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亞
1一套完整的釣魚用具:這個東西沒有固定的,還不知道你當地是海釣臺釣,還是路亞呢,
2:建議去貼吧看看,里面很多推介和釣魚知識帖子,先學習在選擇自己的裝備。
一般就是魚護,釣箱,架桿,背包,折疊椅,雨傘,各種邦線板,魚餌飼料看需要了。
怎樣自制魚漂工具
材料:
宣紙——各文具店有售,最好是鏡頭紙或者纖維比較長、比較薄的紙張。
石蠟——普通照明的蠟燭就可以。
清漆及對應的稀釋劑,無機顏料,耐久。
工具:
蠟刀——口腔牙技工具,如果沒有,可用一段金屬絲,兩端砸一下,磨成長2cm,寬0.4cm左右的雙刃尖刀,加熱后用于雕蠟。
織毛衣針一組,作標腳的模具。
剪刀,裁紙刀等。
制作步驟:
1,把宣紙裁成1cm左右的紙條,浸泡于水中兩天,注意各紙條不要粘在一起。
2,把毛衣針烤熱,在石蠟上蹭出一層薄蠟,并再烘烤使其流均流薄,冷卻,3,在包蠟的毛衣針上用蠟制作鰾體,制作標體,大小、長短、形狀以自己喜好掌握,當然,你也可以仿制你喜歡的樣式。
4,用熱蠟刀整理鰾體,哪里有凹陷可用熱蠟補,使其同軸度、弧度、光滑度等滿意為止。
5,蠟模制作滿意后,將浸泡好的宣紙平整地纏在蠟模上,弧度大的地方,可把宣紙撕成合適的形狀粘貼,各處紙的厚度應該一致。
6,反復輕捏,使各層紙粘接平順后,晾干。
7,烘烤,使蠟溶化流出,抽出毛衣針,繼續烘烤一段時間,使剩余石蠟揮發,并趁熱將稀釋的清漆薄薄地涂抹一層,晾干就成了類似玻璃鋼結構的空心魚漂。
8,用顏料修飾魚漂,罩一層清漆,晾干魚漂就做成了。
只要你控制好紙、油漆的厚度,這種空心魚漂的單位體積重量是最輕的。
有了比重最輕的漁漂,我們就有了調整魚漂各處比重的余地,比如,在合適部位粘鉛皮調整魚漂的重心,調整它的浮力中心等,甚至我們可以調整出有特殊顯示效果的漁漂!
怎樣調整出有特殊顯示效果的魚漂?這先得理解魚漂的物理原理,在此基礎上我們建立一個數學模型,有了這個數學模型,我們就可以科學地在魚漂的不同部位加/減鉛皮(當然是在魚漂的內部),依照我們的需要調整模型的參數,達到特殊顯示效果的目的——
1,我們把鉤組的重量(魚線、瞟、鉤、鉛皮、8字環等等的重量)統稱為負荷2,假定,魚漂處在“調2釣4”這個狀態,那么,這時 “負荷=浮力”,這個大家都知道,有人形象地稱為“水中天平”。
這種狀態是一種靜態,魚咬鉤天平受力平衡打破的狀態為動態。
我們先做靜態的分析如下:
1,兩目以下,也就是水線以下魚漂的體積,決定這支魚漂的負荷大小,體積越大,可帶的負荷越重,反之越輕。
2,這個靜態時,魚漂本身的自重并不影響“天平”的靈敏度(專業術語叫“量感”),就如同分析天平,鋼作的,自重有幾公斤,但它一樣可以感量出微克級的重量。又比如,有的釣友可能見過“酒度計”(也稱比重計),玻璃做的,壁很厚,里面還加了一定粒小鉛球(調校比重計的一致性),但它一樣能感量出溶液比重的輕微變化。
之所以這部分講這么多,是希望釣友對魚漂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對DIY魚漂有幫助,特別是在炒作魚漂日盛的今天,認識這些有點困難。
說穿了,這部分不在乎什么材料,只要有一定的體積排出一定的水,就能產生一定的浮力,帶起一定的負荷,當然,輕一些要好一些,因受力后漂目運動,由靜止到運動,有自重產生慣性限制,自重越大,慣性越大,魚漂越不靈敏,更正確的形容是魚漂發木。但這并不是說,魚漂自重越輕越好,道理上面已經闡明,因為,魚漂輕到一定程度后,再輕就沒有什么必要了,鉛墜比漂重多了,魚漂的慣性阻力遠小于鉛墜,魚漂自重影響甚微。
魚漂靈敏不靈敏,決定因素在水線以上的那部分體積,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剩余浮力”,漂目越細越靈敏。
漂身的形狀,特別是瞟身的錐度對靈敏度影響較大,迎水面大了阻力大,但也得有個限度,因漂下沉的速度并不快,看看潛水艇,頭并不像縫衣針那樣尖銳。
- 上一篇: 黃鱔的功效與作用,吃黃鱔有什么作用?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猜你喜歡
- 2024-01-19 一套完整的釣魚用具,如何配置釣魚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