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今天的主角是鰻魚。 正好我們的推送里關于魚的內容比較少,所以這次就專門說一下。
獨立的公眾形象
大多數中國人都吃過鰻魚。 即使他們沒有吃過,他們也見過。 如果他們從未親眼見過活物,他們也總是見過照片。 因此,說鰻魚不熟悉是完全不真實的。 但如果你問:鰻魚與什么動物關系更近?
這將會得到一堆不同的答案。
鰻魚
圖片來源網絡
比如,肯定有人說,黃鰻當然是最接近白鰻的啦!
錯了,兩者其實是一海一河,相距萬里。 鰻魚的名字叫鰻魚,就是鰻魚飯中的鰻魚。 它屬于鰻魚目,而鰻魚屬于鱔魚目。 不論科、屬,目均不同。
白鰻,又稱鰻魚
估計高票答案中也會包括水蛇。 我想這可能是基于外表。 確實,作為魚類,鰻魚的背鰭、臀鰭和尾鰭都已經退化成了皮膚褶皺。 它沒有體鰭和腹鰭,從頭到尾有一根棍子,使它看起來像一條蛇。
然而蛇和魚甚至有不同的綱,其差別甚至比鰻魚還要大。
難道長得像就是親戚嗎?笑而不語
還有泥鰍,這是根據它們的習性而定的——泥鰍和鰻魚都渾身粘液,很滑,很難抓。
俗話說:“鰻魚遇上泥鰍,就遇上拖鞋”。 自然地,它們被認為屬于同一類別。 但泥鰍屬于鯉科,與鰻魚相隔數條街,彼此距離并不近。
泥鰍
對生物學感興趣的朋友可能還會提到美洲的明星物種——鱷雀鱔。 它們都叫鰻魚,差不多就是這樣吧? 這也是字面意思,鱔魚和鰻魚的眼睛有很大區別。
中文生物名的陷阱實在是讓人吐槽煩人,別當真。
鱷魚雀看起來像這樣而且很大
那么鰻魚的近親有哪些呢?
抱歉,不,至少在中國不是。 我國共分支魚只有一科一屬一類,就是鰻魚,其余的都在國外。
沒想到,鰻魚的樣子并不驚艷,還是一棵獨苗。 它是如何在我們中華大地上獨自開花結果的? 是他跑來的還是他的親戚跑了? 還是應該一早就分開,分居? 目前還不清楚。
插入一個故事。
相傳西漢時期,閩越王被其弟虞山所殺。 左隱太子還軍,擊敗了虞山。 余山跳進海里,變成了一條魚。 人們把他的名字顛倒過來,稱他為“鰻魚”。 這件事從那時起就一直存在。 有。 “白馬三郎大戰鰻魚精”的故事至今仍在福建流傳。
這當然是封建迷信。
因為在古代,鰻魚根本不是這樣寫的,而是寫成“铓”。 這里右邊的“單”是堅強的意思。 說明古人以其堅強、良好的戰斗習性而命名鰻魚。 基因研究表明,鰻魚作為一個獨立物種在亞洲出現了7500萬年,漢代的鰻魚還遠不能被視為它們的祖先。
An可以判斷我是男性還是女性
也許鰻魚最受關注的特征是無法區分雌雄,來回變化。 哦不,只能改變,不能改變。
剛出生的鰻魚在第一次產卵之前都是雌性,其中一些走上了變性的“不歸路”。 起初,它成為男性和女性之間的“中間體”,然后,它完全男性化,卵巢退化,精索變得時尚。 從男性變成女性并不是一個選擇。
《動物管理局》中鰻魚精的性別就是根據這個知識點設定的
對于是什么導致鰻魚改變性別,目前仍有不同的看法。 這一過程的直接觸發因素是激素,但導致激素變化的原因尚不清楚。 季節、食物、營養水平、群體內性別比例等都可能影響激素,但都不是決定性的。
更有趣的是,鰻魚的性別往往伴隨著體形的變化。 雌性身體較短,而雄性則粗而長。 雖然沒有明確的“臨界長度”,但最長的雌性也明顯短于一般雄性。 難怪花木蘭女扮男裝很容易,但能成功女扮男裝的男人卻不多。 她不能僅僅因為她的身材就欺騙別人(錯)。
圖片來自:湖南衛視
因此,我國流傳已久的謠言——“鰻魚養殖場喂鰻魚避孕藥,孩子吃了會出現性早熟”。 事實上,這是弄巧成拙。 避孕藥都是雌激素和黃體酮。 魚吃了之后就長不大了,那么我們該如何喂養呢?
從理論上講,給養殖的鰻魚喂食雄性激素或類似功能的藥物,可能會導致它們很快變性,長得更大、更胖,賣得更多錢。 當然,這是理論上的。 是否真有人這樣做,我不敢說。 難道真的沒有人這樣做嗎? 哈哈,我也不敢說。
既然鰻魚確實好吃,我只能默默地想,世界上好魚還是很多的,閉上眼睛吃起來,裝作沒聽說過。
江南奇味重
鰻魚的主產區是黃河以南地區,從江蘇、浙江、山東到四川、云南、貴州。 由于產量大、加工容易,鰻魚已成為江南餐桌上的主要食材之一。
鰻魚味道鮮美,酥脆,刺少,刺少。 但世界上沒有那么多完美的東西。 黃鱔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腥味很重。 盡管我們出生在平靜無風的江南,但所有的鰻魚菜肴都是重的。
在四川和湖南,這很容易說——反正大家都喜歡辣椒,所以只要多加點辣椒、辣椒碎或大蒜來煮就可以了。 具有家常味道,咸鮮辣,一般廚師和家庭主婦都不會出錯。
香辣炸鰻魚段
在江浙地區,煮鰻魚比較麻煩一些,因為很多人不喜歡辣椒,所以處理鰻魚需要一些技巧。 當然,蔥、姜、蒜、韭菜、辣椒等重調味料也是免不了的。 多多益善。
最著名、味道最好的菜是炸鰻魚醬。 鰻魚切段預處理后,淋上蔥、姜、蒜、辣椒,澆上熱油。 調味料很好地掩蓋了魚腥味。 滾燙的油將鰻魚片帶入空氣中,色香味俱全。 在那個沒有水煮魚的年代,鰻魚泥是最有活力的一道菜。
炸鰻魚醬
即使是做淺色菜肴,如揚州的長魚面、閩粵的鰻魚絲粥等,也需要將鰻魚與調料一起炒或煮,然后加入到粥和面中單火加熱。 。
如果在湯里加入生鰻魚,就需要多加些胡椒粉,否則即使是喜歡腥味的吃貨也會受不了。
鰻魚絲粥
圖片來源網絡
創意比較新穎的是江蘇的炸鰻魚,或者叫脆鰻。
這種菜先腌制,然后油炸,直到鰻魚完全脫水,像薯片一樣酥脆,然后在糖汁中煮熟。 腥味隨水而去,也很適合江南人的甜味。 可惜的是,鰻魚的滑嫩鮮美就不能提了。 味道更像是北京的燒環或者糖耳,純粹是一道點心菜。
好的脆皮鰻魚沒有多余的湯汁。
好的炸鰻魚看上去不干不濕,甜而不露,拿起來不粘手。 現在有些餐館里的脆皮鰻魚就像糖醋里脊一樣。 里面充滿了湯。 如果鰻魚泡在湯里,既不好吃,也不酥脆。 這確實違背了烹飪的原則。
另一個例子是蝦炒鰻魚面。 雖然是有名的美食,但心里卻很難找到。 本來,脆皮鰻魚和蝦無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都不搭配。 脆脆的鰻魚泡在面湯里,這才是真正的寶石。 所謂名菜,就是指物美價廉,心理上得到滿足。 難免有盲目堆料、土法煉鋼之嫌。 相信對食物有一定要求的美食家都會同意我的看法。
蝦炒鰻魚面
我不會教你如何做上述菜肴。 如果你想吃的話,可以出去右轉到餐廳。
寫 | 字母的起伏
一些圖片| 土沖創意
猜你喜歡
- 2023-11-04 三農創客廖強:千畝稻田改為稻蝦連作第一人
- 2023-11-04 圣淘沙附近海域有魔鬼魚接連傷人!大家下海玩時要當心!
- 2023-11-04 顧客曝在海底撈吃河豚中毒沖上微博熱搜
- 2023-11-04 河豚制品品牌“肆月河豚”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 2023-11-04 (阿寺說時尚)粉紅色的惡魔魚再也見不到
- 2023-11-04 鯉魚和鯽魚的食療方法有哪些?怎么區分這兩種魚
- 2023-11-04 黑魔鬼魚好養嗎?怎么養才最好?
- 2023-11-04 傳說中的“魔鬼魚”,你見過嗎?!
- 2023-11-04 鱔魚多少錢一斤?鱔魚養殖成本及養殖利潤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