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3)草魚養殖飼養技術。 魚種入池后,應及時進行馴化處理。 放入餌料時可以人為地發出一定的聲音,從而形成條件反射。 喂料時速度不宜過快,以免一次喂料過多。 另外,投料時不能太隨意,要堅持定時、定點、定量、定質的基本原則。 草魚的完整生長階段,應以投喂草類和水草為主。 此外,還可以人工添加黑麥草等優質飼料。 (四)水質管理 為保證池塘保持充足的氧氣,6月至10月應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 下午1點至3點,打開增氧機,不斷增加池塘的含氧量。 吸氧兩個小時。 如果清晨池塘含氧量較低,也可以適當給池塘補充氧氣,保證池塘水質不受影響。 此外,還應遵循“小排、小進水、多次換水”的原則,平均3~5秒換一次水。 每天需要加新水,每次加水量在10cm左右。 另外,每隔15至20天左右,還需用石灰槳袋將池內注滿水,潑灑一次。 對于水質的控制和管理,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水色。 水中的浮游生物、底物和懸浮顆粒都會影響水的顏色。 水質好,浮游生物種類繁多,數量多,水色透明度高,水色會隨光照不同而變化,且水質不會粘稠,水面無浮渣,水質比較清爽。
2.PH值。 對于水質來說,pH值影響較大。 它是指水的pH值。 如果pH值較高,由于酸性作用,很容易腐蝕魚的鰓和表皮,最終導致魚出現各種傳染病。 ,此外,高酸度還會降低酶本身的催化速率,顯著降低水中有機物的分解速度,從而積累氨氮毒素。 pH值越高,對魚類的影響越大。 在這樣的條件下,魚本身的呼吸就會受到抑制,消化率就會降低,嚴重影響草魚的正常生長。 3、溶解氧。 對于魚類的生長,也會產生溶解氧的量。 草魚養殖技術及病害防治技術探討。 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畜牧獸醫局摘要:隨著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草魚的品質要求也逐漸提高。 草魚是淡水養殖的重要品種,生產健康優質的草魚是其養殖效益增長的方向。 如果想要提高草魚本身的品質,除了選擇優質的草魚魚苗外,還應該全面了解草魚的養殖技術,做好相應的病害防治。 這是最好的辦法。 關鍵詞:草魚; 配種; 疾病的直接影響。 保持足夠的溶解氧含量,一方面可以抑制有害物質的生成,同時可以降低水中硫化氫等物質的含量。 如果水中的溶氧含量過低,就會影響魚類的正常呼吸,最終導致其窒息而死。 4、氨氮含量。 大部分氨氮物質是由魚類排泄物和水生生物殘骸產生的。
它們的主要形式是離子銨和分子氨。 隨著溫度的變化,氨分子也會發生變化。 當溫度升高時,分子氨本身的含量會增加。 但如果分子氨濃度過高,會直接影響魚類本身的生長,抑制魚類本身的正常生長。 生長會對魚的組織和粘膜造成損害,導致魚感染各種傳染病。 為了降低水中氨氮含量,可以通過使用改良劑進行調節,提高其含量。 (5)定期捕撈成魚。 經常捕撈草魚可以調節池塘的容魚量草魚養殖技術及病害防治,保證池塘始終處于生態系統動態平衡狀態。 這樣還可以提高池塘的整體效益,提高草魚本身的品質。 。 一般來說,一年需要輪釣7次,5月份釣到三齡魚。 此后每月捕撈2公斤重的3齡魚一次,直至全部捕撈完畢。 進入冬季后,要在干塘中捕撈,對于未達到商業規格的草魚,應合并在池塘中越冬。 2、草魚養殖病害防治技術 (1)水質控制 草魚養殖成敗的關鍵在于養殖池水質的好壞。 就草魚而言,其對不良水質的耐受力遠低于其他常規魚類。 如果水中的有害物質濃度較低,如亞硝酸鹽、氨氮等,就會導致草魚生病,而這與水中的溶解氧有直接關系。 溶解氧越高,有害物質的含量就越低。 對草魚的影響會小一些。
要保持高濃度的溶解氧,需滿足以下要求:一是保持水質“肥、活、嫩、爽”,保證通過生物光合作用實現充氧。 另外,還需要配置增氧機并控制啟動時間,避免浮游植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2)浸種消毒。 草魚苗放入池塘前,需要用3%的鹽水溶液或20ppm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10分鐘左右,等待寄生蟲和魚體細菌被殺死。 再次下到池塘邊。 苗木入池前,每畝需深施有機肥2公斤以上,并改善水質,保證苗肥入池時,能保證每每半個月每畝一米。 可深施生物有機肥1公斤,保證水體本身有足夠的肥力,施肥后2天進行。 (3)飼料消毒 使用青飼料消毒時,飼喂前最好用5~10毫升漂白粉進行焊接消毒。 每半個月需要消毒一次。 草魚進食后,還應在美食廣場進行消毒。 將500克溶解在水中的漂白劑撒在周圍區域,或使用吊籃或吊袋進行消毒。 做好抑制草魚食欲的工作。 如果環境合適的話,草魚的食欲基本上是不受控制的。 尤其是高溫季節,要限制草魚吃夜草,堅持每天撈出殘渣。 (4)池水消毒和投喂化學餌料。 5月至9月,每半個月需要進行一次消毒。 最常用的藥物有:硫酸銅、漂白粉、異丙嗪、生石灰、硫酸亞鐵合劑等,可以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猜你喜歡
- 2024-02-04 草魚養殖技術及病害防治 葛衛強信賴源自品質信譽成就品牌飼養管理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