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黃海4號”的繁育共經歷了5代。 每代約50批次,每批次30萬只幼蟲。 選擇保留率為3%-5%,這意味著每100只幼蟲的成活率低于5只是有保證的。 通過選育,最終培育出耐高pH值、生長速度快、培養成活率高的新品種。 但與此同時,在5代共計7350萬只幼蟲的繁殖過程中,有7029.4萬只幼蟲被犧牲。
生與死亦偉大。 新品種“黃海4號”的成功培育,無疑壯大了我國海水養殖種業,為我國對蝦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種源。
親魚選擇:親本為“黃海1號”和“黃海3號”
中國對蝦新品種培育的一個重要步驟是親蝦的選擇。 親魚,又稱親魚。 就中國對蝦而言,還專指雌蝦,因為每年11月初,雄蝦交配后就會死亡。
中國蝦“黃海一號”
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以下簡稱“黃海研究所”)自1997年開始培育中國蝦新品種,20年來培育出中國蝦“黃海一號” ”、“黃海2號”、“黃海3號”、“黃海5號”的培育,填補了我國對蝦新品種選育的空白,推動了中國對蝦養殖業的發展。 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蝦“黃海3號”
中國對蝦“黃海4號”是以“黃海1號”和“黃海3號”為基礎,以收獲重量和抗高pH脅迫為目標性狀培育的。 參與“黃海一號”、“黃海三號”養殖的黃海所海水養殖生態與技術研究室研究員何玉英表示,中國每對蝦養殖的目標都是與行業發展需求密切相關。 1993年爆發的白斑病嚴重打擊了我國對蝦養殖業的發展。 為了重振產業,“黃海一號”的培育主要是為了增長速度。 到了“黃海三號”時,產業已經向前推進,迫切需要面對的是養殖水中氨氮和pH值的變化對中國對蝦生產和生長的影響。 “黃海3號”具有較強的氨氮耐受性,能更好地適應養殖水中氨氮的變化,降低感染各種疾病的風險。
中國蝦“黃海四號”
開放的養殖環境使中國對蝦特別容易受到氣候影響。 高溫、陰雨天氣、臺風等環境都會導致養殖系統不穩定甚至不平衡。 何玉英表示,作為水環境生態平衡的指標,pH值的變化不僅能直接影響動物的新陳代謝,還會影響氨氮、硫化氫等其他水質因子的變化。 隨著近年來我國漁業水環境的惡化和惡劣天氣的頻繁發生,特別是夏季由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pH值往往在9.5以上,水質緩沖能力差,而且繁殖困難。 培育具有優異抗逆性的魚類 獨特的中國蝦新品種已成為該行業的必需品。 “黃海四號”的培育就是這樣產生的。
五代選育:僅選育過程就犧牲了7029.4萬對蝦
2011年11月,黃海所共采集9600尾中國對蝦“黃海1號”和“黃海3號”親魚作為基本種群,開始選育耐高pH脅迫的中國對蝦新品種。
中國對蝦“黃海4號”耐高pH脅迫試驗
為了降低成本,養殖時只使用幼蝦。 幼蝦又稱蝦苗,長約1厘米,可直接在池塘中養殖。 何玉英介紹,正常情況下,親魚一年可產卵3-4次,有時5-6次,最終可產仔1萬尾左右。 目前,1萬尾幼蝦的市場價格為80-100元。
蝦卵成長為幼蟲大約需要15-20天。 這個過程也稱為幼體繁殖。 由于它需要一定的溫度,所以在室內車間進行繁殖。 2012年4月,黃海所研究人員以體質強健、附肢齊全、生命力強??等標準為標準,從混合基本種群中篩選親蝦8250尾,進行51批幼體培育。 當幼蟲發育成幼蟲時,每批隨機抽取30萬尾進行高pH脅迫抗性實驗。
何玉英說,為了培育出具有耐高pH潛力的新品種,每批蝦苗都統一放入脅迫條件一致的專用試驗池中,并給予高強度的選擇壓力,確保100只存活下來的幼蟲不到 5 只。 由于每一代大約需要50批次,因此育種任務十分艱巨。 “最忙碌的時候就是科研人員分組,晝夜不停地嚴格控制高pH脅迫養殖,確保養殖效果。”
按照3%-5%留存率的標準,2012年1530萬尾蝦苗中僅存活62.7萬尾(選擇率4.1%)。
當年11月,這些幸存的幼蟲就成熟了。 收獲后,以平均個體體重為繁殖指標,篩選出6270只親魚進行繁殖和越冬,完成了第一代群體繁殖。
按照類似的步驟,每年都會選擇一代。 經過連續5代的群體繁殖,7350萬只幼蟲中,有7029.4萬只被犧牲。
中試示范:確定新品種特性及其穩定性狀
兩年試點,即連續兩年進行生產性育種比較試驗,主要是評價新品種選育效果。 育種示范通常是在中試后進行大規模的。 目的是保證選育的新品種特性明顯、性狀穩定。
中國對蝦“黃海4號”規模化良種繁育
2017年至2018年,中國蝦“黃海4號”在山東、河北相關企業試點兩年,以“黃海1號”、“黃海3號”作為對照品種。 隨后,山東、江蘇、河北、遼寧等地開展了規模化養殖示范。
據介紹,在同等養殖條件下,中國對蝦“黃海4號”承受高pH脅迫的成活率比“黃海1號”和“黃海1號”平均提高了32.2%和16.3%。 .3”,收獲重量分別增加5.1%和5.1%。 10.7%。 具有耐高pH脅迫、生長速度快、培養物成活率高、規格整齊等優點。 適合在我國長江以北人工控制海水中養殖。
何玉英表示,培育水生新品種不僅考驗一個科研機構的科教水平,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財力投入。 中國蝦“黃海4號”歷時10年才獲得國家水產新品種證書。 這其實在業內是比較常見的。 從資金上來說,超過7000萬只幼體并不算成本,因為親魚和幼體都是養殖過程的一部分。 成本主要來自合作企業的水、電、飼料、廠房、池塘、人工等。
目前,中國對蝦、凡納濱對蝦、日本對蝦和斑節對蝦構成我國四大主要經濟養殖蝦種。 相比之下,南美白對蝦是大眾化品牌,而中國對蝦由于產業規模較小、價格相對較高,因此相對小眾、豪華。 但中國蝦比南美白對蝦味道更好,營養價值更高。 何玉英透露,中國對蝦“黃海四號”在進行pH選擇的同時,也在慢慢過渡耐鹽堿水,以擴大中國對蝦的養殖空間,推動中國對蝦逐步進入大眾市場。 (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迅祥)
- 上一篇: 釣魚調漂的技巧有哪些?如何正確的選擇呢?
- 下一篇: 怎樣判斷天氣是否適合出釣?注意觀察這4點
猜你喜歡
- 2023-11-21 中國對蝦是什么蝦?大蝦、明蝦、白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