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新達商務區位于渭南市中心。 擁有商戶千余家,是渭南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新大商務區包括市、區級企事業單位、維維型央企以及大量從事服務業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制度復雜,人員構成多樣,價值取向多樣,黨建工作千差萬別。 特別是小微非公經濟組織中,老板和普通職工工作量大、流動性大,黨建工作難以深入開展。 一些已建立黨組織的單位和非公有制企業只知道關起門來搞黨建,與其他企業、單位的互動很少,形成黨建的“孤島效應”。 商圈黨建氛圍不濃厚,黨組織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明顯的。 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區按照中央、省、市三級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精神,“深刻把握城市基層黨組織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著力“夯實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探索商務區黨建工作”,2017年11月,我們探索建立商務區黨建服務站——新達商務區黨群服務站中心。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商圈黨群關系更加融洽,黨組織的作用逐步凸顯,黨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明顯好轉,商圈黨建氛圍日益濃厚。
主要做法
一是全面調研,找準工作目標。 選拔15名高素質、有能力的干部,用10天的時間,通過入戶走訪、發放問卷、建議等方式對商圈進行調研,重點針對非公有制企業和有固定地點的個體經營店。 現有職工3300余人的企業241家,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2個,企事業單位黨組織4個,黨員94人。 其中,黨員占職工人數的3%,非公有制企業黨員占比不足1%。 商圈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從業人員以80后、90后、高中及以下學歷為主。 還有一個大型高端社區,有2200多戶、約8000人。 從商圈構成來看,黨群服務中心的服務主體以企事業單位、黨員甚至普通職工和居民為主。 由此,中心確定了“服務商圈、服務黨員、服務員工”的工作宗旨,并在前期走訪調查的基礎上,初步建立了黨員服務站、綜合服務站等功能站。服務站為商圈黨員提供黨內服務。 知識講解、黨員關系轉移等黨建服務,以及稅務、工商業務等咨詢服務。
二是深入研究,完善服務功能。 認真學習中央、省、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精神和非公黨建相關先進經驗,組織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到成都參觀學習,引入“共享活動室”和“溫暖黨建”、“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等先進理念。 新建共享空間,布置黨建活動墻,解決黨組織無法建設黨員活動室的后顧之憂; 新建心愿墻、回音墻,將黨員活動與輿論聯系起來,聯系黨員與群眾; 新設立了創客空間、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等,為黨群服務中心下一步功能拓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設計了更加詳細的需求調查問卷,重新審視商圈企業、黨員、員工的需求,健康教育、食品安全、勞動保障、公共租賃和廉租住房等增加了政策咨詢和部分業務處理。 服務。
三是完善機制,促進融合發展。 做好黨群服務中心工作,必須有一支過硬的隊伍。 在多方協調的基礎上,我們成立了以街道、鎮黨工委副書記為組長,組織員為副組長,社區書記為組長的領導組織,相關工商稅務站站長為成員,形成了領導支持、黨建落實、政策服務站的良好格局,為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打破沒有專職崗位和人員的被動局面,由組委會成員負責服務中心的日常工作。 該機構的一名官員被確定為永久職位。 每月輪流培訓兩名社區副書記,并組織計生、工商、民政等相關業務部門進行培訓。 股辦派出一名干部定時服務,保證黨群服務中心的工作力量。 同時成立了職能黨總支——新大商圈黨支部,由華潤萬家、豐澤實業有限公司等商圈非公支部和活動中心組成增設分店是為了解決商圈尚未設立的問題。 黨組織為企業黨員提供了“落腳點”。 商務區企事業單位與商務區黨組織建立共駐共建關系,共同為商務區一體化發展作出貢獻。
四是加強管理,規范非公黨的建設。 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對商圈內企業進行深入走訪,對企業和門店性質、員工人數、經營狀況、黨員人數、黨組織設置等做到“五清”。 按照“成熟一個、形成一個、鞏固一個、完善一個”的建立原則,幫助符合成立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建立黨組織; 黨員人數不足3人的,掛靠就近黨組織,選派熟悉黨務知識、企業管理黨員擔任企業黨建指導員; 對沒有黨員的非公有制企業,30人以上的為工作重點,并指派黨建指導員進行專題指導。 ,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 印發符合非公企業黨建任務清單,嚴格落實“活動一號”要求,定期組織黨員集體會議、黨員志愿服務等,逐步規范組織生活獨立設立的黨組織。
五是聯合舉辦活動,凝聚黨建力量。 在召開座談會征求商圈業主代表、商圈黨組織書記和社區工作者意見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商圈黨員、員工的年齡特點和商圈商戶的營業時間,選擇營業淡季或營業高峰時間。 、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邀請商圈企業黨員、員工參加。 先后組織“共建繁榮和諧商圈,共享發展美好成果”慶祝元宵節、“凝聚青春力量,支持商圈黨建”讀書比賽等大型活動,吸引了20多家企業單位、近百名黨員和員工參加,并吸引了周邊居民和員工500余人觀看。 不僅為商務區黨員、員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也加強了商務區黨組織與企業的聯系,進一步擴大了商務區黨建的影響力,促進了商務區的和諧。和繁華的商業區。
六是以身作則,以身作則。 根據“評星晉級,爭雙實力”活動評價,按照“強黨建、強發展”、“雙實力、六好”的標準,商圈優秀黨組織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示范模型。 按照標準化建設,對其硬件建設和軟件數據升級改造提供指導和支持,進一步提升黨組織綜合實力,使示范點突出、可見、有講述性、可信性、可學習性。 華潤萬家渭南黨支部作為商圈優秀企業黨支部,在黨群服務中心指導下積極創新黨建機制,通過黨建建立了三梁(梁身份)制度引導、黨員示范、大家參與。 、突出責任、突出承諾)、第二力(戰斗力、執行力)、第一閉環(PDCA的閉環管理:計劃、執行、考核、評價)作為黨建工作機制的內容,支持通過黨建+先鋒、黨建+服務,在推動企業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企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商圈其他企業樹立了標桿和典范。
工作效率
一是“雙覆蓋”質量顯著提升。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我們吸引了28名優秀青年員工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10名青年員工被確立為積極分子,3名優秀骨干光榮加入黨組織,我們已幫助3家企業獨立建立黨組織。 圈內有能力組建的企業自主組建率達到70%以上; 普惠性政策宣傳覆蓋了最小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個體戶,解決了因人手不足而“抓大放小”的問題。 同時,通過“一對一”指導、月度工作例會等制度,各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組織的凝聚力不斷增強。 2018年7月,華潤萬家渭南店黨支部被評為區級優秀黨組織。 書記姜凱同志被市委評為全市“三創三增”誠信經營先鋒。 3名業績突出、發展潛力大的高學歷技術骨干被黨組織確定為發展對象,黨組織影響力不斷擴大。
二是非公有制企業社會責任意識顯著增強。 在商務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指導下,各黨支部繼續發揮政治引領作用。 企業參與街道社區建設、志愿服務、組織公益活動回饋社會的積極性顯著提高。 2018年6月1日,華潤萬家渭南黨支部邀請旗下貧困村21名留守兒童,以“感恩黨回饋社會、關愛兒童”為主題,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兒童節。 ”。 這一天,支部黨員陪孩子們看電影、吃美食、做游戲、送上書籍、甜點等禮物,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黨的溫暖,也培養了黨的風采。會員們的奉獻意識,在商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更好的反應。
三是黨的建設聯動格局逐步形成。 黨群服務中心始終致力于調動商圈各方力量,統籌各方資源。 通過組織文藝演出、演講比賽、讀書會、集體黨日活動、集體志愿服務等方式,積極建立開放互聯、互動環節,組織團結商圈內企業和黨組織,逐步打造聯合活動走向資源共享,在開放過程中促進共地共建、聯動互動。 目前,商務區黨群服務中心依托商務區企事業單位的力量渭南臨渭,開展了多項法制、文化、衛生等活動。 初步形成了黨組織領導、各部門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相互配合、積極參與的體系。 在治理工作格局中,火花逐漸聚集。
體驗啟蒙
一是吸引年輕人,實施活動創新。 商圈在經濟繁榮的同時,也吸引了大量年輕人。 作為年輕人,他們思維活躍,不喜歡墨守成規,不愿意接受傳統黨建的“政策填鴨式”。 這就需要識別他們的心理特征,設計一些新穎的、能夠展示自己的活動,并充分利用新媒體來宣傳和吸引他們加入。
二是抓好非公黨建,聚焦“企業發展”。 無論是開展黨建工作,還是組建黨組織,都要結合企業情況。 活動必須與企業經營發展相結合,促進工作,不搞“兩張皮”; 黨組織的設立必須遵循“有利于黨組織活動、有利于加強黨員管理、有利于生產經營”的原則,靈活設置具體要求、組建模式、推進流程和方法而不訴諸“一刀切”。 組建黨組織的目的是加強對黨員的管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有效性。
三是聚焦薄弱環節,堅持宣傳開路,用典型引領。 當大局落后的時候,我們不能同時刮胡子和刮眉毛。 我們要有“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意識。 要在商務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中重點抓1-2個示范點,打造可學、可看的典型,加大企業黨組織“以黨為中心”典型案例宣傳力度。建設促發展”,為其他企業和各方樹立榜樣。 組織樹立標桿、旗幟,不斷激發競爭意識,鼓勵企業跟風、跟風,形成你追我趕、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不斷提高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正確認識,消除對黨建工作的疑慮。 的防御抵抗。
四是抓好區域黨的建設。 只有共同發展,才能燎原。 田野里,星星之火是看不見的,但星星之火連成一線,必能燎原。 區域黨的建設不僅要抓示范點,更要抓好整體工作。 要聚集商務區各類黨組織力量,協調整合商務區資源,形成組織優勢、服務資源,最大限度發揮服務功能。 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規模化發現,充分發揮黨建和黨建的引領作用。 影響。
猜你喜歡
- 2024-02-15 渭南臨渭 關于對全區部分公共場所實行3天臨時性管控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