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GFP,綠色熒光蛋白,是當代生物學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具有驚人的科研價值。 在它的幫助下,研究人員可以直接看到生物體細胞內的運動。
然而,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并不知道綠色熒光蛋白的發現者是誰。 那么,這位幾乎被遺忘的科學家是誰? 他是如何做出這一偉大發現的呢?
來自港口的好奇心
這位科學家就是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日本科學家下村修。
20世紀60年代,下村修懷揣理想來到美國西海岸的華盛頓州,在“星期五港”實驗室工作。 迷人的海港風情就像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吸引著眾多游客的目光。 下村修也不例外。 他經常沿著港口散步,觀察潮起潮落。
有一天,下村修像往常一樣漫步到海邊。 突然水母靠什么發光,不遠處一個閃爍的物體引起了他的注意。 它以前如何? 下村修快步向前走去,看到是幾只被潮水沖上岸的小水母。
水母為什么會發光? 下村修覺得這很有趣。 他興奮地接住了水母,把它捧在手心,從左到右打量著。
“這是發光水母,沒什么異常!” 一群游客路過,看到成年后的下村修欣賞著發光的小水母,覺得很有趣。
“是什么讓水母發光?” 下村修自言自語道。
一群游客驚訝地看著下村修,心想,發光水母天生就會發光,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呢? 這個人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啊? 游客們紛紛搖頭離開。
下村修決定徹查此事,他小心翼翼地將水母帶回了實驗室。
很快,下村發現水母身體的邊緣正在散發著淡淡的綠色熒光。 這是否意味著水母只從身體邊緣發光? 如果可以的話,這種發光物質可以分離嗎?
下村修把水母發光的邊緣切掉并收集起來。 不幸的是,這些“亮點”的亮度此時卻大大降低,這讓下村修感到困惑。
通過不斷探索取得成功
為了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下村開始了漫長的實驗。 但經過多次探索,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
有一天,下村修下班回家,將收集到的水母的發光部分倒入與魚缸相連的海水池中。 正當他準備關燈出去時,突然感覺池子里傳來了微弱的光芒。
“事實證明,夜光部分與海水混合后會恢復亮度。” 下村修由此判斷,水母體內的發光物質應該是在身體邊緣的發光部分,與其他器官無關。 于是,他把重點放在“發光部件”和海水的研究上,小心翼翼地重新進行實驗。
很快,下村修發現海水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輔助物質。 其中的鈣離子可以恢復水母發光部分的亮度。 這給了下村修分離發光物質的希望。 經過長時間的探索,他終于分離出了水母體內的發光物質——水母發光蛋白。
然而,下村立即發現了一個新問題:當水母與鈣離子結合時,會發出藍光,而港口中的水母則發出綠光。 這是怎么回事?
為了進一步弄清楚原因,下村修帶著助手和家人去捕捉水母進行研究。 幾年后,他揭示了整個故事——綠色熒光蛋白。 水母發光蛋白與鈣離子結合發出藍光,這種藍光被綠色熒光蛋白吸收,發出綠色熒光。
下村修發現綠色熒光蛋白后,美國科學家馬丁·查爾菲和中國科學家錢永健對其進行了修飾,使其廣泛應用于科學和醫學領域。 很長一段時間,下村修的名字并不為人所知。 直到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下村修才作為獲獎者之一而名聲大噪。
下村的檔案
下村修(1928-),日本有機化學家、海洋生物學家,因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而獲得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被譽為“熒光蛋白之父”。
下村修的經典語錄
我只是碰巧運氣好而已。
這是80歲的下村修得知自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后,在美國家中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說的。 這句話體現了他淡泊名利、謙虛有禮的高尚品格。
那一個錯誤決定了我的命運。
這是下村修回憶自己成功后進入“熒光蛋白”研究的最初感受。 這句話告訴我們:機會來了,一定要自己把握住!
猜你喜歡
- 2024-01-10 水母靠什么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