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一、個體論述
黃顙魚是鲿科黃顙魚屬魚類的統稱,常見的有岔尾黃顙魚、長須黃顙魚、瓦氏黃顙魚、光澤黃顙魚等,個體大小因種類不同而不同,例如岔尾黃顙魚、光澤黃顙魚、長須黃顙魚一般都在500克以內,而瓦氏黃顙魚最大個體可達1千克以上。
二、分布范圍
黃顙魚是常見的小型經濟型魚類,其中國外主要分布在老撾、越南、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等地,而國內則主要分布在珠江、閩江、長江、黃河、海河、松花江、黑龍江等水系,喜棲息在緩流多水草的湖周淺水區和入湖河流等處。
三、生活習性
1、底棲性:黃顙魚是底棲性魚類,白天常潛伏水底或石縫中,夜間才活動、覓食,冬季則聚集在深水區避寒,但季候變化、水溫冷暖、氣壓高低、餌物環境等都會改變黃顙魚的棲息環境。
2、雜食性:黃顙魚是雜食性魚類,在自然條件下主要以動物性食物為食,其中魚苗階段以浮游動物為食,成魚以昆蟲及幼蟲、小魚、小蝦、螺蚌等為食,亦吞食植物碎屑、枝葉、果實等。
3、變溫性:黃顙魚是變溫性魚類,生存水溫范圍1~38℃,最適溫度22~28℃,水溫11℃開始攝食,水溫低于22℃時攝食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水溫高于28℃時攝食率隨溫度升高而下降。
四、常見種類
1、黃顙魚:黃顙魚是鲿科黃顙魚屬指名物種,俗稱黃辣丁、黃角丁、昂刺魚等,全國各大水系普遍都有分布,特征是體粗壯、背鰭前距大于體長的1/3、上頜須末端伸達胸鰭基部。
2、岔尾黃顙魚:岔尾黃顙魚是常見的黃顙魚,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尤以長江中下游湖泊中最多,個體不大,產量不多,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特征是尾鰭深分叉、鼻須全為黑色。
3、長須黃顙魚:長須黃顙魚是我國特有物種,主要分布在長江干流及附屬湖泊中,其中尤以長江中下游的湖泊中最多,特征是背鰭前距小于體長的1/3、上頜須末端超過胸鰭中部。
4、瓦氏黃顙魚:瓦氏黃顙魚是常見的黃顙魚,喜棲息在緩流江段及通江湖泊中,比黃顙魚大,最大可達1千克以上,特征是體型大、頭頂被薄皮、須長、上頜須末端超越胸鰭起點。
5、光澤黃顙魚:光澤黃顙魚是常見的黃顙魚,主要分布在長江及附屬湖泊中,個體通常不大,常見個體約80~140毫米,特征是頭頂大部裸露、須短、上頜須末端不伸達胸鰭起點。
猜你喜歡
- 2024-01-10 大嘴鯨是什么動物?
- 2024-01-10 黃鱔是不是魚類?
- 2024-01-10 黑殼蝦吃自己孵的小蝦嗎?
- 2024-01-10 非洲肺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我國鱸魚產于哪里?
- 2024-01-10 海星是什么動物?
- 2024-01-10 白條魚是海魚還是河魚?
- 2024-01-10 青魚石有什么作用?
- 2024-01-10 黃金螺是什么螺?
- 2024-01-10 黑魚多少度溫度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