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神父決定留在這個世外桃源,并根據當地房屋的外觀建造了一座藍瓦白墻的天主教堂。 他喜歡喝咖啡,所以他把自己帶來的越南咖啡樹苗種在了旁邊。
在這個叫朱庫拉的村莊里,中國咖啡的故事開始了。
一百多年后,我們沿著山路蜿蜒而行,在濃濃的晨霧中來到了云南保山的中國咖啡第一村。 大雨過后,廬江峽谷格外平靜。 綠蔭掩映下,一排排半人高的咖啡樹在高黎貢山坡上自由生長,枝葉繁茂,仿佛穿越了一個世紀。
一百年后,云南咖啡終于流行起來。 中國人通常喝咖啡主要加糖和牛奶,但在云南他們喝咖啡豆。
云南與世界頂級咖啡豆產區巴西、埃塞俄比亞等地處于黃金種植帶。 咖啡樹喜歡潮濕和陰涼。 海拔越高,咖啡豆的味道越好。
世界南北緯25°之間的地區,氣溫適宜(15-2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降雨時間與咖啡樹的花期相匹配。 被稱為“黃金咖啡帶”(Bean Belt)。
云南咖啡因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濃、微酸”的獨特風味,被譽為世界上最優質的咖啡之一。
△云南咖啡風味圖
目前,云南90%以上的面積種植的咖啡品種是卡蒂姆。 部分地區還種植少量、Bobon等品種,均為阿拉比卡咖啡品種。
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是世界上主要的咖啡品種,也是咖啡期貨的定價品種。 阿拉比卡咖啡細膩可口,羅布斯塔咖啡濃郁而苦澀,卡蒂姆咖啡是 3/4 阿拉比卡咖啡和 1/4 羅布斯塔咖啡的雜交品種。
精品咖啡存在幾個悖論。
首先,精品咖啡是“種的人不喝,喝的人不種”。
處于產業鏈上游的農民,處于價值鏈的最底層。 一杯30多元的精品咖啡,農民只賺16美分。 由于他們依靠咖啡吃飯,他們不太可能買得起自己種植的咖啡。
真正推動云南咖啡產業化進程的是雀巢、星巴克等國內外連鎖咖啡品牌。
要把咖啡產業做大做強,我們需要像農民一樣勤奮,像商人一樣靈活。
其次,C端咖啡店渠道很大,但B端精品咖啡豆的供應卻始終稀缺。
20世紀90年代,雀巢進入云南后,陸續引進產量高、抗銹病的卡蒂姆品種。 易于管理,不易生病,但味道一般,多用作速溶咖啡。 導致云南咖啡無法在國際市場上賣個好價錢,甚至無法覆蓋咖啡農的種植成本。
目前,云南90%以上的種植面積是卡蒂姆,精品咖啡的產出率不足10%。 精品咖啡品種(如、Bobon、Gesha等)產出率是Katim的三倍以上,但產量不穩定,供應嚴重不足。
此外,云南咖啡農“種了又砍了咖啡樹,砍了又種”。
咖啡樹三年結果,種植數年。 咖啡豆交易具有期貨屬性。 經過層層經銷商之后,咖啡農對市場變化并不敏感。 云南咖啡產業鏈持續陷入供需錯配的惡性循環:豆價上漲——咖啡農擴大生產——產能過剩——咖啡農砍伐樹木。
以國產精品咖啡為代表的新消費品牌風靡一時。 從滲透率來看,咖啡未來仍有一倍以上的增長空間,成為前景廣闊的新消費賽道。
我們不禁好奇,云南咖啡是如何進入國際貿易體系的? 為什么阿拉比卡咖啡起源于保山卻盛行于普洱? 云南咖啡的命運將會如何?
起點:中國第一咖啡村
1952年,云南省農科院的專家向保山瀘江壩的農民分發了80公斤咖啡種子。
高黎貢山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溫暖濕潤氣流,使其成為咖啡種植的最佳地區。 怒江峽谷位于北緯24°46′至25°33′,以山地、坡地為主,起伏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晝夜溫差大。 屬典型的干熱河谷地區。
千里之外,地理條件如此得天獨厚的,是加勒比海的一個小共和國。 美麗的藍山山峰貫穿整個島嶼。 在海拔1000米的陡坡上,盛產“最好的咖啡”——牙買加藍山咖啡。
專家團隊駐村四年,精心培育,一步步指導咖啡農育苗、種植、施肥。 最終,鐵皮卡品種在保山培育成功。 這是精品咖啡的頂級品種之一。
從此,高黎貢山麓的瀘江壩新寨村被譽為“中國咖啡第一村”。
又過了四年,綠化遍布全城,保山咖啡種植面積達到近萬畝,成為云南咖啡重鎮。 培育并銷往普洱,曾經是保山咖啡農的主要業務。 大規模咖啡種植熱潮首次席卷云南全省。
此前,高黎貢山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理氣候,滋養了無數生物,成為“世界生物基因庫”。 此后,高黎貢山怒江流域也產生了世界級的阿拉比卡咖啡產區。
中蘇建交后,咖啡成為換取制糖技術的外交商品,蘇聯成為保山咖啡的第一個銷售市場。
全國首個阿拉比卡咖啡生產出口基地在保山潞江壩建成,真正開辟了中國咖啡商業化生產之路。
得益于蘇聯的巨大需求,云南咖啡種植實現了第二次快速發展。
不幸的是,美好的時光并沒有持續多久。 隨著中蘇關系惡化,國內咖啡需求疲軟。 數千公頃的咖啡園要么荒廢,要么改種其他經濟作物。
一時間,不僅云南咖啡產業陷入谷底,阿拉比卡咖啡古樹品種的延續也岌岌可危。
復蘇:普洱的崛起和寶山的衰落
1988 年,速溶咖啡巨頭雀巢的咖啡豆獵人遇到了問題。
他們南美洲的咖啡種植基地的咖啡豆價格飆升。 與的競爭日趨激烈,成本控制迫在眉睫。
于是他們鋪開世界版圖,將目光從世界第一大咖啡種植國巴西轉移到同緯度的云南思茅市,也就是現在的“普洱”。 普洱以古樹茶聞名,同時也是阿拉比卡咖啡的產地。
經過海外實地考察,雀巢邁出了冒險的一步,決定選擇普洱作為其種植基地。 它與政府簽署了為期十年的合作協議,計劃在中國打造從農場到市場的本土化全產業鏈。 。
云南的咖啡豆幫助雀巢擊敗了宿敵麥克斯韋,雀巢也徹底改變了云南咖啡的產業格局。
銹病曾導致保山大片咖啡樹死亡。 鐵皮卡等品種引進后,沒有專門機構進行提純復壯工作,導致品種退化,抗銹能力差,產量逐年增加。
雀巢進入云南普洱后,先后從葡萄牙咖啡銹病研究中心、哥斯達黎加和泰國引進了產量高、抗銹病但價格低廉、風味較弱的卡蒂姆菌株,解決了普洱咖啡規模化發展的難題。云南咖啡。
為此,咖啡農砍伐了云南咖啡的早期優質品種,以滿足國際巨頭的需求。
到1990年,普洱咖啡種植面積已超過保山,逐步走上規模化、產業化道路。 兩年后,雀巢在普洱設立了咖啡農藝服務部,并派駐了六名外籍農藝師,在普洱掀起了持續數年的咖啡種植熱潮。
1997年,雀巢東莞加工廠實現100%來自云南的豆子。 雀巢已成為普洱咖啡最大的采購商和市場價格的風向標。
雀巢賦予了云南咖啡商業價值,同時帶來了針對性的收購體系和商業化的咖啡豆行業標準。
然而,進入首都系統的咖啡豆很難保持原有的風味。 資本帶來了規模,但也降低了質量。
直到現在,卡蒂姆仍然是云南咖啡豆的主流品種。 在國際市場上,它是廉價豆和劣質豆的代名詞。 長期被低價收購,多加工成速溶和即飲咖啡。
在當地精品咖啡人的心目中,這就像以前賣茅臺的地方賣二鍋頭一樣。
常年駐扎云南的咖啡從業者分享了一個拔罐誤區。 當他告訴品酒師他正在品嘗埃塞俄比亞藝妓時,他們立即就能品嘗到花香、漿果、葡萄酒、巧克力和其他口味,“以顯示他的專業精神”。
但一旦被告知是來自云南的豆子和同一杯咖啡,名聲立刻就變壞了,“哦,卡蒂姆,喝完我喉嚨都卡住了。” 云南竇的心理陰影可想而知。
2012年,星巴克也看到了云南咖啡的潛力,在普洱建立了亞太地區首個種植者支持中心。 云南咖啡由此開始向精品化轉型。
從2017年開始,星巴克開始每年推出1到2款云南咖啡,作為其精品咖啡的成員。 如今云南咖啡,雀巢在云南每年的收購量約為星巴克的兩倍,卡夫等國際食品公司也是主要收購對象。
瑞幸、永璞、蜜雪冰城等國內新消費品牌都在云南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
各大品牌都用云南咖啡豆找到了市場,但云南咖啡卻從未被命名。
目前,中國99%的咖啡豆來自云南。 “云南小粒咖啡”在國內有一定的認知度,但缺乏C端咖啡品牌。
云南咖啡企業仍以供應初級原料為主,終端產品銷量低迷,二三產業延伸發展不足,品牌轉型陷入困境。
騷亂:雀巢傾倒粉末,農民砍伐樹木
2015年,雀巢在其東莞加工廠銷毀了近400噸咖啡,市值數千萬元。 這是該公司20多年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咖啡傾倒事件。
雀巢官方宣稱銷毀庫存以保持新鮮度,但內部人士透露,部分產品保質期超過半年。
這背后是咖啡上游產能嚴重過剩,深受當時以速溶咖啡為主的云南咖啡的影響。
△美國C型咖啡期貨
商品豆市場每十年經歷一次大周期。 2002年,云南咖啡進入國際咖啡期貨市場,開啟價格上行周期,開門紅。 當時,咖啡農每畝地收入3000元,是種植玉米的五六倍。
嘗到甜頭后,咖啡農瘋狂擴大生產,十年間積累了大量庫存。 2011年,咖啡期貨趕上了下行拐點。 直到2018年,云南咖啡豆的售價還不到每公斤15元,完全無法覆蓋農民的種植成本。 云南咖啡農不得不含淚砍樹,種植芒果、煙草等經濟作物,以及時止損。
在咖啡產業鏈中,上游種植環節賺取的利潤不足1%,中游咖啡豆加工收入占6%,而大部分利潤則在下游批發零售環節。
云南咖啡農楊戈忍不住向我們抱怨,中國人90%以上的咖啡消費都是咖啡飲料。 我們確實需要培育單一的咖啡產品。 作為咖啡飲料,99%的人沒有能力感知咖啡豆之間的差異。 這意味著無論使用哪種豆子,消費者實際上都可以付費。
云南種植的咖啡,無論是普洱還是保山,都是長在山里的。 海拔一般在1100到1800左右,采摘都是人工,不能機械化。 無論咖啡農如何壓縮,價格仍然比來自南美的咖啡豆貴。 由于無法生產大量咖啡豆,咖啡農逐漸失去了信心。
五年前,他的合作社有1200多英畝的咖啡種植地,但現在已經不足300英畝了。 “我不會再這么做了,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沒有云南咖啡了。” 他有點沮喪。
馬丁每次接受采訪時必須回答的問題是,你認為云南咖啡能變得像埃塞俄比亞藝妓一樣美味嗎? “一座城,一種味道,云南的咖啡有自己的味道。”
除了標準答案之外,馬丁還表示,“你要知道,藝妓很受歡迎,如果種植咖啡的目的是為了擁有一定的生存空間,那么對于咖啡農來說,卡蒂姆比藝妓更好。”
速溶咖啡市場下滑,現磨咖啡不斷發展,標志著全球咖啡從速溶時代向現磨時代過渡,給云南咖啡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關鍵的轉折發生在2019年,疫情導致云南咖啡出口停滯,國內新增消費上升。 國內精品咖啡品牌紛紛將目光投向云南。 云南咖啡豆開始出口并內銷,與國勢共贏。
今年的采摘季剛剛開始,開往普洱的大卡車就會被人們攔截。 最夸張的時候,一條路上可以有七八手新咖啡品牌和買家。
普洱市的豆子都賣完了。 就連雀巢也無法想象自己在云南買不到豆子。
對于云南咖啡來說,只有生產更多優質咖啡豆,才能擺脫商品豆缺乏議價能力的問題。 云南的咖啡豆產量占世界總量的不到1.5%,巴西和越南的咖啡豆加起來占一半以上。
優質咖啡豆的定價取決于質量和需求。 2019年,云南咖啡豆的價格開始上漲,正是因為各大品牌的搶購。 就連北京街角咖啡店的老板也忍不住想知道為什么云南的咖啡豆比國外的還要貴。
然而,去年“風味豆”的輿論爭議再次讓云南咖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給咖啡豆添加風味是指生豆發酵后,曬干至半干或全干狀態,然后浸泡,讓風味和其他添加劑滲透到豆中。
對于上游從業者來說,風味豆很容易識別。 普通咖啡豆的氣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而芳香咖啡豆的氣味會持續很長時間。
云南的咖啡品牌受到明顯影響。 人們紛紛向網店客服詢問自己購買的豆子是否是調味豆。
這讓很多云南的咖啡從業者感到很委屈。 咖啡農無法把握市場動向,無法判斷消費者喜好,在種植過程中也不會主動添加風味。
國家食品安全總局在2015年明確規定,咖啡生豆、烘焙豆等加工環節不得添加任何調味劑。 少數投機者的舉動,再次讓云南豆子落入塵埃。
動蕩的背后,反映出咖啡市場上下游信息不透明,云南咖啡豆尚未形成優質心態。
:精品咖啡、終端品牌
當你開車到巴灣村時,你會被村中心的一座紅磚莊園所吸引。 柱廊和拱門貫穿其中。 看上去是一棟安靜典雅的現代建筑,卻與當地淳樸的氣質融為一體。
身處其中,還可以看到遠處浩瀚的怒江峽谷。 一棵200多年樹齡的老榕樹仿佛洞察了世事,靜靜地矗立在庭院中央。
△庭院里的古榕樹(作者攝影)
在與天空的交界處,你會感覺庭院被天空浸濕,就像博爾赫斯在詩中所寫的那樣。 庭院是一個斜坡,是天空流入屋內的通道。
十多年前,新寨咖啡創始人謝賢文在保山瀘江壩種植了近千畝小粒咖啡林。 在高黎貢山腳下的巴灣村,他在村中心買了一塊地,想建一套房子用來儲存和加工咖啡豆,還有一個博物館來展示當地的咖啡文化。
北京建筑師李華花了四年時間,使用了76萬塊磚,將這個廢棄的院子改造成咖啡莊園。
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小紅書的寶地,前來喝咖啡、拍照、打卡的年輕人絡繹不絕。這也是云南咖啡的一種新業態:莊園種植與文化旅游項目相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
謝先文告訴我們,與過去10年相比,勞動力成本增加了十倍,但咖啡豆的價格卻停滯不前。 目前,云南鐵皮卡供應量稀缺,難以滿足咖啡連鎖店的需求。 只有開放文化旅游產業、建立質量標準、打造咖啡品牌,云南咖啡產業才能真正蓬勃發展。
在中卡的生產園區,咖啡豆被噴入烘焙設備,烘焙和萃取的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化的。 包裝區,貨架根據咖啡品牌的主題顏色涂成黃、藍、黑,分揀員熟練地包裝等待發貨。 直播間里,主播傾斜手沖壺,正在演示手沖咖啡的倒水步驟。
中國咖啡市場空間廣闊。 隅田川咖啡創始人林浩認為,根據其他東亞國家市場的發展歷史,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為每年700億杯——人均年消費量為50杯*1.4億元,而目前人均消費量為13~15杯,這樣看來,還有2~3倍的市場空間。
從蘇聯市場到雀巢的標準,對于云南咖啡來說,一切讓它成功的因素最終都會制約它。
只有打造屬于云南的終端品牌,不再依賴國際期貨標準,才能形成精品咖啡豆的買家標準,通過電商、直播打通銷售渠道,減少中間商賺取的差價,發展精品咖啡豆。深加工環節,打通一二三產業環節。 ,能否真正幫助咖啡農擺脫“好豆賣不出好價錢”的困境。
太陽火辣辣的,楊哥又開始忙著培育咖啡苗了,這次是藝妓。 他嘴上說要放棄,但他的身體卻在練習“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 在大型加工廠紛紛倒閉、鄰居改種玉米的日子里,楊仍堅持每天給咖啡樹施肥。 “每天施兩次肥料總會好起來的。”
有些人被困在城市叢林里,焦急地問,世界會好嗎? 有人懷著樸素,耕耘山里深厚的土壤,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你種下什么,就會承受什么。 這是咖啡豆和希望。
參考:
[1]新一代需求釋放,產業鏈百花齊放,華泰證券
[2]對話墨田川咖啡林浩:咖啡消費天花板是每年700億杯,這是一場長期主義者的長跑,明亮公司
[3] 保山市龍陽區小粒咖啡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農村經濟
[4] 2021年云南咖啡產業發展報告,云南咖啡產業專家組
[5]中國咖啡史,科學出版社
[6] 云南咖啡熱潮一年后
[7] 為什么花30元買咖啡,云南咖啡農卻只賺16分錢? , 36 氪
[8]云南咖啡豆,困在精華里,虎嗅
[9]云南咖啡豆被罵,太不公平了,新周刊
[10] 云南咖啡中國大陸,新商業信息 NBT
[11]馬丁:云南咖啡味道不好嗎? 、B站
[12]為星巴克工作30年,云南咖啡豆有了新思路,新零售商業評論
[13]政策賦能、市場驅動、產業融合,云南精品咖啡蓄勢待發,農民日報
[14]云南保山市:阿拉比卡咖啡潛力巨大,看新聞
[15]云南普洱的咖啡故事,文明雜志社
[16]云南咖啡火了之后怎么辦,《證券日報》
[17]雀巢咖啡計劃(云南普洱咖啡產業發展),雀巢官網
[18] 云南小村莊蘊藏百年咖啡記憶,研究院
[19]后谷咖啡推動云南普洱咖啡產業鏈整合,行業訪談
[20]云南咖啡產業發展:雀巢、星巴克、德宏后谷咖啡、黑羅公司的投資與挑戰,行業訪談
猜你喜歡
- 2024-01-07 云南咖啡的酸度是什么?怎么樣的影響咖啡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