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雖然遠沒有電視劇《云水謠》拍攝地的閩南老村云水謠古鎮出名,但在洛陽市新安縣蒼頭鄉云水村洛陽蘆芽圈內,就像一首熟悉的經典歌謠,在每個人的腦海中回響。 在古都路亞人的耳中……
事情還要追溯到一年前。 那時候的路亞在洛陽城遠沒有現在那么瘋狂。 只有少數誘餌先鋒往往只涉足城市周圍的伊河和洛河水系。 他們用配備800型紡輪的五英尺直柄短竿和細線餌探溪探魚。 捕獲的魚多為馬口、白條、西格、鴨螺等單一小型溪流魚。 直到同年5月,洛城論壇河洛釣魚版塊上,網友貼出一張綠頭紅鯰魚守衛開滿白花的照片。 照片一經發出,在洛陽釣魚圈引起軒然大波。 ! 尤其是誘餌圈內,更是一片嘩然,讓所有高手都忍不住了。
由于對新品種魚的渴望,以及對更大魚的向往,大家紛紛發起關系,探尋魚的情況。 終于,一切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所有的消息匯聚,都指向了同一個地方——新安縣倉頭鄉云水村。 消息傳出幾天后,各大釣魚群和論壇上開始出現各種釣魚圖片。 照片上,全都是魚,令人羨慕! 越來越多因名聲而來的誘釣者聚集于此,拋竿飛線,以五克亮片為餌,頻頻上魚。 見狀,當地村民也紛紛效仿。 他們還可以用海竿、巖釣竿、大亮片等非常規“武器”來捕魚。 以前只有幾個臺灣釣友的云水村,因為魚餌突然變得熱鬧起來。 起來。
2016年6月8日,天氣轉多云,有陣雨。
炎熱的盛夏隨著麥子變黃悄然來臨,連日的明媚陽光像打了雞血一樣耀眼,讓人心情郁悶。 幸運的是,今天天氣很好。 云霧的阻隔,輕柔的南風,讓人心曠神怡,精神振奮。 我和朋友路杰都是路亞迷,自然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 而且,去年云水村路亞的瘋狂場面還歷歷在目,于是我們兩個立刻一拍即合——今天又見面了,云水村!
云水村位于洛陽市北郊約70公里處。 自駕1個半小時即可到達釣魚點。 一路上,金色的麥田在南風的吹拂下,涌動著層層麥浪。 辛勤勞作的農民們在收割機的轟鳴聲中期盼著今年的豐收。 對于他們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黃金季節,而對于我們兩個誘餌者來說,這段旅程也充滿了期待! 不知道云水是否還和去年一樣,但野釣的魅力不就是對未知的挑戰和追求嗎? ?
我們中途經過一個小鎮,找到一家很受歡迎的湯店。 我們吃了一碗羊肉湯,四個燒餅,一瓶汽水,還有幾大瓶冰陣純凈水。 這種組合將確保一天的釣魚愉快。 好有活力啊! 期間下了一場大陣雨,很快又轉為多云。 只剩下雨后更清新的空氣,讓身體的每一個毛孔都感覺舒服! 水里的魚也會因為下雨而變得更加活躍吧? 我很期待,路杰也很期待!
早上9點30分,我們開車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駛后,遠處蔚藍的海水清晰可見。 放眼望去,都能看到碼頭上停靠著幾艘白色的漁船,岸邊綠草如茵的空地里散落著幾頂色彩繽紛的帳篷。 那肯定是某些“世界人民”的營地。 走近一看,并排坐著的兩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正盯著水面上的浮標。 他們漂浮了一會兒,然后慢慢地爬了上來。 老人舉起魚竿,釣到了魚,一條金色的鯽魚在波底拉屎。 被追上岸。 老者滿意地笑了,古銅色的臉上滿是輕松。 我欣喜若狂。 看來今天釣魚條件不錯,趕緊組裝裝備!
今天我們要誘的目標魚是小浪底的青尖紅鳊、鳊魚、紅眼鱒。 由于紅眼鱒魚生性膽小,捕獲率相對紅眼鱒魚來說并不大,所以我們主要以綠尖鱒魚和鳊魚為主。 。
綠頂紅鯰魚是鯉科紅鯰魚屬的魚類,是中上層魚類。 多生活在湖泊中水生植物覆蓋的淺海灣,而在河流中,多生活在水流緩慢的海灣。 中間。 幼魚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而成魚主要以蝦和小魚為食。 與中國路亞圈中著名的可以長到“米級”的翹嘴鯰相比,青紹的個體要小得多。 不過青少喜歡群體行動,所以只要找到魚群,就可以爆釣了!
我們來談談鳊魚。 在我的印象中,鳊魚是草食性魚類,多以水草、黑藻、浮游生物等為食,不過小浪底的鳊魚還是偏愛小亮片,咬合兇猛! 往往一不留神,就會受到重擊,然后竿尖會瘋狂顫抖,力量釋放!
紅眼鱒魚俗稱紅眼鱒魚,體形圓潤,鰓蓋金黃。 因其眼角呈朱紅色而得名。 紅眼魚是雜食性魚類,成蟲也吃魚、蝦。 它們經常成群結隊地在湖泊、水庫的岔口、海灣、淺灘處嬉戲尋找食物。 紅眼鱒魚生性膽小,警惕性很高,所以釣魚者釣魚時一定要保持隱蔽,小心謹慎,才能釣到東西!
對于藍魚、鳊魚和紅眼鱒魚等魚餌,UL、L 和 ML 型路亞竿都可以使用,特別是快速調節的 UL 和 L 型路亞竿,具體取決于所使用的路亞。 根據重量、控制等來選擇,餌料以亮片居多,首選2.5克至7克的單鉤亮片。 如果你想兼顧底下的紅眼鱒魚和綠尖魚、鯰魚等,那么兩支小浮筆和幾套鉛頭鉤、卷尾釣具也是你的“秘密武器”。你需要在你的誘餌包里準備好!
線采用普通1.0號尼龍線。 只要調整好車輪的卸荷功能,就可以輕松搞定! 如果你想達到更遠的拋投距離,那就選擇直徑更細的PE線和1.0的尼龍龍頭,讓餌料飛得更遠,更容易“射”! 輪子的選擇可以是1000型左右的紡輪。 由于日常生活中使用水滴輪的機會較少,這里就不多說了!
我和呂界二話不說,站在了一個海灣里。 我手腕一抖,魚竿一扔,五克貝殼圖案的亮片在我的樂寶F2靈活的魚竿體的反彈下飛向了遠處的水面。 雖然這五克貝殼紋單鉤亮片看似普通,但去年,它們卻是我在云水路亞青勺連桿上的“神餌”! 所以今天我還是用它來帶路。 今年,云水同期水位較去年下降一半以上。 中嶼以前的地標建筑全部露出水面,變成了梯田。 俗話說,愛水就是愛魚。 雖然我對水位突然下降一無所知,但我堅信,剛剛落入水中的小亮片會告訴我答案!
原文續,本書接上一章:
習慣性地等待幾秒鐘,讓亮片落到水底,采用自下而上的搜索策略來確定目標魚所在的水層。 找了幾十根魚竿后,沒有被咬到。 相反,左前方離我不遠的一個海灣盡頭的淺灘里,有幾條驚慌失措的魚兒跳了出來,仿佛在水下遭到了某種兇猛生物的襲擊。 就像是一種追求,讓我感到興奮! 看到這一幕,我很快就做出了判斷。 雖然小浪底下也有鱸魚,但地形顯然與它們生活的環境不太相符。 當條帶跳出水面后,水面上形成了數道快速移動的箭矢。 絕對不是一條小白條就能攪動的,但那壯碩的紅眼鱒魚卻有這個本事!
這里是庫灣淺灘,水底有剛剛被上漲的水淹沒的綠草,所以我斷定,這里興風作浪的水下生物一定是紅眼鱒魚! 炸水的位置離我還有一段距離,所以膽小的紅眼鱒魚還沒有注意到我的存在。 根據以往的經驗,紅眼鱒魚在沒有受到驚嚇的情況下攻擊誘餌的概率比受到驚嚇的時候要大好幾倍,所以我必須小心靠近,小心應對! 考慮到這片淺灘淺,水底雜草無法用亮片控制,所以我換上了我的3.5g師尊五眼小鉛筆,用水面系統來應對這種地形!
一切準備就緒后,我躲到淺灘邊,用岸邊突出的一小塊土作為掩護,把小鉛筆送到了暗流洶涌的淺灘上。 這里只聽見“啪——”的一聲,小鉛筆輕輕地落在了岸邊一片剛剛被水淹沒的淺草上。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餌料落入水中的聲音變小,從而使餌料落入水中。 不要引起警惕的紅眼鱒魚的警惕! 果然,著陸點的選擇得到了回報。 我看了看水面,水面上的箭浪還殘留在岸邊,沒有絲毫驚動! 現在,我見時機成熟,便抽動了竿身。 隨著小鉛筆的抽動,我開始以鋸齒形的蛇步接近魚。
鉛筆劃過去,餌體后面出現了裂開的水紋,小鉛筆的游姿就像一個不看別人的“路人”,悠閑地走在水面上! 突然,就在我抽動第三下的時候,當我剛剛把小鉛筆從草叢中拉出,投入到明晃晃的水中時,一股暗流就向我的小鉛筆沖了過來,接著,水花從水中炸開。 ,水銀飛濺! 與此同時,握著桿子的左手顫抖了一下,然后收緊,紡車的卸荷聲開始噼啪作響。 所有的情況幾乎同時發生,稍微一愣,魚線末端的那家伙已經拿著我的小鉛筆游到了深水處。 我穩住了身體,拱起竿子,迅速將輪子調低了幾個檔位,和他展開了拔河。
在魚餌中,我最喜歡用軟竿釣魚。 這次使用的樂博樂F2就是這樣的一根面條桿。 雖然是針對馬嘴、白條等小魚而設計的,但也正是因為其竿身的靈活性,往往能夠更輕松地應對紅眼的沖擊。 強魚種各有優勢! 靈活的竿身能瞬間吸收水下魚兒的沖擊力,有太極四招千斤重的神韻。
在竿體和輪輪的卸力配合下,僵持了幾輪,水中的魚漸漸失去了力氣,乖乖地順著魚線游了回來。 果然如我所料,雖然魚還沒有出水,但它眼角的鮮紅和金色的鰓蓋已經驗證了我的猜測。 小鉛筆釣到的是一條野生的小浪底紅眼鱒魚! 從體長來看,大約有40厘米。 要知道,小浪底的紅眼鱒魚一直被傳為稀有。 今天,我只是釣魚就釣到了這么漂亮的紅眼鱒魚。 我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我的心情。 ——貝爾酷! 拍了幾張照片,折騰了一番后,我就趕緊把它放回家了。 放下的同時,我也期待下次與您再次相見!
接下來,我按照同樣的模式,用我的小鉛筆在這片淺灘上捕捉到了紅眼。 它不像第一個那么大,但水下的拉力同樣令人著迷!
兩條紅眼鱒魚的上岸,讓我再次相信了漂浮小鉛筆誘紅眼法。 我只在網上看到其他道路使用者用它來捕捉很多紅眼,但我通常只使用小亮片。 嘗試新的釣法,大大增加了路亞的樂趣。 地表系統帶來的視覺沖擊讓我深深著迷! 敢于打破規則,大膽嘗試不同的餌料,應對不同的釣魚環境和魚情。 這就是路亞釣者應有的品質!
或許是因為剛剛釣到的魚的緣故,這里的紅眼少女就已經警惕起來了。 不管我的小鉛筆狗步有多風騷,紅眼妹妹瞬間就無動于衷了! 三十六計,步行為上計。 路界已經先于我移動到了對岸的河灣處。 讓我看看那里的魚況怎么樣!
已經是下午兩點了,烏云牢牢地擋住了身后刺眼的陽光。 一陣大風吹過,空氣中帶著清涼的氣息,預示著陣雨即將降臨! 古詩云,斜風細雨不須歸。 路亞人的精神與此時此刻古代詩人張志和筆下頭戴青笠、身穿綠蓼雨衣的江上漁民不謀而合!
逛完庫灣,路界所在的地標清晰可見。 和剛才釣紅眼鱒魚的區域相比,這個海灣要大很多。 與其說它是一個海灣,不如說它是一個靠近大水面岸邊的結構區。 因為水下的藍灰色結構與周圍的水況明顯不同,顯然是人類建造的廢棄房屋的地基。 由于長年被水浸泡,導致房屋倒塌,所以這里形成了自然景觀。 庇護所就像是海中的珊瑚礁,水生動物喜歡在這里生活!
而呂界腳下魚衛中的兩條大銀鯛,也及時證實了我的猜測! 看到這一幕,我無法保持冷靜,三兩步來到水邊,戴上3.5克的亮片,扔了出去!
鳊魚是一種中級魚類。 對于鯛魚餌,2.5克和3.5克單鉤馬口亮片最有用! 技術上,只需要把亮片扔進目標水域,然后勻速緩慢收集即可。 鳊魚雖然嘴小,但咬起來又快又猛。 只要打中魚,大多數情況都是正口。 不過它的嘴很薄,被抓住后,它會習慣性地搖頭擺脫鉤子的束縛,于是就溜走了。 釣魚時要特別注意卸力的調整,以及釣魚時的方法和角度!
第一竿入水后,三秒后,我搖動輪臂,收線控餌! 我把回收亮片的速度保持在每秒一圈。 因為我搜索的是半水,所以不存在掛底的問題,所以可以在保持亮片穩定游姿的同時盡可能的放慢速度。 前提下,恢復速度越慢,對鳊咬越好! 一圈、兩圈、三圈……連續五次探竿,依然沒有得到任何魚的信息,但我知道,路亞鳊魚與紅眼不同,它能看到魚的位置,對癥下藥,面向廣闊的水面。 ,你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拋竿,耐心仔細地尋找,往往在不經意間,那刺激而猛烈的打擊就會穿過魚線,直達心底!
懷著這樣的希望,我再次把小亮片扔向了遠方。 一樣的恢復速度,一樣的節奏。 雖然看不清水下的一切,但小亮片切入水中的阻力始終跟隨魚線的末端。 突然,正當我將小亮片回收到倒塌房屋的結構區域時,毫無預兆地發生了強力的咬合! 與青少咬住時的一連串觸感不同,與紅眼攻擊時產生的水波紋不同,這一咬顯然是只屬于鳊魚的攻擊!
電光一閃,杖身已是顫抖起來。 很明顯,水下的那條帶鉤的鳊魚正在用力地擺動著頭,極力想掙脫嘴里的魚鉤! 怎么可能給它一絲一毫的機會,一舉調整卸力、穩定竿身、收緊魚線? 然而水里的魚卻似乎感到無力,干脆停止了掙扎,跟著魚線的收回。 從岸邊游泳。 如果新手遇到這種情況,他會認為鳊魚就是這樣,所以會小心翼翼。 殊不知,鳊魚的掙扎往往在靠近岸邊、即將出水的那一刻最為激烈! 不一會兒,一條重約1公斤的鳊魚就乖乖地順著魚線游到了岸邊。 以前吃過鳊魚的損失,也曾在岸邊釣過幾次! 于是吃了一會兒,我就長了智慧。 釣魚次數多了,也想出了一套釣魚的技巧!
即不要急于將魚提出水面,然后調整卸力,讓它游到岸上,從而消耗它的體力。 果然,到了岸邊后,水中的鳊魚開始發力,連續三下鉆入深水。 不過,卸力和我已經調整好的彈力桿體卻一一化解了它的沖擊! 如此幾個回合,鳊魚終于耗盡了最后一絲力氣,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的水草上。 只有頭部兩側的鰓蓋在開合。 我見時機成熟,便俯身,雙手抓住它的鰓蓋,把它抓上岸了!
釣鳊魚餌時,切忌用力提起。 用魚控制器或小網來喂它們是最可靠的。
下午五點,一場小雨如期而至。 隨著這場小雨的到來,水中的溶解氧量急劇增加。 幾天來在陽光下呆滯的魚兒也有了食欲,成為了攝食最活躍的一天。 片刻。 在這個釣魚小高峰期間,我和路杰陸續釣到了魚,鳊魚、青筍也陸續被提出出水面。 我們看著對面釣魚的幾個釣友臉上都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時間慢慢地過去了,我和路杰站在這安靜碧水的岸邊,盡情地揮舞著魚竿,享受著路亞給我們帶來的興奮和快樂! 云水是一首山歌,在這里我們靜靜地聆聽她的水波、她的湖風、她的鳥鳴。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有點醉了……
- 上一篇: 魚缸里的水質反而不清了,原因是什么?
- 下一篇: 黑坑水庫老滑魚該怎樣調漂浮漂調目和釣
猜你喜歡
- 2023-11-12 黑坑水庫老滑魚該怎樣調漂浮漂調目和釣
- 2023-11-12 魚缸里的水質反而不清了,原因是什么?
- 2023-11-12 為什么鰱鳙變成很好釣的魚種之一了?
- 2023-11-12 為什么釣魚要用玉米呢?玉米作釣鯉魚的原因
- 2023-11-12 ?手竿釣黑魚,我只認4種活餌!!
- 2023-11-12 慈世堂:養魚也在風水上有七大忌諱!
- 2023-11-12 野釣大鯉魚需要的四個野釣心法,守得云開見
- 2023-11-12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浮漂,讓我們更容易釣到魚
- 2023-11-12 (釣魚技巧)周末玩兒海竿,不了解它的“好基友”爆炸鉤可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