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您可能需要編寫課程計劃。 借助教案,可以適當選擇和應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那么你了解了課程計劃嗎?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貓釣魚》中班社交活動教案,僅供大家參考。 我希望它能幫助你。
活動目標:
1、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2、喜歡參與游戲,體驗游戲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有積木圍成的“污水池”1個、清水池1個; 垃圾; 4根平衡木; 每人一個魚鉤; 貓媽媽頭飾; 幾條小魚; 6個小魚籃; 以及一些小包裝食品。
活動流程:
1、孩子們跟隨音樂,做動作進入操場,激發學習興趣。
分配:
1.今天的天氣真好。 孩子們,媽媽帶你們去郊游。
2. 嘿,看,那邊有一個池塘。 里面肯定有很多小魚。 孩子們,我們一起去釣魚吧,好嗎?
2、學會走獨木橋,培養大膽勇敢的精神。
1. 老師:哎呀,前面有一座獨木橋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如果我們想釣魚,就必須過獨木橋。 你敢嗎?
2. 老師示范在獨木橋上行走,并提醒孩子張開雙臂保持平衡。
3.邀請孩子走獨木橋,提醒他們要互相謙讓。
3、認識亂扔垃圾的危害,教育幼兒不亂扔垃圾。
1. 老師:我們終于過了獨木橋了。 寶寶真勇敢。 現在我們一起去釣魚吧! 啊? 為什么池塘里沒有魚? 魚去哪兒了?
2. 池塘里有什么? 這些垃圾從哪里來?
3. 這些人做的事正確嗎? 為什么?
4. 垃圾應該扔到哪里?
5、池塘里這么多垃圾怎么辦? 孩子可以撿池塘里的垃圾嗎?
6、總結:池塘里垃圾太多,環境被污染了,水變黑了,有難聞的氣味,小魚都消失了。 我們不能亂扔垃圾。 當我們看到有人亂扔垃圾時,我們要制止他,這樣我們的環境才會更好。
4. 孩子們分享食物并觀察孩子們吃完后如何處理垃圾。
師:寶寶們表現得很好。 媽媽為你準備了美味的食物。 你想吃嗎?
1.給孩子們分發食物,并提醒他們說“謝謝”。
2、媽媽和孩子一起吃飯,表揚孩子體貼媽媽。
3、老師:我們都吃飽了。 孩子們都知道不亂扔垃圾,所以他們把所有的垃圾都扔進了垃圾桶。 我們再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剩下的垃圾。
5、帶領孩子釣魚,體驗美麗的環境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老師:看! 那邊有一個池塘。 寶寶們想看嗎? ……
哎呀,又是一座獨木橋。 你現在還敢走嗎?
好了,寶貝們,張開雙臂,一一走過去……
1、孩子們再次走過獨木橋,提醒孩子們要互相謙讓。
老師:哦,池塘里有很多小魚。 這里為什么有這么多魚? 那邊池塘里沒有一條魚嗎?
寶寶們真棒! 現在我們一起去釣魚吧!
2.寶寶去池塘釣魚。 播放音樂“小魚游”。
6、結局:
老師:抓到這么多魚你高興嗎? 我們回家一起煮魚吧……
《小貓釣魚》中班社會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孩子知道做事需要耐心、細心。
2、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做事能力。
3、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行分享你的經驗。
5.探索和發現生命的多樣性和特征。
活動準備
1、《小貓釣魚》操作卡、電視機、顯示設備
2.在室內布置一個大池塘。
3.母貓頭飾。
活動流程
1、兒童游戲為孩子理解故事鋪平道路。
老師戴上頭套,引導孩子們進入情境。
小貓喜歡吃魚。 今天,貓媽媽帶著小貓去池塘學習如何自己釣魚。
2、讓孩子邊看電視邊聽故事《小貓釣魚》,并組織孩子們討論。
(1)問:貓媽媽釣到魚了嗎? 小貓釣到魚了嗎?
(2)小貓一開始有沒有釣到魚? 為什么?
(3)為什么后來又釣到魚了?
(4)小朋友們,告訴我怎樣才能釣到魚呢?
(五)教師總結:
只要努力、細心、耐心,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
3、組織孩子繼續玩釣魚游戲。
活動延伸
在日常教育中繼續教導幼兒做事要有耐心。
活動反思
活動與生活是融為一體的。 孩子們不僅簡明易懂地理解了含義,也明白了生活中該做什么。 不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一些指導和教育,否則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采取實際行動。 做吧。
《小貓釣魚》中產階級社會活動教案第三部分
(一)活動目的
1、培養手眼協調能力和做事的耐力
2、做事懂得耐心、細心
(二)活動準備
1、用綠色皺紋紙在活動室內圍出一個大“池塘”。
2、在“池塘”里放一些紙魚,嘴里銜著回形針。 他們的數量是兒童數量的兩倍多。
3.每人有一根自制釣魚竿
4.操作卡“小貓釣魚”
(三)活動流程
1、組織幼兒做游戲,為幼兒理解故事做鋪墊。
① 給孩子戴上頭飾,引導他們進入情境
小貓最喜歡吃魚。 今天,貓媽媽帶著小貓去池塘邊學習如何自己釣魚。
②幫助孩子理解游戲規則
“你看,池塘里的魚那么多,可我們怎么釣呢?看看魚嘴上有什么?看看魚竿上有什么?有人上來給我們釣魚嗎?”
③ 讓孩子們自由地釣魚。 當老師發現有些孩子抓到魚時,他就會停止玩耍。
2、讓孩子一邊聽故事《小貓釣魚》,一邊讀操作卡,并組織孩子們進行討論。
“為什么有的小貓能抓到魚,有的卻不能?”
“為什么小貓一開始釣不到魚呢?然后就掉進魚里了?”
“那么,孩子們,告訴我如何釣魚?”
老師總結:只要努力、細心、耐心,就可以做好任何事情。
3、組織孩子釣魚
老師注重觀察,鼓勵釣到魚的孩子,對不會釣到魚的孩子給予適當的幫助,讓他們體驗到釣魚的樂趣,培養孩子做事的耐力。
4、活動延伸
在班級里設立“耐心區”,放置一些需要耐心才能完成的玩具,不斷培養孩子做事的耐力。
《小貓釣魚》中產階級社會活動教案第四部分
活動目標:
1. 培養對周圍環境的保護和熱愛之情。
2、了解環境污染現狀,知道垃圾污染日益嚴重。
3、能夠自覺參與環境保護活動。
活動準備
各種廢紙箱、廢紙管、蠟筆、膠水、碎紙等美術材料。
活動流程
1.小貓釣魚
1.講小貓釣魚的故事。
2. 請孩子自由拿起各種紙板,觸摸它們、觀察它們并談論它們。
討論:你剛才觸摸并看到的紙板是什么形狀的? 它可以用來做什么?
2.制作小魚
1.老師根據孩子們的不同能力提供紙板。 孩子們可以用切好的魚來選擇裝飾材料,也可以選擇自己嘗試切魚、畫魚。
2、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盒。 啟發孩子談論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紙盒制成的? 紙盒可以做什么? 教育孩子不要亂扔紙箱,充分利用,變廢為寶,增強環保意識。
3.裝飾小魚。
孩子們可以獨立選擇材料來裝飾魚。 可以用油漆給紙盒上色,用美術區的材料把它撕下來貼上去,最后用扭棍從魚嘴里穿過,繞一個圈,供小鉤穿過。
4. 小貓漁場
把你制作的小魚放進“水池”里,和你的同伴一起玩貓釣魚游戲。
《小貓釣魚》中產階級社會活動教案第五部分
游戲目標:
1.喜歡聽故事并能在孩子面前表演。
2、初步理解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含義。
3.能夠以繪畫的形式表達故事情節。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4、做事懂得堅持。
5、能夠在觀看故事表演、參與游戲的同時堅持完成任務。
6、愿意參加演出活動并堅持下去。
游戲準備:
1、準備場地、布置場景。
2.背景圖片、錄音機、磁帶、小貓頭飾等。
3.小貓釣魚課件、白紙、水彩筆、油畫棒等。
游戲流程:
1、觀察過程:
1. 教師展示背景圖片,讓孩子們觀察。
2.老師問:這是什么地方? 他們在做什么?
2.欣賞和學習故事
1. 教師播放錄音,讓孩子們聽故事。
2. 老師播放課件,讓孩子們運用感官熟悉故事。
3. 老師問孩子們:誰在和誰一起做什么? 小花貓是怎么做到的呢? 蜻蜓和蝴蝶飛過來后,小貓做了什么? 結果如何?
4、師生討論:我們該向誰學習? 為什么?
5、教師總結:告訴孩子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含義。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事。
6. 請個別兒童在兒童面前表演這個故事。
3、活動延伸:
繪畫《小貓釣魚》
1、師生對話:孩子喜歡這個故事嗎? (喜歡)我們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這個故事吧?
2.教師為幼兒提供繪畫材料供幼兒自由選擇。
3. 老師提供導覽,鼓勵孩子大膽設計,發揮想象力。
4、將作品展示并放置在美術活動角,供孩子們欣賞。
《小貓釣魚》中班社會活動教案6
1.活動目標。
1. 享受并參與數學活動。
2.能夠發現物體的特征并對其進行分類。
2、活動準備。
1. 3個帶顏色標記的魚缸;
2、每人擁有一套釣魚工具;
3、每人一個小籃子,里面裝著3種顏色、不同大小(紅、黃、黑)的幾條彩色魚;
4、釣魚池場景布置;
5. 每個人都有一份母貓的頭飾和小貓的胸部。
3、活動流程。
老師戴上貓媽媽頭飾,變成貓媽媽,孩子們戴上胸甲,變成貓寶寶。
1. 孩子閉上眼睛,就像睡著了一樣。
師:寶寶們起床了(聽音樂,模仿日常生活動作)
師:今天天氣真好。 寶寶和媽媽可以一起去釣魚嗎? (好的)
2.孩子們一邊釣魚一邊聽音樂。
(帶領孩子們到魚池布置場景,讓孩子們自由釣魚,把抓到的魚放在小籃子里,等魚池里沒有魚了再讓孩子們回到座位上。)
老師:魚塘里的魚都被釣到了。 我們回家吧。 將孩子帶回座位。 (把魚竿收起來,放在小椅子下面)
師:寶寶們真是太棒了。 他們抓到了很多魚。 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魚,好嗎?
讓個別孩子拿著自己的小籃子上前,告訴他們釣到了什么魚。 它們是一樣的嗎? (不同)有什么不同? (顏色不同)它們有什么顏色? (紅、黃、黑。)(還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
3. 請孩子們把大魚交給媽媽。
老師:小魚太多了。 我們先把它們養在魚缸里吧?
(展示 3 個顏色編碼的魚缸)(紅、黃、黑。) 問題:這是什么? 它們有何不同? (顏色不同)這是什么顏色?
今天我媽媽來參加嬰兒測試。 媽媽應該讓寶寶根據小魚的顏色將它們送到相同顏色的魚缸中。
4、幼兒的操作活動。
然后請寶寶輕輕地將小魚有序地放入魚缸中,一條一條地放入,千萬不要錯送。
請檢查您是否找到了合適的? (如果發現錯了,請小朋友再找一遍,并解釋原因?)
哇,寶寶真棒! 我把紅魚送到紅魚缸,黃魚送到黃魚缸,黑魚送到黑魚缸。 真的是太棒了!
現在媽媽會給你們每個寶寶一條魚,你們就可以自己出去玩了。 您可以告訴其他寶寶您的小魚是什么顏色。
《小貓釣魚》中產階級社會活動教案第七部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夠用比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明白只有專心才能做好一件事,才能學到技能。
3.豐富詞匯: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專心致志。
活動亮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2.活動難度:理解故事內容,能夠用比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小貓手偶、教學掛圖
活動流程:
1、展示木偶,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
老師:貓哥哥很喜歡吃魚。 貓媽媽每天都會去河邊抓小魚給貓弟弟吃。 后來,貓哥長大了,也想學釣魚。
連接語:貓哥釣到魚了嗎? 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吧。
2.講故事并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老師的配樂完整地講述了故事
師: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 《小貓釣魚》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主要是講誰的?
連接語言:貓哥一共釣了幾次魚? 你把他們都抓到了嗎?
2、看圖,一段一段地理解人物的行為和對話。
圖片
1.老師:貓哥第一次去釣魚的時候誰來了? 小蜻蜓長什么樣子? 誰會學習它? 貓哥看到后作何感想? 如何?
圖片
2.老師:貓哥第二次去釣魚時看到了什么? 是不是和第一次的感覺一樣呢?
圖片
3、師:貓哥怎么兩次回到河里呢? 當它看到貓媽媽釣到一條大魚時,有什么感覺? 后來,貓媽媽怎么和貓弟弟說話呢? (理解關鍵詞:雙心、一心)
圖片
4.老師:當貓聽了媽媽的話,釣到了一條大魚時,有什么感覺? 它用什么語氣說話? 貓哥最后是怎么釣魚的呢?
3.欣賞完整的木偶戲表演。
4、總結:讓孩子明白,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才能學到一門技能。
《小貓釣魚》中產階級社會活動教案第8部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掌握作品中人物的特點和對話。
2、感受故事的時候一定要專一,不能三心二意。
活動準備:
1.日常活動配套磁帶中附有《小貓釣魚》的故事和PPT,讓孩子熟悉故事情節。
2.與故事相關的角色頭飾和道具。
活動流程:
1、在對話中引入活動,激發孩子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好(學生:老師好),今天,小潘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聽聽! 老師模仿貓的叫聲:喵~喵~,喵~喵~,誰來了。 學生:小貓在這里。
老師:把貓放進PPT里。 小貓向孩子們打招呼。 你猜對了,小貓客人來到了我們的教室。 他要帶我們去釣魚。 猜猜小貓今天能釣到多少條魚? (學生:5項、8項、10項)。 好吧,我們跟著小貓走吧。
2.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放PPT)
師:這個故事我們已經欣賞完了。 我想看看哪個孩子聽得最仔細、看得最仔細。
(一)《小貓釣魚》中出現了哪些人物(學生:有小貓、貓媽媽、蜻蜓、蝴蝶)主要講的是誰? (學生:我說的是小貓)
(2) 小貓總共釣到了幾次魚? 你把他們都抓到了嗎? (學生:我釣魚了三次,但什么也沒發生。
被抓住了,最后被抓住了)。
(3)第一次釣魚時,為什么小貓沒有釣到? 誰能告訴我? 請舉手回答。
學生:因為蜻蜓飛過來了,小貓就去捉蜻蜓),是嗎?
所有的朋友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啊,來給他放個大鞭炮吧。
(4)為什么小貓第二次釣魚沒有釣到? (生:因為蝴蝶飛過來了,小貓就去捉蝴蝶了)。 當你看到貓媽媽又釣到了一條大魚,卻什么也沒釣到時,小貓心里想什么小孩玩的釣魚游戲,說什么? 你能做什么? 來表演嗎? (孩子們:真煩人,為什么我釣不到小魚?)我問大家孩子們的表演是不是像這樣。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好,我們給他放一個大鞭炮吧。
(5) 誰幫助了小貓? 你是怎么幫忙的? (學生:是貓媽媽,貓媽媽告訴小貓釣魚時不要三心二意,要專心致志。)
(6)小貓釣魚的時候最后怎么樣了? (學生:蜻蜓飛過來了,蝴蝶過來了,小貓一步都沒走就抓到了一條大魚。)小貓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它說了什么? 誰可以來表演? ##孩子們,老師認為你們一直都很優秀。 今天你必須把它展現在大家面前。 好吧,勇敢一點。 (幼兒:釣魚要全心全意,不能三心二意,蜻蜓和蝴蝶同時釣到,怎么能釣到魚呢?) 表演真好。 來,我們一起給他呱呱叫吧。 你太棒了!
3、接下來,我們靜靜地、完整地聽故事。 聽完后,老師會看哪個孩子
朋友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這個故事。
(1)聽完故事后,誰能簡單概括一下這個故事? (學生:《小貓釣魚》的故事講的是一只小貓去釣魚,第一次飛來一只蜻蜓,小貓覺得蜻蜓像飛機一樣飛來飛去,就放下魚竿去捉蜻蜓,但沒能釣到魚,貓媽媽釣到了一條大魚,蝴蝶第二次飛了過來。小貓放下魚竿去捉蝴蝶,但又沒能釣到魚,貓媽媽又釣到了一條大魚。小貓在說什么?沒有釣到魚后,貓媽媽告訴小貓釣魚時不要三心二意,要專心致志。小貓第三次釣到魚了。)他說太好了,一起來給他呱呱叫吧。 你太棒了!
4.活動總結。
那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怎樣做事? (學生:告訴我們做事要全心全意)
為什么做事要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 (學生:因為三心二意就做不好事情)事實證明,三心二意沒做好事情,事情就不會成功。 只有全心全意做事,才能成功。
《小貓釣魚》中產階級社會活動教案第九部分
活動目標:
1、練習鉆進動作,能夠鉆過50厘米高的障礙物。
2、鍛煉大肌肉力量,樂于參加游戲。
3、促進幼兒手腳及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在活動中,讓孩子體會到與同伴一起玩耍的快樂,并愿意與同伴一起玩耍。
5、孩子通過活動學習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設置一根50厘米高的長橡皮筋。
2、場地一端散落著幾張小魚的圖片,還有兩個魚簍。
3.每人1個小貓頭飾
活動流程:
1、老師扮演貓媽媽,孩子扮演小貓。
老師帶領孩子們走進活動場地,一邊放著音樂,一邊和小貓一起快樂地做運動。
2、組織孩子玩小貓釣魚游戲。
老師向孩子們講解了如何玩這個游戲。 貓媽媽帶著小貓去河邊釣魚。 路上,她要穿過一片森林。 到了小河邊,她抓到了一條魚,放進魚簍里,然后就從樹林里跑了回來。 請兩個孩子示范一次,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動作要領以及游戲的玩法。 活動結束:貓媽媽夸獎小貓們勇敢,帶著小貓們回到了教室。
活動反思:
我設計的活動是小班戶外活動。 他們學會鉆過障礙。 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參與熱情相當高,但活動中的障礙相對單一、簡單。 我認為障礙應該設置在更多的地方。 設計一兩個。 這樣的活動設計比較適合小班的孩子。
《小貓釣魚》中班社會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利用計數經驗比較7以內兩組的大小;
2.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兩個大池塘(圓圈)、背景音樂(小貓釣魚)、兩個黑板架;
2、每人15根魚竿,1個紙餐盤;
3、三種顏色(紅、黃、藍)小魚若干條(大小、圖案各異);
4、有幾個不同數量的小魚餐盤;
5.兩張小貓的照片。
活動流程
1.游戲:釣魚(如何體驗釣魚)
1.簡介:我是貓媽媽,今天我們一起去釣魚。
2.問:小貓咪,你最喜歡吃什么魚?
3. 摘要:池塘里的小魚,顏色各異,大小不一,身上的圖案也各不相同。
4、玩法:站在岸邊輕輕地用魚竿釣你喜歡吃的小魚,釣到后放在你的餐盤上。 當音樂停止并且游戲結束時,將釣魚竿放回池塘。
2.比較:誰釣到的魚多(利用數數經驗比較7以內兩組的數量)
1.簡介:與朋友比賽,看看誰釣到的魚更多。
2、賽后分享:哪一盤的魚較多? 你比較得怎么樣?
3. 總結:魚少的時候,一看就知道有多少;魚少的時候,一看就知道有多少; 當魚很多時,你需要數數并比較。
3.找到:小貓愛吃的魚(利用數數經驗比較7以內兩組的數量)
1、玩法:每人有兩盤魚,找到多余的一盤魚給小貓。
2、賽后分享:這些是小貓喜歡吃的魚嗎? 哪個盤子里的魚多? 你比較得如何?
3. 總結:當肉眼看不到的時候,可以用數數來比較魚的數量。
猜你喜歡
- 2024-03-08 隨著春風拂過水面,傳說中的鯉魚正蓄力躍過龍門
- 2024-03-08 魚水之情 共青城市的大作家,竟有如此才女?!!
- 2024-03-08 鯉魚躍龍門的故事及故事簡短簡短的一篇文章!
- 2024-03-08 北安釣魚網 我國有近24萬余家漁具相關企業
- 2024-03-07 侵華日軍第一罪證陳列館:天池是要一切隨緣
- 2024-03-07 《啪嗒啪嗒》:從魚的世界看不一樣的人生
- 2024-03-07 小學數學科普:圓錐的體積公式的由來,值得收藏!
- 2024-03-07 (每日一題)設甲圓面積︰乙圓半徑
- 2024-03-07 “鬼哥”魚餌創始人——易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