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技巧
我國有著悠久的漁業歷史。 在新石器時代,即神農、黃帝、堯、舜的傳說時代,捕魚已成為一種謀生手段。 在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多處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的骨制漁鉤。
在黑龍江寧安遺址和陜西西安半坡遺址,發現的骨魚鉤不僅有直鉤(魚鉤),還有彎鉤。 遼寧省大連長海縣大長山島遺址,一次性發現36個骨鉤。 有的骨頭被磨成彎鉤,甚至還有倒刺。
四千多年前的商周時期,我國歷史進入青銅時代,銅魚鉤應運而生。 湖北黃陂盤龍城、河南鄭州二里崗、偃師二里頭出土的早期銅魚鉤距今已有3500-4000年。 春秋時期的青銅漁鉤已大量生產。
1963年,在山西侯馬春秋時期遺址中發現了鑄造銅魚鉤的陶模。 中心有一個用于澆銅水的凹槽,凹槽兩側有9個魚鉤形模腔。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鐵制工具,隨著鐵的冶煉、鍛造技術的不斷提高,產生了鐵制漁鉤。
1964年,遼寧省撫順市蓮花堡出土了戰國時期的鐵制漁鉤。 據考證,這個魚鉤是偽造的。 此后,湖北、江蘇等地陸續出土戰國時期的鐵制漁鉤。
到兩千多年前的漢初,鐵制魚鉤已定型,并出現了不同的款式,而銅制魚鉤則被淘汰。 除了魚鉤之外,現代釣魚的主要工具——竿、線、浮漂、墜子,在我國古代就已經使用過。 《詩經·衛風》載“齊用竹竿釣魚”,可見我國周代就已使用竹竿釣魚。
《詩經·小雅》中有詩:“子釣魚漁鉤,談繩”,可見周代用絲來捻漁繩。
《呂氏春秋》云:“如漁者,魚或大或小,餌料適當,羽動”。 這里的“羽毛”就是浮標。
1960年,遼寧省遼陽地區出土了一件春秋至戰國時期的石墜。 出土時,石墜上附有銅制魚鉤。 可見,在秦代之前,現代捕魚所必需的主要漁具鉤、竿、線、浮、墜子,已經就位,有的已達到較高的技術生產水平。
在魚竿的生產上,我國在東漢時期就發明了曲軸。 唐初,它被用在釣魚竿上,發明了輪竿,就是當今東西方漁民廣泛使用的拋竿。 這種魚竿比海竿還要早,最早是在西方的美國發明的。 一千多年來。 可見,捕魚活動貫穿了我國五千年的文化發展史。
當我想渡過被冰封住的黃河時,我就去爬太行雪山。 閑時去碧溪垂釣,忽乘船夢日。
- 上一篇: 漁鉤 魚鉤鉤尖的鋒利程度決定了魚鉤的刺入性
- 下一篇: 羅非魚養殖技術及要點有哪些?養殖的技術要點
猜你喜歡
- 2024-02-15 漁鉤 魚鉤鉤尖的鋒利程度決定了魚鉤的刺入性
- 2024-02-15 漁鉤 2024年春晚劉謙的撲克牌魔術表演,觀眾看了一部懸疑劇
- 2024-01-15 漁鉤 不同國家會有什么有趣的釣魚方式?你知道嗎?
- 2024-01-15 漁鉤 太原品牌漁具及戶外用品展覽會在山西省展覽館圓滿閉幕
- 2024-01-15 漁鉤 為什么魚越釣越少?這是所有釣魚人的一個通病
- 2024-01-15 漁鉤 不同國家會有哪些有趣的釣魚方式呢?
- 2024-01-15 漁鉤 81歲老人手上戴戒指手指水腫消防成功取下
- 2024-01-15 漁鉤 (釣魚日記)下竿還是用平臺4.5米的刀鋒
- 2024-01-15 漁鉤 法語詞Doré的音譯,梭鱸的特征是什么?
- 2024-01-03 漁鉤 今夜大風大雨,明晨小降溫周五立夏,天氣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