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雨滴打在稻田上,一群群蝌蚪般的動物飛快地游來游去,它們長著橢圓形的大腦袋和長長的叉狀尾巴。 我撿起一只,發現它有三只眼睛,腹部細長,有很多關節,用許多柔軟的腿游動。
經過多方考證,這種生物就是“三眼恐龍蝦”,學名甲鵬鱟(侯)。 它是中國發現的唯一已知的鱟,已有兩億多年的歷史。
比恐龍還早的“活化石”
記者致電新疆大學、新疆石河子大學相關專家和研究人員。 經圖片、視頻鑒定三眼恐龍蝦,確定該生物為甲鵬鱟蟲。
鐘文,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從事昆蟲研究十余年。 他說,這種動物是鱟,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鱟目鱟目鱟目鰓足類,是水生甲殼類動物。
鱟的巨大甲殼使它們看起來像蝌蚪,頭大身小。 另外,它們的游泳姿勢也與蝌蚪相似,所以它們的英文名字翻譯過來就是“蝌蚪蝦”。
兩億多年前的三疊紀時期,鱟十分繁盛(克拉瑪依地區已發現大量三疊紀時期的鱟化石)。 那時,大多數恐龍甚至還沒有出現。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發現了鱟,包括新疆的克拉瑪依、昌吉等地。” 鐘文說,鱟卵對惡劣環境的耐受力很強,它們的卵有厚厚的殼,可以在冰凍和干旱的環境中生存20多年,讓這個物種得以延續。
鱟主要以水下沉積物中的殘留物為食。 它們不咬人,對人類無害。 它們還可以清除稻田中的雜草或捕食水中的蚊子幼蟲。
鐘文表示,這種生物最重要的是它的研究價值。 與遠古時期的鱟化石相比,現存鱟的許多形態特征變化并不明顯。 觀察現存的鱟可以作為觀察動物進化的一個窗口。
它是十年前就有的,尤其是近幾年。
稻田里,米東區農業農村局水產品推廣工作人員劉曉輝正忙著對“三眼恐龍蝦”進行采樣、研究和科普。
米東區作為新疆水稻主產區之一,近年來水稻種植面積保持在3.5萬畝。 劉曉輝說,近年來,稻田里經常發現這種生物。 三眼恐龍蝦近年來每年都會出現。 一般在5月份出現,6月份最多,7、8月份消失。
曹偉是米東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高級農藝師,他從1993年開始在米東區從事病蟲害研究工作,從事水稻害蟲研究已有20多年。 他說,自2012年起,米東區稻田里就發現了“三眼恐龍蝦”。
“作為稻田中的無害生物,我們每年都會關注它。” 曹偉說,這兩年,米東區所有稻田里都能發現“三眼恐龍蝦”,而且越來越多。
由于“三眼恐龍蝦”是稻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劉曉輝也呼吁大家在科普的同時保護這一小生物。
生態改善是主要原因
近年來,米東區水稻插秧實現了機械化。 每臺插秧機的后面,都會有一大群鳥兒在后面飛翔。 高建明說,這些鳥正忙著吃插秧機挖出來的“三眼恐龍蝦”等小蟲子。
“這兩年,三眼恐龍蝦多了,各種鳥類也多了。村民反映,空氣變好了,水質也變好了。” 米東區商務局(糧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城市行政執法局、村社保分局聯合第一書記、工作組組長王剛表示,米東去年,我區水稻獲得豐收。 除了良好的光熱條件外,主要原因是水質改善和土壤條件良好。
鐘文表示,“三眼恐龍蝦”能夠持續大量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水質的改善。
雖然鱟卵對惡劣環境的耐受力很強,但鱟成蟲對生活環境尤其是水質的要求更高。 水污染或大量使用農藥造成的環境惡化會導致它們大量死亡。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委、市人民政府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
2018年開始,烏魯木齊市開始實施新建老龍河、黑溝河再生水管渠工程,并對上游沿線7座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 該工程于2020年11月中旬竣工,從此,烏魯木齊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有專門的輸水管道,與天然河流完全分開。 循環水不會流入任何河流。 米東區所有河流水質全面改善。
“三眼恐龍蝦在烏魯木齊水源地米東區的出現,是對首都水質改善、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側面印證。”鐘文說。
- 上一篇: 化氏龍紋鯉魚竿720什么意思?價格是多少?
- 下一篇: (釣魚技巧)魚漂晃動嚴重,拋竿不準怎么辦?
猜你喜歡
- 2024-01-30 三眼恐龍蝦的盛世時代,或許不久難逃瀕危!
- 2024-01-30 三眼恐龍蝦為什么會被用來喂雞?揭開歷史悖論的原因
- 2023-11-12 似蝦又似魚村民猜測是三眼恐龍蝦
- 2023-11-12 三次生物大滅絕都沒有因此消失的三眼恐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