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一、科屬分類
1、鯪魚:鯪魚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輻鰭魚綱、新鰭亞綱、鯉形目、鯉亞目、鯉科、野鯪亞科、鯪屬淡水魚類的統稱,常見種類有土鯪、麥鯪、泰鯪、大眼鯪等。
2、鯉魚:鯉魚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輻鰭魚綱、新鰭亞綱、鯉形目、鯉亞目、鯉科、鯉亞科、鯉屬淡水魚類的統稱,常見種類有元江鯉、黃河鯉、黑龍江野鯉等。
二、形態特征
1、鯪魚:鯪魚體呈梭形,腹部圓,無腹稜,背部在背鰭前方稍隆起,頭短,吻圓鈍,上下頜角質化,吻須粗壯,頜須短小,鱗中等大,背鰭無硬刺,尾鰭深分叉,體上部呈青灰色,腹部呈銀白色,胸鰭后上方有鱗片形成的長菱形斑塊。
2、鯉魚:鯉魚體側扁,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鱗有十字紋理,死后鱗不反白,從頭至尾有脅鱗一道,不論個體大小都有三十六鱗,每鱗上有小黑點,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體側呈金黃色,尾鰭呈下葉橙紅色。
三、攝食習性
1、鯪魚:鯪魚是偏植食的雜食性魚類,其中魚苗階段主要攝食浮游動物,幼魚和成魚階段主要以浮游植物、藻類、高等植物碎屑等為食,亦喜食豬糞、牛糞、雞鴨糞、米糠、麥麩等。
2、鯉魚:鯉魚是典型的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其中植物性食物主要有藻類及高等植物根莖、枝葉、果實、碎屑等,而動物性食物著主要有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蝦類等。
四、棲息環境
1、鯪魚:鯪魚是底棲性魚類,一般不游到水體中、上層,常以下頜角質在水底石塊、土塊等上面刮食著生藻類,最適生存溫度25~30℃,生存溫度范圍7~41℃,水溫低于7℃會被凍死。
2、鯉魚:鯉魚是底棲性魚類,常單獨或成小群的生活在平靜且水草叢生的池塘、湖泊、河流等水體底層,但季候變化、水溫冷暖、氣壓高低、餌物環境等隨時都會改變鯉魚的活動區域。
綜上所述,鯪魚和鯉魚是兩種不同的魚類,其中鯪魚是鯉科鯪屬魚類的統稱,雜食性,主要以藻類、高等植物碎屑等為食,而鯉魚則是鯉科鯉屬魚類的統稱,雜食性,主要以藻類、蝦類、水生植物、水生昆蟲等為食。
猜你喜歡
- 2024-01-10 鮑魚蒸多久才可以吃?
- 2024-01-10 翹嘴為什么養不活?
- 2024-01-10 北極霞水母是什么動物?
- 2024-01-10 黃貂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紅月光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草魚喜歡在河里什么地方?
- 2024-01-10 蝦姑是什么蝦?
- 2024-01-10 紅元寶鸚鵡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食人鯧好吃嗎?
- 2024-01-10 廟龜是什么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