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亞
1、池塘條件 養殖池應建在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給排水方便、向陽通風的地方。 池塘面積一般為5~30平方米,池深70~100厘米。 池塘建東西向,池底土壤要疏松、堅硬適度。 在池塘的較高端挖一個進水口,在另一側的最低點留一個排水口。 入口和出口均應覆蓋魚網布。
放苗前10~15天,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克或漂白粉10~15克對全池進行消毒,殺滅有害病菌。 一般清理消毒后7~10天注水,水深10~20厘米。
黃鱔適合在15-30℃的環境下養殖。 可在池塘內1/3水面適當種植鳳眼蓮、浮萍等水生植物,并在池塘邊種植一些南瓜、扁豆等遮蔭。
2、放養鰻魚苗,可以從產地采集自然繁殖的鰻魚苗,也可以從信譽好的鰻魚養殖場購買鰻魚苗。 選擇體質健壯、體表光滑、無病無傷、活動性強、規格整齊、大小基本一致的鰻魚苗。 一般尾重為20~30克。 如果放養每條重30~50克的大規格鰻魚,成活率高,增重快。 放養的最佳時間是早春,一周內應全部放養。 放養量一般為每平方米50~60尾鰻苗。 放養前,用濃度3%~4%的鹽水或10毫克/公斤漂白粉浸泡消毒10~20分鐘。 放養時水溫差不宜過大。
3. 飼料鰻魚是雜食性魚類,以肉食性為主。 喜食新鮮食物,如小魚小蝦、螺螄、蛤肉、蠶蛹、蚯蚓及畜禽內臟等。 飼料應采用動物性食品。 主要搭配米糠、豆餅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飼料。
黃鱔白天休眠,晚上蘇醒,所以投喂應在晚上進行。 黃鱔貪食、耐饑餓,投喂應定量。 一般每日投喂量約為鰻魚體重的5%~8%。 飼料必須新鮮,并放在食物桌上,直到第二天早上吃完。 當鰻魚生長快、溫度適宜時,應多投、多投。
4、水質調節 養殖池水深要適當,一般為10~20厘米。 水體應呈嫩綠色或淺棕色,水面無油膜。 為保證水質新鮮穩定,高溫季節或水質過稠時應及時換水,使其肥大活潑、嫩嫩爽口。 全池每10天撒一次生石灰,每667平方米水面用15~20公斤。 每半個月可施用一次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
5、病害防治:黃鱔病害的預防應以生態預防為主,藥物預防為輔。
建塘時應注意池塘清潔消毒,魚苗放養前應浸泡消毒。 飼料要定點投喂,殘留餌料及時清除。 生產中使用的工具應定期消毒,每周2~3次。 中草藥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生物堿、有機酸、免疫多糖等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可用于預防鰻魚疾病。 因此,應優先考慮。 例如,對于毛細蟲病,可以將關中、蘇干、苦楝根皮等中草藥合劑煎服,混入飼料中飼喂來治療。
同時,每池放幾只蟾蜍,利用它們的分泌物,預防鰻魚梅花斑病也很有效。 (山東省博興縣漁業局 256500 舒蕾)
- 上一篇: 世界上最原始的“貴族”——章魚藍色
- 下一篇: 章魚能在極端環境下存活下來的原因是什么?
猜你喜歡
- 2023-11-06 章魚能在極端環境下存活下來的原因是什么?
- 2023-11-06 世界上最原始的“貴族”——章魚藍色
- 2023-11-06 黃鱔的飼料有哪些?以及保質期?如何分辨真假漁藥
- 2023-11-06 稻田生態養殖有機黃鱔產量高低、效益好壞與基本條件
- 2023-11-06 廈門將構建“八源三線”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
- 2023-11-06 小龍蝦頭上那個黃黃的東西能吃嗎最好是不吃
- 2023-11-06 水泥池有土生態養鱔投資少見效快,方法簡單
- 2023-11-06 十畝地的魚塘能有多少一畝利潤多少
- 2023-11-06 石兜、蓮花、汀溪水庫水源連通工程高線部分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