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片
前天,海南的釣友在水庫出水口釣魚。 他們遇到了一群瘋狂咬鉤的淡水石斑魚。 小的有2-3兩,大的有半斤。 吃完鉤子后,他們的力氣非常大。 遛魚的感覺真好。 也非常好吃。 但這種石斑魚并不是本土魚類,而是一種入侵物種。
這種淡水石斑魚不是我國的本土魚類。 它來自中美洲的尼加拉瓜。 1988年引入臺灣,是臺灣南部常見的淡水養殖品種。 1996年廣東、江西等地育種單位從臺灣引進。 1999年引進濟南淡水養殖研究所。
淡水石斑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生長快,能耐受低氧環境,抗病能力強,外形也非常漂亮。 它不僅可以作為觀賞魚,而且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 是養殖業的新品種。
淡水石斑魚的身體呈紡錘形。 最容易區分的是它的兩側各有8個黑色紋身,胸鰭是淺黃色的,腹鰭、背鰭和尾鰭有黑色條紋。 它是一種肉食性魚類。 幼魚主要吃水中的浮游生物、枝角類、水蚯蚓等。 生活在野外的淡水石斑魚以捕食其他小魚小蝦為生,性情兇猛。 養殖石斑魚的主要食物是經過馴化的人工合成飼料。
但淡水石斑魚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與羅非魚、清道夫一樣淡水石斑魚和海水石斑魚的區別,它不耐低溫,氣溫低時會凍死。 淡水石斑魚是一種熱帶魚,水溫在25-30°之間生長迅速。 當水溫低于15°時,身體因寒冷而失去平衡,水溫低的地區不適合淡水石斑魚的生長。 它可以在淡水和含鹽量小于10‰的海水中生長。 我國適合淡水石斑魚生長的地方并不多。 一般在海南、云南等地都能安全越冬。
海南養殖的淡水石斑魚數量最多。 2017年以來,為保護近海生態環境、規范養殖業發展,海南省拆除了多處養魚場。 這些石斑魚很容易逃入野外水域并在野外繁殖和生長。
事實上,無論是淡水石斑魚、羅非魚、清道夫還是揚子鱷,都有其入境的理由。 一般來說,有兩點。 一是用于養殖,降低養殖成本,增加短期效益; 二是觀賞用,外觀漂亮,吸引水族愛好者購買。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興趣。 只要能賺錢,就會有人去做。
他們殊不知,這種外來魚類進入野外水域后,會對本土魚類造成極大的威脅。 在養殖過程中,魚難免會逃逸,尤其是網箱養殖。 一些飼養觀賞魚的愛好者在不想再養的時候就把它們放生了。 這也是這些魚進入野生河流的一種方式。
禿頭在這里也奉勸各位釣友,不管釣到的這種魚是大是小,都不要放生,減少它們霸占原生魚生長空間的機會。
- 上一篇: (釣魚技巧)魚鉤選擇時常常比較迷茫怎么辦?
- 下一篇: 選定垂釣的位置是釣魚效果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猜你喜歡
- 2024-03-08 (釣魚技巧)冬季作釣,的幾種注意事項
- 2024-03-08 秋季野釣鯽魚技巧視頻教程,選釣位的4個技巧
- 2024-03-08 上莊水庫燒烤的好去處,你去過幾個?
- 2024-03-08 近傳統釣可選擇的10種魚鉤型及各種鉤型
- 2024-03-08 石斑魚的魚種有些只有特定的季節才比較好
- 2024-03-08 竿子釣上20斤的大鯰魚釣大魚技巧:持續續窩
- 2024-03-08 釣魚人亂丟垃圾導致水庫禁釣的原因只有環境破壞
- 2024-03-08 (釣魚技巧)深秋鯽魚近岸活躍的時節,你準備好了嗎?
- 2024-03-08 路亞“泥鰍黨”又是什么?你知道嗎?
- 2024-03-07 冬季如何讓魚越釣越多,打窩不能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