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事實上,中國人吃青蛙的歷史非常悠久。 這種繁殖能力極強,冬天凍得傻乎乎的兩棲動物,有兩條經過千百次跳躍訓練出來的強壯后腿。 體驗過的人都知道,這兩條腿的肉細嫩、光滑、有彈性。 并不是雞腿比雞腿好。 辣田雞、泡椒田雞、黑豆田雞、三杯田雞、紅燒田雞、炒田雞……無論你來自祖國的東南、西北、西北,總有一種征服的方法你挑剔的味蕾。
說到這里,如果你熱愛美食,你可能已經發現,為什么曾經風靡全國的“田雞美食”,如今卻換了主角,變成了牛蛙的天下。 青蛙和牛蛙是同一種東西嗎? 當然不是。 一般來說,中國的青蛙是指黑斑側折的青蛙。 成年蛙體長約6至7厘米,屬于我國“三獸”。 全國流行的牛蛙指的是美洲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 其體長一般為8~12厘米,最大體重可達2公斤。 它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上100種最危險的物種。 外來物種入侵。
至于外來的美國牛蛙如何取代本土青蛙“入侵”中國餐桌,則是幾代人苦心經營近百年的財富故事。
01 跨越大洋的餐桌
1961年9月3日,古巴總理菲德爾·卡斯特羅和工業部長切·格瓦拉訪問中國駐古巴大使館。 當時,中蘇爭論已經開始,但中古關系仍處于蜜月期。 切·格瓦拉幾個月前才訪問中國,對“北京烤鴨”印象深刻。 卡斯特羅和卡斯特羅也對中國菜很感興趣,經常去使館解饞。
當天中午美餐一頓后,中國駐古巴大使申健詢問能否購買一些活體古巴牛蛙運回中國進行試繁育。
卡斯特羅一聽,大方地表示不要買了,我們會寄一些到中國。 經過兩國專家的認真研究,次年共有400只古巴幼牛蛙從哈瓦那乘專機起飛。 經過捷克布拉格、蘇聯莫斯科兩次轉機,終于抵達中國。 中方對此高度重視。 周恩來總理專門寫信感謝卡斯特羅。 途中共有11只牛蛙死亡。 中方還派專人對每具尸體進行解剖,查明死因,并向古巴通報。
這也是最后的手段。 兩者都屬于社會主義陣營。 當時中國還處于三年困難時期,錢不夠吃,錢不夠吃。 但自從1910年代古巴引進美國牛蛙后,牛蛙養殖已發展成為經濟支柱產業,每年靠出口賺錢。 外匯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中國人對牛蛙的興趣由來已久。
早在1924年,臺灣就引進了500只美國牛蛙,希望發展養殖業,可惜失敗了。 1935年,一位沉姓上海商人還開設了“上海青蛙場”,專門銷售美國牛蛙。 所謂的“寶藏巨蛙”開出了24元一對的天價,相當于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那時,誰都知道田里青蛙無窮無盡,供需關系嚴重失衡。 沉老板創業失敗。 20世紀50年代,國內研究機構多次從日本引進美國牛蛙,但因缺乏飼養經驗均未成功。
原本以為,以400只古巴牛蛙為種子,在古巴專家的指導下,牛蛙就能成功在中國扎根。 但隨著中蘇關系的破裂,古巴站在蘇聯一邊,專家從中國撤出。 不久之后,文化大革命席卷大陸,這些古巴牛蛙無人看管,最終流落農田。
20世紀80年代,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祖國的山河,也重新開啟了牛蛙的《致富寶典》。 湖南省率先重啟牛蛙養殖,從美國引進牛蛙進行養殖。 此舉獲得巨大成功,福建、廣東等省立即效仿。 那時候全靠農民自己摸索,飼料的種類也多種多樣。 蚯蚓、蠅蛆、魚干、蠶蛹等都是牛蛙的食物。 由于缺乏科學配比,畝產有限,但牛蛙的美味卻傳遍了全國。
1984年,李先念主席在宴請美國總統里根時,端出了一道閩南名菜“石鱗腿”。 不過,它并沒有使用傳統的石鱗(刺胸蛙),而是在中國飼養的美國牛蛙腿。 當這道菜上桌時,習慣于“把牛蛙腿裹在蛋液里,沾上面包屑,然后油炸”的里根贊不絕口。
感覺可能是這樣的
1988年,牛蛙的市場收購價達到每公斤50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1119元,月收入93.25元。
至此,牛蛙已經漂洋過海,正式跳上中國餐桌。 但如何讓愛吃、會吃、會吃的中國人吃得起牛蛙,是所有想靠牛蛙賺錢的人必須考慮的問題。
02最受青睞的牛蛙
推動牛蛙“跳”進尋常百姓家的是商品飼料的發明和推廣。
20世紀90年代初,兩岸關系緩和,臺灣企業開始在大陸設廠。 一家專門從事商業飼料的臺灣公司來到廈門,大力推廣使用牛蛙配合飼料替代魚干、蠶蛹等傳統餌料。 飼料經過科學配制后,牛蛙的發病率明顯降低,畝產量也迅速提高。
與其他食用蛙相比,牛蛙有天然的優勢:吃得多,長得也長得多。 飼喂相同量的飼料,牛蛙可以比其他青蛙增重40%。 而且,牛蛙的基因也非常獨特。 它對其他青蛙容易感染的病原菌具有天然免疫力,對新養殖者更加友好。 另外,牛蛙體型較大,肉質較多,味道也很好。 吃貨們用舌頭投票,牛蛙賣得更旺。
所有這些因素導致牛蛙養殖戶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一些同時提供牛蛙種子、飼料、成品蛙回收、加工等服務的企業開始涌現。 以牛蛙為基礎的產業鏈日趨完善,并向下游發展。 自然,各類以牛蛙為主題的特色餐飲企業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一家網紅牛蛙主題餐廳,精心裝修
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曾經采訪過一位畢業于名校的英俊小伙子。 他的家人竭盡全力幫助他搬到北京,追求他的演藝夢想。 這位年輕人當過模特和演員,拍過很多照片,但他從未成功追求自己的影視行業夢想,他的家人也因此負債累累。 最終,他放棄了北釣,回到了家鄉。 他白手起家飼養牛蛙,開了一家牛蛙特色餐廳。
年輕人想得很清楚:牛蛙價格低的時候,餐館的利潤就高,可以賺更多的錢;牛蛙的價格低的時候,餐館的利潤就高,可以賺更多的錢;牛蛙的價格低的時候,餐館的利潤就高,可以賺更多的錢。 當牛蛙價格高的時候,餐廳的成本有保證,餐廳可以通過養殖牛蛙出口來賺更多的錢。
這兩年影視行業遭遇寒冬,業內很多人都賠了錢,但這個年輕人卻過得不錯,月入百萬。
牛蛙的成功繁殖讓前演員有了深刻的認識
像他這樣因牛蛙而改變命運的農民廣泛分布在華南地區,支撐著全國人民的“饕餮盛宴”。
據統計,牛蛙消費排名前五位的城市為上海、重慶、成都、武漢、長沙。 平日里,僅上海每天就消耗牛蛙約50萬公斤,重慶和成都也各消耗40萬公斤。 金,過年的時候數量就更多了。
一百年來,中國從一個僅僅引進牛蛙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不僅滿足全國美食家的胃口,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蛙出口國之一。
03 牛蛙“入侵”的不僅僅是餐桌
事實上,美國牛蛙給中國帶來的不僅僅是味蕾和財富的滿足,還有一些不可逆轉的變化。
在美國牛蛙還是“寶藏巨蛙”的年代,青蛙在中國也稱青蛙,隨處可見。 “稻花飄香,寓意豐收,蛙聲響起。” 青蛙可以作為食物,但它們更多的是農田生態的一部分,捕食害蟲。
20世紀80年代,美國牛蛙在中國流行起來的時候,也是中國工業快速發展的時代。 耕地大幅減少,農藥化肥廣泛使用,青蛙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可捕食的害蟲越來越少。 中國本土青蛙數量銳減。
2000、100后聽到的故事將不再是“蝌蚪找媽媽”,而是“神奇女俠在哪里”
牛蛙的活動范圍遠遠超出青蛙。
美洲牛蛙體型巨大,體重可達2公斤,性情兇猛。 臺灣人稱之為“青蛙霸王龍”。 牛蛙經常以小魚、蝦或無脊椎動物為食,有時也吃水鳥雛鳥。 日本人專門引進了我們愛吃的克氏原螯蝦,作為牛蛙飼料。 養牛蛙的養殖戶都知道,同一個池塘里的牛蛙要根據大小及時分開飼養,否則牛蛙就會變得狠心,甚至吃掉比自己小的同類品種。 在野外,大型牛蛙甚至捕食蛇、老鼠和烏龜。
美洲牛蛙原產于落基山脈以東,北緯30°至40°,已有3億多年的歷史。 但人工飼養只有100多年,在中國廣泛飼養也只有40多年。
對于吃貨來說,牛蛙是一道道美食; 對于農民和相關從業者來說,牛蛙到處都是寶。 但對于被迫接受牛蛙的自然環境來說,牛蛙是入侵者,是破壞原生生物鏈的可怕物種,可能會導致許多本土兩棲動物的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2011年,中國臺灣苗栗縣政府以培育生物多樣性為名,放生了700公斤本土虎蛙。 但當地自然生態學會指出,大量美洲牛蛙與其混養,將對當地生態造成極大危害。 事發后,苗栗縣政府工作人員解釋稱,廠家發貨錯誤,并迫于輿論壓力,承諾派人抓獲。 但我們真的能抓住它們嗎?
像牛蛙這樣曾經對普通人來說遙不可及的東西,現在卻隨處可見。 財富在牛蛙的“哞”叫聲中聚集,并在餐桌上流通。 大家都知道錢可以買到最美味的食物,但我們也應該知道錢在一杯飲料和一頓飯之間值多少錢。 買不到的東西悄然改變了。
視頻簡介
如果不是網紅店「哥老官」的牛蛙被檢出違禁獸藥代謝物,很多人對牛蛙的美食影響力可能還毫無察覺。在雞鴨魚、豬牛羊的包圍下,牛蛙,一種大多數人都不愿意細看的動物...
- 上一篇: 千金難買,長江刀魚經歷了什么?
- 下一篇: 釣魚大多用的是商品餌料,什么時候又該用拉餌?
猜你喜歡
- 2023-11-11 釣魚大多用的是商品餌料,什么時候又該用拉餌?
- 2023-11-11 千金難買,長江刀魚經歷了什么?
- 2023-11-11 (釣魚技巧)夏季釣大鯽魚餌料配方及制作方法
- 2023-11-11 手竿品牌十大排名魚竿品牌排行榜前十位!
- 2023-11-11 全世界最頂級的螃蟹品種,你吃過幾種?
- 2023-11-11 被譽為“長江第一鮮”的長江刀魚為什么這么貴
- 2023-11-11 (烘焙課堂)冬季釣大鯽魚餌料配方
- 2023-11-11 28調和19調魚竿,到底什么是回魚速度?
- 2023-11-11 (釣魚技巧)老鬼餌料經典配方,價格親民且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