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17fpr"><cite id="17fpr"><ruby id="17fpr"></ruby></cite></listing>
<menuitem id="17fpr"><noframes id="17fpr"><thead id="17fpr"></thead>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
<menuitem id="17fpr"><dl id="17fpr"></dl></menuitem>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var><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cite>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var id="17fpr"></var><cite id="17fpr"></cite>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var>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cite id="17fpr"></cite>
<menuitem id="17fpr"></menuitem>
<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thead id="17fpr"></thead></strike></cite>
<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cite>
<var id="17fpr"><dl id="17fpr"></dl></var><cite id="17fpr"></cite>
歡迎訪問釣魚網,請記住本站域名 www.dmg-elevators.com
以魚為媒,以釣會友。

首頁 > 路亞

拉餌開多了用不完,全部喂魚太浪費,這樣處理,誘魚效果翻一倍

kaifamei 2024-01-05 路亞 評論

拉餌在實戰中,用的好了,效果是非常不錯的,上餌快、頻率快,進水后霧化好、狀態好,最主要是開餌方式簡單、附鉤方法易操作,尤其是在垂釣時間不充沛時,不用打窩,只要能抽足頻率,就自帶打窩效果,論誘釣效果,絲毫不比打窩誘魚后的效果,能差到哪里去;所以只要善用拉餌的釣友,都是非常推崇這種開餌、上餌方式了,但是,拉餌對狀態粉添加比例、開餌手法上,要求很高,稍不注意,就會出點問題。

拉絲粉少了,不出絲不說,餌料的附鉤性是很差的,拿來當搓餌用,可能都用不成;如果拉絲粉比例適中,出絲了,但是揉搓次數多了、力度大了,則會變成死餌,簡單的理解,就是進水后霧化極慢,甚至會不霧化,這樣的餌團,不僅沒有誘魚效果,甚至會導致散窩;那么拉絲粉加多了,餌團就會變成面筋了,除了搓成小顆粒,當窩料使用,基本上就沒任何用途了,其實除了這幾個問題,還有一種更讓人糟心的情況,就是用不完之后的餌團,貌似除了打窩,就沒有別的用途了,次數多了,就會發現很是浪費。

按理說,我們開餌時,是應該能控制餌料數量的,比如用量杯開餌,但是在實戰時,用20ml量杯來計量開餌,這算是非常小的一個量杯了,當餌料配方的種類,超過4種以上,開出的餌團,體積就比鵝蛋要大許多了,如果使用的是50ml的量杯來開餌,那餌團的體積就更大了,而拉餌,在附鉤之后,除非是拉打團的釣法,否則,半個雞蛋大小的餌團,不管頻率有多塊,只要鉤號不是特別大,基本上用3~4個小時是沒有問題的,那么餌團有剩余,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而剩余的餌團,擱置久了,要么在收桿時喂魚,要么,就只能等餌團變成面筋,然后扔掉。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拉絲粉的學名叫做谷元粉,俗稱活性面筋粉,蛋白面筋,科學的說法,是從小麥中提取出來的天然蛋白質,簡單點說,就是面筋晾干,打磨成粉后制作的,怎么做出來的,我們可以不多討論,我們只需要知道,拉絲粉為什么有出絲、黏合的效果呢?因為質量合格的拉絲粉,具有強吸水性、粘彈性、延展性、薄膜成型性、粘附熱凝性、以吸脂乳化性,而大多數的商品餌餌料,主要原材料,或多或少,會包括谷物胚芽、玉米、高粱等谷物,當這些原材料打磨成粉,然后和拉絲粉混合吸水之后,會加速餌團的吸水性,同時會因為其延展性、粘彈性等特點,會讓吸水均勻、黏合成團的餌料,因為谷元粉有薄膜程墨性,餌團被掰開時,餌料顆粒之間會出現絲狀物,而這些絲狀物,就是肉眼可見的小麥纖維。

這種情況,我們稱為出絲,出絲的餌團,被我們認為餌團狀態合適,附鉤性、溶散性、粘連性等特點明顯,適合上鉤,這種纖維越長,就說明餌料黏連效果越好,但是,如果達到不能輕易扯斷的時候,就說明出絲效果太好,餌團變成面筋餌了,而出現這種情況,要么是拉絲粉添加了太多了,要么,就是餌團放置時間太久,餌料和拉絲粉吸水時間太久,就導致出現了這種情況,那么搞明白問題出現的原因,剩下的,就是想辦法來處理了,而處理思路,其實就是根據谷元粉的這幾個特性,對餌料做出調整,就可以了。

方法一、將剩余的拉餌餌團,加點水,打散,然后按餌團的體積比50%~60%添加粉餌,最好是沒有添加拉絲粉的粉餌,比如黃面、飼料料、玉米面都行,然后打勻,不要再添加水,就這樣用保鮮袋裝好,直接冷藏就可以了;然后等到使用的時候,從冰箱里取出來,常溫放置4~8小時,等到使用的時候,按照體積比的1:1.2~1.3左右,成稀糊狀態,多晃幾下餌盆,讓其充分吸水,待餌料將水吸收的差不多,不是稀糊狀態了,而是比較黏連的餌料狀態時,將餌料團起來,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如果拉出的餌團有點稀,就再醒上2~3分鐘就可以了。

這種方法,通過將原有餌團打散,添加基礎餌的比例,然后放置到冰箱冷藏,這樣能抑制拉絲粉繼續在餌料中發酵,但是也僅僅是抑制,拉絲粉在3~5度時,會發酵極慢,但是仍然會繼續發酵,等到使用時,等到餌料和常溫溫度差不多時,拉絲粉再次開始活躍,然后只需要加水、醒餌,就可以了;這種做法,有一個小弊端,就是剩余的拉餌餌團,在冰箱的放置時間不能太久,最多不宜超過4天,超過四天之后,餌團就會變酸,而放置在冷凍室的話,則餌團就徹底不會出絲了。

方法二、如果確定隔天就能使用,那么將剩余的餌團保鮮袋保存放置在冰箱冷藏室,然后出門時取出,臨到釣點,將其掰開,再擠壓在一起,不要揉搓,就是將其掰開,再擠壓在一起,反復6~8次,餌團中多余的水分、空氣,就會被擠壓一空,而且因為多次擠壓之后,能促使餌團之間的顆粒,再次彼此黏連、出絲,這種狀態下的餌團,再進行附鉤操作,會發現比原來略黏一些,但是附鉤餌團相比較原來的餌團而言,更為飽滿,但是,這種方法只適合隔夜使用,超過1~2天,剩余的餌團還是會變成面筋餌。

方法三、加芡粉后做窩料,拉餌的餌團,最大的特點,就是味型比較合適,因為所有拉餌,都要有誘打合一的效果,而剩余的拉餌餌團,因為放置時間久了,會變成面筋餌,在水中根本就不霧化,所以也沒有辦法永安里打窩,那么如果不像按上述兩個辦法,那就可以將把剩余的拉餌餌團帶回家,給餌團加點水,將其拍散,然后在散碎的餌料上,撒一層芡粉,就是食用芡粉,玉米粉、紅薯粉都是可以的,然后再將其團成小窩團,就可以了。

因為芡粉的分子式,是由多個葡萄糖分子組合,所以芡粉是不溶于水的,當芡粉和剩余的餌料攪拌均勻之后,就會破壞拉絲粉的粘彈性、強吸水性、吸脂乳化性,簡單點說,就是不會繼續出絲,而且黏合性也會大大的降低,這樣的餌團,進水后,霧化效果非常好,當然,這種情況,帶來的后果,就是容易招惹小魚,所以這一招,建議在釣黑坑中使用,盡量不要在野釣中使用,后果真的很麻煩。

最后,對大多數釣友來說,認為拉餌的剩余餌團,因為不怎么起眼,可能也不覺的浪費有多大的事,但實際上,以上三個處理方法,并不僅僅是避免浪費,比如第一個方法,有些競技釣選手,如果比賽規則允許,甚至會在專門的釣尾賽上,刻意這樣制作餌團,因為這樣處理過的餌團,幾乎不會反水,越用越黏,但是又不會變成面筋餌;而第三種做法,在黑坑釣鯽時,只要味型不是太離譜,餌團打下釣點,因為其霧化速度、效果非常好,比常規打窩方式效果更突出,不少老鳥會將其視為絕招,不輕易告知他人;當然,拉餌這種開餌手法,嚴格來說,還是需要勤練、勤實戰,隨著經驗、技巧豐富了,那么剩余餌團的數量,會越來越少,等到經驗豐富了,估計也就用不上這幾種小技巧了。

Tags:

欄目排行
欄目推薦
熱門tag
鯽魚 餌料 鱸魚 路亞 海釣 競技 北京 比賽 手竿 海竿 野釣 拋竿 翹嘴 餌料配方 窩料 泄力器 遛魚 船釣 夜釣 爆炸鉤 冰釣
最新評論
一二三四高清免费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