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先鋒村委會旁邊是占地40余畝的先鋒鰻魚交易市場。 “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商販來這里買賣鰻魚,高峰時全國鰻魚一天賣出40萬公斤,年交易額超過6億元。”市貿促局書記朱傳寶說。先鋒村黨支部,頗為自豪。 “我們這里的交易量和銷量直接影響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市場的鰻魚價格,成為鰻魚價格走勢的風向標。價格監測中心編制的中價仙桃鰻魚價格指數(EPI)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在此發布。”
一個村的交易市場如何成為全國工業定價的參考基準? 記者帶著疑問走進村里尋找答案。
做強規模:讓產業發展基礎更深
先鋒村的鰻魚養殖歷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
當時,為了村里的發展,時任先鋒村黨支部書記的陳江奇總結了以前稻田養鰻的經驗,帶頭在養殖池掛了60個網箱進行探索和嘗試。無土鰻魚網箱養殖。
程云軍是最早“吃螃蟹”的村民之一。 他告訴記者,為了動員大家養鰻魚,村委會墊付資金讓村民購買網箱。 起初,我在家里養了五個籠子。 7月份買了鰻魚苗,10月份賣了,利潤三四千元。 三個月可以賺三四千元,這在20多年前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第二年,程云軍擴大養殖規模,將網箱數量從5個增加到60個。到現在,程云軍家里的鰻魚籠已增加到500個。“一個人能賺20萬元以上,我已經很滿足了。” “過年了,現在不忙的時候就去旅游了。”程韻君樂呵呵的說道。
看到養鰻魚可以賺錢,村民們紛紛加入了鰻魚養殖的行列。 但盲目跟風擴張,導致鰻苗供應鏈出現問題。 鰻苗價格暴漲,鰻苗質量大幅下降,導致部分養殖戶虧損。
“以前,鰻魚苗都是在野外捕獲的,野生苗種運輸時,質量沒有保障,成活率不高。”朱傳寶回憶道。 “后來,市鎮高度重視,積極邀請高校,特別是長江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所長江水產研究所、華中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為我們提供了技術支持,解決了問題。育苗問題。”
近年來,先鋒村的鰻魚產業進入了穩步發展的軌道,被譽為“全國網箱養鰻第一村”。 朱傳寶說,2003年,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挖了魚塘,掛了網箱。 目前,全村520戶中有485戶養鰻,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6萬元。 全村鰻魚養殖面積4500畝,加上其他村租用的水面3000畝,共計養殖7500畝。 許多農民建立了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來匯集資金和共享技術。
陳志斌是仙桃市志斌漁業專業合作社的“掌門人”。 他從2007年開始養鰻魚,前年斥資100多萬元蓋了新房。 這棟小院別墅紅瓦黃墻,寬闊的庭院里鋪滿了草坪。 除了養鰻魚外,他還出售鰻魚苗、飼料、魚藥、蚯蚓,并出租大棚。 在他的帶領下,全村有20多人加入合作社,養殖、銷售鰻魚,共同在鰻魚產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所有會員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有的一年能賺20萬到30萬元。”
先鋒村鰻魚產業的成功帶動了仙桃市張溝鎮乃至湖北省鰻魚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全國養鰻看湖北,看張溝”的美譽。湖北養鰻,張溝養鰻找先鋒。” 。
據仙桃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丁斌介紹,仙桃市鰻魚養殖面積超過10萬畝,網箱210萬多個,年產鰻魚7.21萬噸,占全市鰻魚養殖面積的20.2%。國家產出。 僅張溝鎮就有養殖面積5萬多畝,網箱100萬多個。 全鎮70%的農業人口從事鰻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仙桃榮獲“全國鰻都”稱號,“仙桃鰻”、“張溝鰻”雙雙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張溝鎮在2021年晉升為國家農村特色產業10億元強鎮,同時還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
卓越服務:賦予行業更多發展潛力
每年9月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每天凌晨5點,先鋒鰻魚交易市場就已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先鋒鰻魚交易市場始建于2001年,歷經四次改擴建。 2020年重新裝修升級,現占地40畝,其中主要交易面積6000多平方米,建有結算樓1棟,商鋪44間。
據了解,村里住著3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買先鋒,賣全國”。 最高峰時,全國鰻魚日銷量達40萬斤。 日交易量占國內市場三分之一,為全國第一。 鰻魚交易市場覆蓋仙桃、洪湖、監利、潛江等地2000余戶養殖戶。
正是由于先行鰻魚交易市場形成的批量規模效應,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與仙桃市發改委聯合推出了《中價仙桃鰻魚價格指數》(去年的《EPI)》旨在客觀反映仙桃市的鰻魚情況。 批發和零售市場的價格走勢為國內鰻魚行業從業者和市場消費者提供了重要的價格信息。
“每天早上8點,我們市場根據當天的供需和交易情況,向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報送當天的價格信息,作為鰻魚的主要參考基準。行業定價。” 朱傳寶介紹。
桂愛春是最早進入市場的店主之一。 “一開市我就來了,一開始是手秤,后來是電子秤,現在是網上秤。”桂愛春說。 “現在只要雙方談好價格,把鰻魚稱重,數據立刻傳到后臺,市場上我們和養殖戶結算,然后市場上結算,交易就完成了。”幾分鐘就完成了,簡單、高效、公平、公正,大家都認可。”
“這相當于給我們安裝了一個‘技術秤’。” 朱傳寶微笑著告訴記者,“以前,鰻魚稱重后,養殖戶需要核對手寫的交易單,當天的交易全部完成后,村會計如果賬戶余額正確,就可以第三天憑收據領取款項。” 有一次,會計在結帳時不小心看錯了“+”和“-”符號,少了1000元。 幾個會計花了兩天兩夜才把賬算清。 弄清楚。
這套智能交易結算系統由湖北省建設銀行于2021年投資80萬元建成,不僅保證了交易資金安全,還為農商戶提供無抵押貸款信用記錄。 先鋒村鰻魚交易市場建立智能交易結算系統以來,累計完成交易2.8萬筆,涉及金額6億多元,為500余戶鰻魚養殖戶提供貸款1.3億元。
如此大的交易量,鰻魚銷往全國各地。 如何保證鰻魚品質? 為此,先鋒鰻魚交易市場去年新建了鰻魚檢測中心。 交易季節,技術人員每天對進入市場的鰻魚、泥鰍等水產品進行快速抽檢,并留樣備查。 測試結果當天公布,并頒發測試證書。 一旦發現產品超標,立即制止并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確保問題產品不流入市場,并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全流程質量追溯。
“村里收取交易額的8‰作為服務費,是村集體的主要收入來源。” 朱傳寶介紹,市場周邊還建有冷庫和物流配送中心。 先鋒村通過發展產業、建設市場、強化服務,不斷擴大鰻魚養殖產業規模和市場,市場交易額逐年增加:2005年1.5億元,2018年3.8億元, 2019年近5億元,2022年超6億元,水漲船高。 如今,村集體年收入超過300萬元。
拓展鏈條:讓產業發展更有價值
走進先鋒村的鰻魚店,映入眼簾的是菊花鰻、四喜鰻魚球、孜然鰻魚串等琳瑯滿目的鰻魚菜肴。 香辣鰻魚片小吃、鰻魚粉等小吃也讓人大開眼界。 。
近年來,仙桃市積極延伸鰻魚產業鏈,大力引進、培育、壯大鰻魚加工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湖北運泰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克勤2019年底在家鄉張溝鎮建起了加工廠,并牽頭設計了專用鰻魚屠宰機。 第一批產品——鰻魚絲,在當地很受歡迎。 隨后幾年,他的鰻魚產品從初加工轉向深加工。 現在他不僅有冷凍鰻魚產品,還嘗試開發預制油炸鰻魚絲菜肴、辣味鰻魚片零食等產品。 楊克勤告訴記者,這些產品供不應求,預計到今年下半年,公司產值將達到3億元。
先鋒村再次走在鰻魚產業發展的前列。 朱傳寶告訴記者,先鋒村聯合食品加工企業古大嫂食品公司推出了鰻魚飯,還原了江漢平原老街的鰻魚飯味道。 原料均采用最優質的生態鰻魚,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 。
朱傳寶介紹,先鋒村的鰻魚產業鏈非常完整,包括苗種繁育和飼料、網箱、紅線蟲、蚯蚓等配套產品供應,基本到達田間地頭。 現在還有一個電商平臺,主要經營鰻魚。 產業鏈包括(冷鮮)鰻魚、鰻魚絲等產品。 近兩年,先鋒村還打造了“籠養黃鱔景觀+黃鱔養殖”體驗,每年接待數萬名游客。
從賣活魚到賣鰻魚絲,再到賣體驗,先鋒村正在迅速引領這樣的發展和變化,讓先鋒鰻沖向更大的市場,創造更大的價值。
單獨綻放的花朵不是春天。 先鋒村鰻魚的發展是仙桃鰻魚發展的一個縮影。
“一條魚”貫穿整個仙桃市。 從張溝鎮到西流河鎮,已形成30公里的鰻魚產業示范區,涌現出一批細分產業龍頭企業。 擁有全國最大的鰻魚原產地交易市場、全國最大的苗種繁育基地、全國最大的鰻魚物流中心、全國最大的鰻魚加工集群、全國最大的網箱供應公司、全國最大的鰻魚飼料生產公司、全國最大的鰻魚飼料生產企業、鰻魚飼料生產公司。 占全國市場70%以上。
加快由“數量優勢”向“質量優勢”轉變。 養殖方面養殖黃鱔,中山鰻魚良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宏遠澤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在工廠化養殖方面發力。 鰻魚苗種養殖的“卡脖子”問題得到了解決。 水稻、蝦、鰻、螺等一批綜合高效養殖模式逐步推廣; 加工方面,云泰芳食品、谷大嫂等企業推出了藤椒鰻片、燒烤鰻片、仙桃鰻魚粉等系列產品。 同時引導企業進入鰻魚醫療保健領域,放大產業提質增效。
一條集鰻苗繁育、生態養殖、商貿物流、養殖材料生產、飼料加工、產品開發、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在仙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鰻魚一二三產業綜合產值突破50億元。 正在加速邁向百億級產業。
- 上一篇: 矮人魚竿垂釣獲得清風之戒,你給路達喲!
- 下一篇: 關于“男女生微信狀態求錦鯉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歡
- 2023-12-16 仿生態養殖黃鱔的幾個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 2023-11-06 在稻田中設置網箱養殖黃鱔,其種養技術簡述
- 2023-11-06 塑料薄膜大棚養殖黃鱔的技術及注意事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