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汨羅市土地面積234.29萬畝,分水稻土、紅壤、黃壤、紫色土、潮土5個土類,11個亞類,35個土屬,103個土種。土壤由第四紀松散堆積體、花崗巖母質、頁巖母質、云母片巖母質、紅巖母質等形成,以紅壤、黃壤為主,土質優良。有耕地51.16萬畝,宜林地87萬畝,草地54.76萬畝,土地后備資源充足,花卉苗木鮮活。
植物資源
汨羅市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蕨類植物15科25種,裸子植物7科13種,被子植物94科383種。其中栽培植物48科253種,有實用推廣價值的有180余種。國家保護樹種有水杉、銀杏、杜仲等。用材樹種主要有松、杉、樟、黃樟、竹等。
動物資源
汨羅市已查明的野生動物有昆蟲類65科168種、魚類20科90種、鳥類28科50種、獸類16科29種。此外還有大量的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鯪魚(穿山甲)、金錢豹、大鯢(娃娃魚)、猴面鷹、江豚(江豬)、果子貍等。經濟魚類主要有草魚、鰱魚、鳙魚、鯉魚等;爬行類主要有龜、陸龜、蟹等;牲畜主要有牛、豬、羊等;家禽主要有雞、鴨、鵝等。
礦物資源
全市黃金和非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黃金、花崗巖、礫石、長石、石英、粘土等均已開發利用,高嶺土尚待開發。其中,汨羅江金礦是長江以南最大的已探明河床,地質儲量約20億噸;高嶺土總儲量5000多萬噸,可洗細泥1250多萬噸;花崗巖總儲量5000多億立方米,產品銷往日本和國內20多個省、市、自治區。粘土總儲量10億多噸;石英總儲量10多萬噸。境內花崗巖體的晚期偉晶巖脈中,發現了鈹(綠桂)、鋰、銣、銫、鈮、鉭等稀有金屬礦。 石油、天然氣具有一定的找礦前景,汨羅市境內已發現礦床、礦點、礦化點40余處。
水資源
境內河流眾多,水源豐富。有河流(含溪流)115條,總長654.9公里。流域面積大于6.5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4條,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條。湘江水系有白水河、白沙河、沙河、九眼河;洞庭湖水系有汨羅江及其支流汨羅江、洛水河;還有流入汨羅江的梅水河、流入洛水河的紅源洞水和蘭家洞水。年平均降水量21.31億立方米;可利用量28.43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24.21億立方米,其中可開采量2.36億立方米。水資源理論勢能4.01萬千瓦。 境內有水電站12座,可開發12座,史料記載著名泉眼有宮水、白鶴泉、高泉、甘泉、清泉、富國泉等,富含各種微量元素,大多具有開采價值。
農林產品
汨羅市農林特產主要有優質稻米、高油玉米、茶葉、西瓜、烤煙、杉、松、竹、豬、牛、魚等,特別是傳統產品長樂甜酒和無公害蔬菜、嘉華牛肉等新產品特色鮮明。
行政區劃 1949年8月,汨羅縣設17個鄉、3個鎮。1950年9月,鄉制政府建成,設6個區、84個鄉、2個鎮。此后,區、鄉規模時有變動。1956年5月,合并31個鄉。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有16個公社、120個大隊、1126個生產小隊。1961年底調整為33個公社。1966年2月,汨羅縣成立,將33個公社調整為25個公社、1個縣級鎮。1984年,撤銷公社,恢復鄉制,大隊、生產小隊改為村、村民小組。 后來,部分鄉撤并設立鎮。2002年末,汨羅市轄17個鎮:城關鎮、汨羅鎮、新市鎮、古佩鎮、白水鎮、穿山坪鎮、高家坊鎮、碧石鎮、李家村鎮、沙溪鎮、黃柏鎮、長樂鎮、三江鎮、大井鎮、桃林寺鎮、曲子茨鎮、范家園鎮。12個鄉:城郊鄉、紅花鄉、黃石鄉、魚池鄉、天井鄉、古侖鄉、志峰鄉、八井鄉、火田鄉、新塘鄉、白塘鄉、雷石鄉。6個農場:園中農場、范家園茶場、雷石漁業場、桃林林場、魚池林場、白水苗圃。1個辦事處:應天辦事處。 413個村(居)民委員會,6189個村(居)民小組。
人口編輯 根據2000年11月1日零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汨羅市總戶數19.4萬戶,總人口65.8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83萬人。男女性比例為107.6∶100。2002年出生率為9.6‰,凈增長率為3.3‰。2012年末,汨羅市總人口66.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43人,出生率為13.5‰。全年死亡人口2925人,死亡率為4.4‰。自然增長率為9.1‰。
交通編輯汨羅位于長沙、岳陽中點,地處“長株潭一小時經濟圈”,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武廣高鐵貫穿南北;汨羅江、S308線、湘惠線、省道201橫貫東西。市區建有汨羅火車站、武廣高鐵汨羅東站。市區與107國道、京珠高速有專用聯絡線,距107國道6.6公里,距京珠高速24公里,距長沙黃花機場80公里汨羅市政府網,距岳陽城陵磯貨運碼頭90公里。 2012年,汨羅客運公司擁有車輛136輛,發送旅客351.8萬人次,旅客周轉量25703萬人次,增長1.0%;鐵路旅客發送量76.7萬人次,貨物發送量20.6萬噸。
經濟概況編輯2012年汨羅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4.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0.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1.5億元,增長13.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2.5億元,增長13.8%。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3.2:60.1:26.7調整為13.0:60.4:26.6。按常住人口測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7895元,增長15.6%。
猜你喜歡
- 2024-06-14 海釣論壇 球球釣法:河南流行的改良釣法,解決海竿占地方問題
- 2024-06-14 在快節奏社會中,手機垂釣游戲帶來的寧靜與愉悅體驗
- 2024-06-14 進階版海釣攻略:解析釣組構成,解答困惑,讓你成為海釣高手
- 2024-06-14 傳統七星漂釣草窩(續)
- 2024-06-13 奇才遭遇困境,替補球員能否拯救球隊?
- 2024-06-13 控球中鋒:奇才的新戰術,考林斯的瘋狂之舉能否帶領球隊走出困境?
- 2024-06-12 金秋9月收獲的季節helliphellip
- 2024-06-12 你絕對想不到,這些普通的誘餌竟然能讓草魚瘋狂上鉤
- 2024-06-12 南京品浪漁具:工藝卓越,設計貼心,細節之處見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