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亞
人民網廈門8月26日電“‘十四五’期間,力爭先行實施九龍江北溪廈門段及配套溪頭水庫擴建工程。” “原水渠道和設施建設也是重中之重。到2025年,全島、集美、同安、翔安區骨干水廠實現雙水源、雙渠道供水。”預計“到2035年,廈門將構建‘八源三線’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25日,廈門市水利局副局長在接聽市12345政務熱線時介紹,廈門市將按照“外引內蓄、蓄補引水、全面聯網、優化配置、供需平衡”的規劃構建水源布局,在擴大外引水量的基礎上,規劃實施一批水源調配和原水工程,增強地方調蓄能力。
據悉,在“調蓄補”提升地方調蓄能力方面,廈門將配合福建省水利廳推進閩西南水資源配置工程,由九龍江向廈門供水北溪河。 “十四五”期間,力爭先行實施廈門段及配套溪頭水庫擴建工程,在擴大外調水量的基礎上,增強地方調蓄能力,從而實現“引水補蓄”的水資源優化配置。
其中,以九龍江北溪閘改造為契機,統一制定北溪引水主渠整治規劃,分段推進九龍江北溪輸水系統改造工程實施,進一步挖掘現有項目供水潛力。 同時,對北溪干渠(田邊隱涵-龍嶼控制閘段)進行改造,解決廈門段上游航道供水安全和瓶頸問題。 此外,新建北引水渠和溪頭水庫引水泵站,當供水規模大于蓄水能力時,可將北引水渠多余水源調至溪頭水庫通過原水調度進行儲存,增強北引水渠水源調度的靈活性。 性別。
在構建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方面,廈門市明確了“開放水源、增加儲備、優化配置”和“外引內蓄、引水補水”的水資源總體配置思路,應對水資源嚴重短缺和供需矛盾。 預計到2035年,建成“八源三線”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確保各區供水雙水源、雙渠道。 “十四五”期間,溪頭水庫配套原水工程(以安東路至翔安北水廠)工程建設,沿新324國道建設7.5公里DN2000原水管道,總投資2.5億元,保障翔安北水廠供水。
近年來,廈門加強原水渠道和設施建設,強化水資源保護。廈門水利局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八源三線”中的“八源”為“4+4”,即4個外部水源(北溪引水工程、長泰枋陽水利工程和規劃水資源配置)閩西南工程、閩江北水工程)、4個轄區水源地(石斗水庫、蓮花水庫、汀溪水庫群、在建溪頭水庫); “三線”分別是長泰富陽水利樞紐工程-石斗水庫-蓮花泵站-汀溪斯林泵站、溪頭水庫-翔安北水廠、北溪引水-集美泵站-翔安水廠。
此外,在原水渠道及設施建設方面,本市將完成水源接駁工程(石斗水庫至西山水廠段),實現石斗重力流向西山水廠供水,并具備應急補充水源。汀溪至翔安段供水能力,供水規模將達到50萬噸/日,屆時高鐵將全線貫通; 完成坂頭右干渠改造工程,沿老324國道和三南路建設11.5公里DN2000原水管道,使杏林水廠實現雙水源、雙渠道供水; 完成廈門島浦仔原水樞紐改造工程,新建浦仔3號泵站,供水能力60萬噸/日,提高全島原水設施供水能力,努力確保到2025年,全島、集美、同安、翔安等區骨干水廠實現雙水源、雙渠道供水,供水安全大幅提高。
“我們將繼續加強水資源保護,切實保障中長期發展原水需求和供水安全。” 廈門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水資源角度看,廈門屬于嚴重缺水地區,面臨中長期缺水。 存在資源缺口大、主要水源相對單一、東西部水源分布不均等“水資源安全問題”。 但本市目前“兩河四庫”的水源格局,加上廈門西水東調水源地高低差,隨著接駁工程的完成,原水總量可滿足短期需求。 水利部門等將繼續完善和建設大水網,系統解決水資源問題,強化水資源安全。 預計到2035年,構建“八源三線”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形成縱橫互助、集約高效、安全的水資源互聯互通格局。 可靠的原水保障體系,保障全市各區雙水源、雙渠道供水,全面提升用水安全; 大力推進閩西南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系統升級改造引水工程,不斷完善水網設施建設等,滿足全市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余乃流、陳波、張鵬)
- 上一篇: 小龍蝦頭上那個黃黃的東西能吃嗎最好是不吃
- 下一篇: 稻田生態養殖有機黃鱔產量高低、效益好壞與基本條件
猜你喜歡
- 2023-11-06 稻田生態養殖有機黃鱔產量高低、效益好壞與基本條件
- 2023-11-06 小龍蝦頭上那個黃黃的東西能吃嗎最好是不吃
- 2023-11-06 水泥池有土生態養鱔投資少見效快,方法簡單
- 2023-11-06 十畝地的魚塘能有多少一畝利潤多少
- 2023-11-06 石兜、蓮花、汀溪水庫水源連通工程高線部分基本建成
- 2023-11-06 蝦黃還是蝦屎?哪些部位不能食用?
- 2023-11-06 集美區,隸屬福建省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
- 2023-11-06 如何掛泥鰍釣翹嘴,又應該把魚鉤下沉到水底部分
- 2023-11-06 泥鰍釣泥鰍的釣餌和釣法,附上相關組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