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生命的進化構成了地球上壯麗的景觀
地球46億年的歷史是一個極其漫長的地質過程。 隨著地球內外環境的巨大變化,生命從無到有。 地球上的生命一方面適應了地球的生態環境,同時也改造了地球的生態環境。 不同的地質時期出現了不同的新物種,也有不同的物種滅絕了。 地球生命演化的跌宕起伏,構成了地球上最壯麗的風景。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 在西方神話中,人們相信萬物是由造物主創造的。 這個觀點幾千年來一直被一些人堅信不移。 1788年,蘇格蘭農民、業余地質學家赫頓觀察到河流的沉積和河岸的侵蝕。 他受到巖層的啟發,相信它們代表了數億年的沉積作用。 隨后他通過一系列論證拋棄了中世紀的地質理論,正式確立了地質學作為一門科學。 1915年左右,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方法被應用于巖石測年。 地質學家首次測定了巖層的絕對年齡,并很快完成了地質年標的編制。
在那之前,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世界地圖上,西非和南美洲東海岸的輪廓完美地吻合在一起。 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韋格納首先認識到這并不是巧合,而是地球上大陸板塊運動漂移的結果。 “大陸漂移說”當時遭到嘲笑,但近年來,這一理論幾乎成為共識,并深刻影響了地質科學的發展。 但迄今為止,地質科學仍然是一門正在探索中的科學,地球表面和地球內部的許多問題仍然是未知的。
一些物種的滅絕值得人類警惕
我們常說,地球孕育了生命。 然而,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它是一顆滾燙的高溫恒星。 35億年前,當大氣層形成時,生命出現的條件就具備了。 自6億年前地球多細胞生物誕生以來,地球生命已經進化了五次: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脊椎動物,約85%的物種滅絕; 第二次大滅絕發生在3.65億年前,海洋生物遭受嚴重破壞; 第三次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是地球上最嚴重的物種滅絕,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第四次大滅絕發生在1.85億年前,當時80%的爬行動物滅絕; 6500萬年前發生的第五次大滅絕,消滅了地球上存在了1.6億年的恐龍。 這五次生物大滅絕主要是由地質災害和氣候變化引起的。
在地球生命的進化過程中,恐龍是我們無法回避的一個物種。 在所有已滅絕的物種中,恐龍是最重要、最令人難以置信的。 恐龍起源于2.25億年前,6500萬年前滅絕,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 存在了這么久,卻落得了進化失敗的名聲,這對恐龍家族來說確實是一種不公。
恐龍曾經是地球的絕對統治者,但地質界對它們的爭議卻從未停止過。 傳統觀點認為,恐龍和其他爬行動物一樣,是行動緩慢的冷血動物。 但50多年前,有學者指出恐龍是溫血動物。 現在人們基本達成共識:肉食性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草食性恐龍可能是冷血動物。
恐龍是怎么滅絕的? 許多人認為,外星隕石撞擊地球后,形成了巨大的火焰。 由于高溫和食物急劇減少,恐龍滅絕了。 一些學者認為,恐龍的滅絕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可能是氣候或海平面變化造成的。 在筆者看來,恐龍的滅絕是這兩個因素疊加的結果。
人類文明真正主宰地球的時間還不到一萬年,與恐龍在地球上一億六千萬年的歷史相去甚遠。 人類和所有物種一樣,經歷了漫長的進化。 今天的人類,也稱為智人,是人科亞科的一個分支,大約在 500 萬年前與構成人科的大猩猩和黑猩猩分開。 大約15萬年前,現代智人起源于非洲,后來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 人類對于生存條件有著極其苛刻的要求,需要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茂盛的植物……由此不難看出,在古代非洲,生態環境應該是相當不錯的,否則人類就會一開始就沒有出現在那里。
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直立行走是最關鍵的一步,而人類在這關鍵的一步上花費了數萬年的時間。 隨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學習用火、吃熟食、狩獵和種植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人類已成為繁殖速度最快的物種之一。 如此一來,龐大的人口日日夜夜、每秒都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資源,使地球承受著巨大的生態壓力。 然而,地球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 按照目前的開采速度和強度,地球有一天會“耗盡彈藥和食物”嗎?
地球生命進化的故事還遠未結束
許多專家認為,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生命進化,并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在生命進化過程中,物種的死亡和重生是正常的自然規律。 然而,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由于人類活動的迅速擴張和對自然的要求不斷提高,大片原始森林被肆意砍伐。 ,水源被破壞。 雖然人類活動基本上不可能導致生活在海底、高海拔等極端環境中的微生物、真菌、藻類等生物從地球上消失,但對于樹木、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等大型生物來說,生存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挑戰。 前景并不樂觀——這些大型生物的生存需要大面積棲息地內各種微環境的平衡。 如果大型動物的棲息地不復存在,許多物種將滅絕。
近2億年來,地球上平均每100年就有90種脊椎動物滅絕,平均每27年就有1種高等植物滅絕……然而,由于人類活動的干擾,鳥類和哺乳動物已經滅絕。 速度提高100至1000倍。 在過去的100年里,110種哺乳動物和139種鳥類從地球上消失。 例如,昆士蘭毛鼻袋熊于1900年滅絕,北美白狼于1911年滅絕,中國犀牛于1922年滅絕,巴厘虎于1937年滅絕,墨西哥灰熊于1964年滅絕,爪哇虎于1980年滅絕,黑足鼬于1991年滅絕……至于我國長江流域的白鰭豚,其種群的生存仍是令人擔憂的話題。
人類的出現距今只有幾百萬年。 在生命進化的時鐘上,我們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關于地球悠久的自然歷史,有許多謎團有待揭開。 人類是自然的產物。 四十億年來發生的無數偶然事件,造就了今天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與地質史上古代生物的多樣性相比,人類只是滄海一粟。 地球承載著生命,承載著人類文明。 從宇宙的角度來看,這顆星球依然明亮而偉大。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地球生態環境面臨的壓力已經不堪重負。 當務之急是維持和保護物種多樣性的平衡,讓整個大自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時間在繼續,地球生命進化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 (作者:中國地質大學黨委宣傳部副主任、副編輯陳華文【武漢】)
猜你喜歡
- 2024-01-26 脊椎動物 人類究竟是從何而來的,人類的進化是經歷了哪些歷程?
- 2024-01-12 魚類是脊椎動物嗎,魚類的體形有哪幾種
- 2024-01-11 海豚是脊椎動物嗎,是不是鯨類
- 2024-01-11 泥鰍有脊椎嗎,是脊椎動物嗎
- 2024-01-11 四大家族全世界的魚類占據了地球脊椎動物的半壁江山
- 2024-01-11 泥鰍有脊椎嗎,是脊椎動物嗎
- 2024-01-11 蜥蜴有沒有脊椎,是不是脊椎動物
- 2024-01-11 烏賊是無脊椎動物嗎,有骨頭嗎
- 2024-01-11 螃蟹有脊椎嗎,是脊椎動物嗎
- 2024-01-11 魚類是脊椎動物嗎,魚類的體形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