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適宜池塘面積5~10畝,水深2m~2.5m,池底平坦,淤泥少,水質清新,易充排水,通氣性好。設備齊全。 放魚前10天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
2、放養魚種
魚放養前,按常規養殖方法進行消毒。 每畝放養羅非魚魚種800至1200尾,規格為30克至50克。 同時每畝放養5厘米左右的鯰魚苗10~20粒。 ,解決羅非魚由于繁殖力強而造成的淹水和爭奪食物的問題。 另外,每個池塘還投放規格為100克/尾的鰱魚魚種250尾,以調節池塘水質。
3. 喂養
飼料投喂遵循“定點、定時、定質、定量”四個原則。 魚苗放流后前15天的管理是關鍵。 為了提高魚苗體質,一定要少量多次使用優質飼料。 羅非魚進入養殖水后第二天即可投喂。 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最初應為32%~36%,每日投喂量為魚體總重的3%~5%,視魚體的生長速度而定。 2、根據個體大小及時改變顆粒大小,不要過早“改變”,否則會導致魚的生長和大小不均勻。 隨著個體尺寸的增大,攝食量逐漸降低。 達到250g左右后,投喂量可調整為魚總重的2%~3%,保證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為27%~29%。 當個體達到500克左右時,羅非魚進入最快的生長期。 每日投喂量保持在魚體重的1%~2%,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在25%以上。 每天喂兩次,通常是上午 8:00 至 9:00 和下午 3:00 至 4:00。 建議每15至20天隨機捕獲30至50條羅非魚,稱量羅非魚的平均重量并記錄,并觀察和分析羅非魚的生長情況。 估算羅非魚的總重羅非魚養殖,及時調整投喂量,有利于魚的快速生長。
另外,為了保證魚類的健康生長,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 飼料中可定期添加微生物制劑和防病藥物。 一般情況下,每月飼喂5~7天添加防病藥物的飼料,其余時間添加微生物制劑。 雖然微生物制劑在高熱作用下有所損失,但通過養殖觀察對比發現,在增強體質、抗病力、提高生長速度方面,均高于同等條件下的其他養殖池。不添加微生物制劑。
4、水質管理
調節水質可以促進魚類正常生長,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提高養殖產量。
(1)保持高水位,有效利用各水層魚類的生長。 特別是混養池塘水位應相對穩定在2m~2.5m左右。 夏季高溫季節,根據池塘水的蒸發量,每3~5天補水一次,保證池塘水位。
(2)水環境理化因子調節
①溶氧水平是決定魚類生長的重要因素。 全天保持池水溶氧在5.0mg/L以上,最有利于各種魚類的生長,增強魚類的食欲,并能將水中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 具體方法是適時開啟增氧機,使池水循環。 池塘容積較大時,中午必須開啟增氧機2~3小時,排出水中有害氣體,溶解新鮮氧氣,促進其他水生生物生長。 ,有利于濾食性魚類的生長。
②pH值還影響魚類和其他生物的生長。 調節pH值可以預防疾病、促進生長。 一般每半個月撒一次生石灰,用量為每米每米水深15Kg~20Kg,使池水pH值穩定在6.5~8.5之間。
③全價飼料養殖魚塘,養殖2~3個月后,塘內氨氮、亞硝酸鹽普遍較高,影響魚類生長,極易導致魚類中毒、患病,甚至死亡。 應采取的措施 可采取有效的水體調控措施,可多開增氧機、投放基質改良劑或撒沸石粉(每畝20Kg~30Kg),降低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促進繁殖。和有益生物的生長。
④經常使用微生物制劑EM菌,可以抑制有害藻類和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進綠藻、硅藻等微細藻類的生長,凈化水質,增強水生生物的免疫力。 一般水溫在20~32℃之間。 用水稀釋活化后,在陽光明媚的早晨均勻地灑在整個池子上。 使用后5至7天內不要換水。 使用前5~7天內不要潑灑消毒劑,以免影響微生物制劑的有效性。 。
5、魚病防治
羅非魚魚病防治以預防為主,主要采取嚴格控制放養密度、調節養殖水質、投喂營養新鮮飼料、定期取樣進行體表和解剖檢查等措施。 一旦發現魚病,應請水產專業人員及時診斷,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對癥治療。 一般措施是:
(一)對池塘進行徹底清理和消毒
(2)魚苗、魚種入池前嚴格消毒;
(3)定期使用生石灰對水體特別是美食廣場進行消毒;
(4)死魚應及時撈出,消毒后埋入土中;
(5)病魚池使用的器具必須清洗消毒,病魚池水未經消毒不得排放。
猜你喜歡
- 2023-12-17 羅非魚養殖 廣東惠州龍門:抓住上市“黃金2檔”
- 2023-12-17 一套正確的羅非魚養殖技術是什么?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