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首先,由于氣溫持續下降,陽光在一些深水區不再容易穿透,水溫也不容易上升。 魚本能地游向氣溫較高的淺水區和背風向陽的岸邊; 而且隨著淺水區水溫的升高,浮游生物也十分活躍,因此也吸引了很多魚類來到這個“寶地”,正如魚諺所說的“秋釣邊”。 如果選擇河里水草稀疏、樹木倒伏、凹凸不平或者有其他障礙物的地方釣魚,你的漁獲會比其他釣點好很多,因為這些都是鯽魚樂于停留的地方。
想要獲得好的釣魚效果,釣魚技巧和餌料是密不可分的。 俗話說:釣技30%,餌料70%。 我們先從誘餌開始吧!
餌料的選擇
隨著深秋的到來,魚類更加積極地為立冬做最后的適應準備。 魚類對糖和蛋白質以及提供更多脂肪的高熱量食物的需求變得更大。
然而,簡單的腥味餌料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來滿足魚的食欲。 所以,餌料的氣味未必是吸引魚進食的法寶。 味道和熱量不足的餌料在冷風浪中是不討魚喜歡的。 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是秋季吃魚的首選。 既然我們知道了這一點,就不難考慮我們應該做什么了。
肉餌
秋季釣淡水魚首選肉餌是蚯蚓。 寒冷地區首選紅蟲。 當然,這是在小魚不上鉤的前提下。 如果你還想釣主要目標魚種。 餌料的選擇還是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 商業餌料此時有一定的優勢。 不過,餌料的腥味(更準確地說是“肉味”)仍然是最讓魚喜歡的。
普通誘餌
糧食作物產品仍然是鯉科大多數淡水魚的主食。 所以餌料中的谷物香氣是不能放棄的。 然而,某些油料作物(如大豆)的產品香氣可以使魚更加活躍。 大多數油料作物都含有豐富的植物脂肪儲備。 豆類種子中的蛋白質含量也驚人。
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對于人類、魚類和其他動物來說是極其有價值的營養儲備。 機械榨油后剩余的材料,先磨成粉末,然后炒香,以產生香氣。 這種香味對水下的魚也很有吸引力。 酒精誘魚劑在深秋和初冬會遇到小挫折。 原因是肥沃水域釣點的一些魚類會因水中存在大量微生物而死亡,尸體會逐漸腐爛,降解為果糖、氨基酸、乙醇、醛類等。 這時水中溶解度較高的生物降解物質如餌料中的糖、酒精等誘魚物質會對魚產生鈍化作用。 誘魚效果不如前一階段。 也許可以通過使用更高的濃度來解決。
水溫對食物攝入量的影響
大多數魚類的嗅覺可能比人類的嗅覺遲鈍。 但它的味覺遠比人類靈敏。 生活在一些被污染的水中的魚類對污染物的痛苦感受可能是人類難以想象的。 魚類作為冷血動物,其體溫僅比水溫高0.5至1攝氏度。 一旦遇到劇烈的氣溫變化,往往無法適應。 這時魚要么主動到溫度適宜的水層去。 或者只是默默地忍受,直到你體內的生理和化學機制改變到適合這個時候的溫度并開始采取行動。 在此期間,它們不會覓食或移動。
溫度穩定后。 只要底層水溫能夠維持在7至15攝氏度的范圍內,水體溫度和含氧量基本穩定,魚類仍然會主動游動覓食。 因為需要維持基本的體力,所以此時魚的活動幅度非常微弱。 此時漁民的釣機等硬件準備就應該以冬季釣機為主,以應對這樣的情況。
我們繼續說魚餌
當氣溫穩定在15度以上時,釣魚餌料仍以香餌為主,輔以少量“肉香”。 但要注意的是,動物蛋白含量較高。 此時魚口正常,此時釣組可以繼續進行避暑準備。 小魚比較少的地方,早晚可以用蚯蚓,中午可以用香餌。 如果最高溫度低于15度,可以使用一些腥味的餌料。
當然,在一些特定口味的餌料中直接添加蝦粉也是一個好主意,但數量一定不能太多。 我的經驗是,絕對不要在果香中添加魚腥味物質。 不然這一天你可能會兩手空空。 當一天的最高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濃濃的腥味就更受青睞,而谷物味餌料是腥味餌料的絕配。 某些中藥和香料類餌料口味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初冬時節,最好使用腥味濃或香味濃的餌料。
誘餌的狀態
餌料入水后的第一個因素就是迅速膨脹并開始霧化。 這是人人都知道的真理。 秋天的魚食欲旺盛。 但深秋初冬氣溫變化劇烈,魚的張口不能很大,將餌料吸進嘴里的力量很小。 此時要稍微調整餌料的霧化程度。 將較大的餌團拉入水中時,餌料的霧化一定要又快又好。
也就是說,餌料成分中蛋白纖維的含量要恰到好處,不能太多,留下的餌芯不能太大,塞不進魚的嘴里,要有一定的膨脹度。當拉動較小的誘餌球時。 以及持鉤性能,讓魚不會因為霧化的餌料更容易進入口中而放棄對鉤餌的興趣。
手部食品要求
開餌時要注意:
1、首先比熱的時候軟;
2、其次,不要過度揉搓;
3、第三,餌料盡量揉得細一些,有時還需要把餌料弄得更粘一些。
丸久的四季與黃鯽魚搭配時,用一點阿爾法21勾芡。 即使打開餌料,也需要擊打30-50次以上,使其變得粘稠,粘在手上,無法甩掉。 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如何配制這樣的餌料,完全取決于釣魚者的經驗。 即使你重復這里的話一萬遍,也很難總結出其中的經驗。 一種魚情是一種方法,最重要的是靈活運用。 雖然深秋的魚吃起來比較棘手,但小、輕、軟的三字經典還是可以用的。
關于設備
線組
我們來談談字符串設置的一些變化。 落繩組最初要求柔軟且堅固。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氣溫的變化,魚上鉤后的掙扎能力比夏季弱很多。 這時線組也應該更適合魚咬合較輕的要求。 可以使用較軟的螺紋。
一般來說,此時的魚竿應該選用比較軟的竿。 通常4/6或5/5交換是主流。 水溫的變化也會讓魚的吃餌動作更加微妙。 大魚鉤往往會在魚吸入餌料進入口中的那一刻暴露目標。 因此,釣鯽魚的魚鉤應設置在3.5號以下。 一般2號袖形鉤比較符合小鯽魚的嘴形。 釣鯽魚的子線長度根據魚的大小而變化。 100克以下的小鯽魚長約15至20厘米。 超過250克的應該在25-30厘米之間。 當然,這是戶外條件下的常見設置。
子線直徑設置一般為:150克以下的鯽魚,配備軟調手竿,子線在0.15號到0.2號之間。 鉤子為3號、4號展示鉤,鉤距為1.5鉤長。
300克以下的鯽魚:使用軟調竿時,子線可使用不超過0.3。 掛鉤尺寸可相當于4-5#袖鉤。 1.5至2個鉤的鉤距更為常見。
如果您使用的是中硬調竿,并且所釣水域中有其他較大的魚,也可以使用0.4-0.6號超軟子線。 鉤距可放大至2.5至3鉤。 當鉤距超過3時,浮標入水后的運動往往過于夸張或緩慢,開槍概率成倍增加。 釣底時不建議使用此方法。
主線的數量基本上比子線略粗0.8倍左右。 尺寸為 0.6 及以下的子線可與尺寸為 0.8 至 1.25 之間的主線一起使用。 0.8號可以使用1.2-1.5號的主線。 專釣鯽魚的原則是宜薄不宜粗。 當然,子線越細,所用的竿就越軟。
深秋時節,魚上鉤后掙扎的爆發力沒有以前大了,但耐力還在,釣魚者一定要耐心應對。 更何況你的細線軟棒也很弱。 細線的另一個優點是,細線在冷水中更敏感,而粗線往往非常強烈。 要么是吃餌的魚受到驚嚇,要么是線組反應信號僵硬、不準確,難以準確判讀浮標發出的信號。
浮點選擇
當談到選擇時,這是一個意見問題。 不過個人認為浮漂的選擇很簡單,考慮到魚口逐漸變輕的趨勢。 不要再使用那些厚模型的浮標了。 當釣點底部地形比較平坦,小魚非常活躍的時候,可以選擇細長的短腿軟尾浮漂。 如果氣溫比較低,冬釣浮漂最好用蘆葦制成,體細長,兩端呈尖紡錘狀,體積小,尾部堅硬。 這種標準形狀翻身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是落到釣眼后卻非常靈敏,對微弱的信號都能做出清晰的反應。 “,
我一般還會準備一個#2“一威”禿杉中短長硬尾浮標。 有時候,晴天氣溫升高,鯽魚就會浮起來。 深秋調浮標可以照常進行,但初冬則需要更加靈敏。 硬尾標準調整為5目,釣3目,或調整為6~7目,釣4~2目。 軟尾標可調節到3.5到2.5目,1目半到1目之間都可以釣到魚。 注意軟尾浮尾的弱滑。 當動作小于1目的且無明顯停頓時,就是魚吃餌的信號。
魚竿選擇
秋釣時,魚竿的選擇一定要有針對性,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魚的開口越來越差,竿子不能一味地促進釣快魚的硬調。 野釣時,應以3/7調性為主軸,線組之間和魚種個體差異之間要靈活變化。
魚竿的長短與水情、魚情、季節等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如果水岸比較陡,附近水體比較深,短竿近釣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遇到大面積的淺水區,使用較長的竿子探索更深的地方才是正確的做法。 深秋時節,冷空氣頻繁侵襲,風冷天氣下,魚類多躲在水草或避風海灣中。 遇到較遠的釣點,短竿操作往往效果不佳。 這是長桿發揮其威力的時候。 所以深秋初冬的釣友在出行時最好準備一套長槍短劍,這樣在近戰和遠程攻擊上都能各有長處,更能應對各種遭遇。平靜地。
深秋遇到寒冷天氣,魚兒不在淺灘、灘涂附近活動,大多集中在1.5米至2.5米左右的深度。 凡是水體上下層對流較強的地方,魚兒都會盡量避開。 因為身體無法承受這種折磨,所以水溫恒定、水流較小的地方往往是魚類的棲息地。 此類地方往往水下地形比較復雜,障礙物較多。
釣魚地點的選擇
有風浪時,在向陽面的靜水灣釣魚。 天氣好的時候,處處鮮花盛開,越深處收獲越多。 但鯽魚上浮的時候要小心。 天氣晴朗、溫暖的時候,如果水底沒有口,就離底釣。 半水釣魚,找到魚層就有收獲。 秋冬季的好釣點要根據釣魚者對釣點的了解來確定。 如果不了解漁場的情況,盲目出擊,即使按照書本、雜志、網絡媒體上重復一萬遍的公式,也有大半的機會釣到人。瞎的。
深秋時節,釣法硬件的準備已經屬于冬釣的范疇了。 但魚類的生理功能尚未調整以適應冬季氣候。 魚的生理狀態波動較大,好天氣往往很難找到好食物。 釣魚時只有主動掌握魚情、水情、天氣的關系,才能為豐收做好準備。 做好準備。
天氣影響
個人認為,無論陰天還是晴天,遇到以下三種情況都很難釣到好魚:
1.一是大風降溫天氣。 這種天氣我從來沒釣得好過,而且經常是靠近空軍。
2、二是溫差大的天氣。 當溫差超過12至15攝氏度時,魚兒會在中午游到水的上層。 即使去釣魚,也很難吃飯。 早晚魚兒會游到深水區避寒,往往釣不到。
3、第三天是晴天,有一層淡淡的薄霧。 這樣的日子往往摸不到魚,而且天氣忽冷忽熱。
希望大家出行前注意避開此類天氣情況。
猜你喜歡
- 2023-11-10 (釣魚技巧)秋季釣鳊魚的好時機,你知道嗎?
- 2023-11-10 七彩神仙魚 魚缸中的養魚,你了解多少?(內附養魚技巧)
- 2023-11-10 (釣魚學堂)化學實驗基本知識,你知道嗎?
- 2023-11-10 教你三大垂釣技巧,學會讓你漁獲滿滿魚護都裝不下
- 2023-11-10 六角恐龍不能和熱帶魚養在一起的墨西哥嗎
- 2023-11-10 水深僅1米水域釣草魚還有必要釣浮嗎?
- 2023-11-10 冬釣鯽魚,只要掌握十條,就不難獲得豐收
- 2023-11-10 (釣魚技巧)水庫釣草魚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 2023-11-10 紅蟲怎么掛鉤容易上魚,紅蟲掛鉤法直接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