓。 這時,一名巨人從天而降,站在山頂的巨石上。 他拿著一根長竿,從山下的河里走來。 捕獲了無數新鮮的魚來救濟災民。
為了感謝巨人的救命之恩,人們把山頂的巨石稱為釣魚臺,這座山也被命名為釣魚山。
釣魚山三面環江,僅東側與陸地相連。 巨大的鉗形河道形成了長約20公里的天然護城河,巖石高聳,水情險惡。 陡峭的山坡和開闊的環境,給這個不高的平臺增添了一種“高聳入云,雄偉”的感覺。 “站在一邊”的危險處境。
1240年10月,塔海率蒙古大軍入侵南宋所持四川,攻克西川20座城池。 蜀門大開,夔門危矣。 南宋理宗決定任命經驗豐富的于杰負責四川防御。
1243年春,兵部尚書、川平制使、重慶知府余杰采納冉靖、冉濮兄弟的建議,按照以“城塞結合、軍政一體”的戰略防御思路,將賀州、石召兩縣城合并。 行署進城,駐兵積糧,廣納人才,拉開了釣魚城36年保衛戰的序幕。
于杰奪取釣魚城,西接嘉定,東接奎符; 上接劍閣開平釣魚網,下承重慶,為四川抗戰前線指揮中心。 他親自指揮,與不足五萬兵力的蒙古軍展開攻防戰,取得了勝利。 取得了1243年7月至12月的“蜀三十六戰”、1246年春的“北軍入蜀”等一系列戰役的勝利。
1254年和1260年,南宋將領王建、張覺先后組織對釣魚城進行大規模的改善和修繕。 基于長期抗戰的需要,歷代城防采取了河防堡壘與山城相結合、內城與外城相結合; 將耕田積谷與長期戰爭防御相結合,將補給通道與從西藏運兵的秘密通道相結合。 釣魚城成為攻守兼備的軍事重鎮。
1260年后,釣魚城攻防設施完備,生產、生活、軍事區域分布有序,供水、給排水設施體系完備。 是迄今為止研究和展示中國古代戰區防御體系的重要實例。
釣魚城1000多平方米的九口國遺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兵工廠遺址。 市內還開鑿了14處總水域面積超過80萬平方米的天池,現有天池水面仍超過30畝。
據《河州志》和《佚名志》記載,宋蒙釣魚城之戰時,張角命人從大天池“取魚二條,重三十斤,蒸面餅數百枚”送去。到蒙古軍隊。 中間說道:“二北的士兵能做新鮮的糕點,我們再守十年,就拿不到了。”
霧中漁城之戰
1234年,金朝滅亡,宋蒙戰爭爆發。 1251年,蒙哥汗即位,釣魚城下戰事愈演愈烈。 1252年2月,王建率部擊敗二十四路軍元帥王德臣率領的蒙古軍。 10月,王建率釣魚城精銳參加于杰指揮的嘉定之戰,解除了王德臣等人對嘉定的圍困。
1254年6月,王建、曹士雄等率兵擊退鐵格霍魯赤、王德臣元帥率領的蒙古軍。 七月,王建升任興源都尉、河州知府,成為釣魚城主將。
1258年,蒙哥汗親率主力南下。 11月初,他沿嘉陵江東行,直指賀州釣魚城。 據史料記載,蒙哥汗率領的蒙古軍隊總兵力超過20萬,參與圍攻的有歷史記載的王室成員和將領118人。
當時,釣魚城內只有興榮師4600余人,是南宋的“正規軍”。 其他則是當地軍隊、民間自衛隊和各村的“村兵”,總兵力只有兩萬左右。
1259年2月,蒙哥汗發出進攻命令,釣魚城之戰正式打響。 雙方激戰至四月初。 河州連續20天下大雨,蒙古軍被迫暫停進攻。 宋理宗下旨嘉獎釣魚城軍民,稱贊王建“城堅韌,百戰之力,氣節為蜀山城中之冠”。
進入夏季后,蒙古軍隊因無法適應當地潮濕炎熱的氣候,元氣大減。
盡管如此,六月,南宋四川副使呂文德率千余艘戰船溯嘉陵江增援釣魚城,但仍被蒙古軍三戰三捷擊敗。 雖然援軍沒有到來,但釣魚城依然堅不可摧,難以下移。
七月,蒙古軍繼續猛攻釣魚城。 不料,蒙哥汗被陣中的宋軍石擊中,當即身亡。
失去最高指揮權的蒙古軍迅速撤退。 “阿速臺太子向渾都海進貢,并將靈柩歸還蒙古。” 釣魚城守軍戰斗成功。
關于蒙哥汗的死因,文獻中有多種記載,大致可分為“非戰斗死亡”和“前線戰斗死亡”兩類。
“非戰斗死亡”的記載可見于《四明輯》、黃震的《古今志易編》、畢淵的《續子志通鑒》等典籍中。 具體死因包括“怒死軍中”、“因病身亡”、“溺水身亡”、“驚嚇身亡”等。
“陣亡前線”之說可見于邵元平的《元史雷編》、屠濟的《莫臥兒史記》中的《蒙古汗傳》、馬可·波羅的《東方景聞》等。等等,具體死因分為“飛箭身亡”、“飛箭身亡”等。
關于蒙哥汗的死亡地點,至今已發現“釣魚城下”、“釣魚山”、“軍中”、“前線”、“賀州城下”、“溫塘峽”等六種不同記載。金尖山”。
已故著名歷史學家姚從武認為,根據當時蒙哥率軍圍攻釣魚城的史實,“釣魚山”、“河州城”、“軍中”實際上就是指釣魚城。
戰爭的后果
1259年9月,率軍攻打南宋的蒙哥汗之弟忽必烈,得到了蒙哥汗去世的確切消息。 后來,他得知留守漠北的弟弟阿里不革正在調遣兵將,企圖奪取皇位。
1260年3月,忽必烈率軍返回開平,自立大汗,號中通。 一個月后,阿里兄弟又被稱為大汗。 蒙古為了爭奪最高統治權爆發了內戰。 直到1264年,阿里巴巴才向忽必烈投降。
著名蒙古歷史學家、德國柏林大學教授弗蘭克在《中國通史》一書中說:“蒙哥汗之死,正如十八年前窩闊臺汗之死;蒙古帝國變了;南宋有救了。”
《最后的堡壘》完結
釣魚城之戰的勝利,讓南宋暫時逃脫了亡國之災,但南宋并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1260年,王建被“閑置”,后被貶為河州(今安徽和縣)知縣。 1264年郁郁而終。 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對釣魚城采取“筑城圍釣魚城,以軍事競爭為主”的政策。
1264年,釣魚城守將張角組織軍民擊退蒙古元帥李胡蘭、統帥印東等人的多次進攻。 然而此時曲江沿岸的大良城和德漢城已經相繼失守。
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為了支援元軍進攻襄陽,忽必烈隨后對四川南宋山城發起牽制。
除沿江幾個山城和川東部分州縣外,元軍占據了四川三分之二的地區,對釣魚城形成了緊攻。
1274年,元軍攻陷襄陽。 1276年正月,元軍在南宋都城臨安腳下會師。 盡管如此,釣魚城守將張角仍繼續進攻,以遏制元軍南下。 六月,張角派王黎等率軍一舉奪回瀘州城,隨后又收復夔州、福州。 十二月,任命張角出使重慶,釣魚城繼續由部下王力鎮守。
1277年4月,釣魚城是南宋僅存的仍堅持抗元的城池。 此時的賀州已經連續兩年遭遇嚴重干旱,糧食顆粒無收。 1279年正月,守將王李開誠投降,長達36年的釣魚城保衛史就此結束。 同年,陸秀夫背著南宋末代皇帝趙昺投海而死。
今天,站在釣魚山前,可以看到三河的交匯處。 這里的歷史曾經非常糾結,像一條巨魚咬鉤掙扎,掀起波瀾。 現在,海浪已經平息,魚兒也潛入水中了。 刀光劍影漸漸消失在長河之中。
- 上一篇: 南方禁漁政策南方客“搶魚”導致缺魚本地
- 下一篇: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猜你喜歡
- 2024-03-14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2024-03-14 南方禁漁政策南方客“搶魚”導致缺魚本地
- 2024-03-14 風水堂:雙子線打結方法詳解!
- 2024-03-14 深圳事業單位醫療招聘:主線與八字環的布線方法
- 2024-03-14 海桿八字環綁法圖解主線一個連接環是不行
- 2024-03-13 《主線八字環最牢固綁法》視頻教程
- 2024-03-13 (李向東)雙線8字環綁法的主線八字環
- 2024-03-13 休閑新游周報:《貪吃的蘋果蛇》持續穩霸榜首
- 2024-03-13 太平洋綠龜筑巢孵化小龜,被向導抱走幼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