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張俊海 解放軍306醫院神經外科
戰艦水母(Physalia physalis)是溫水物種,是虹吸水母的一種。 它有一個淡藍色透明的囊狀浮體漂浮在水面上。 它的前端尖,后端鈍,頂部呈背峰狀。 其形似僧帽,故名僧帽水母。 由于其膀胱狀部分酷似16世紀的葡萄牙軍艦,因此又被稱為葡萄牙戰艦。 雖然軍艦看起來像水母,但實際上它是一個包含水螅體和水母的群落。 每個個體都高度專業化,彼此緊密相連,無法獨立生存。 以其漂浮的習性和極其痛苦的刺痛而聞名。 軍艦水母棲息在熱帶海洋,過著浮游生活。 常被風吹到海邊或隨海流移動,以微小生物和有機物為食。
戰艦水母的魚鰾可以使其漂浮在水面上。 魚鰾長9-30厘米,在水面可伸展至15厘米。 它們向魚鰾中注入氣體,魚鰾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高達 90%。 軍艦水母為了生存而保持魚鰾濕潤,因此它們經常輕微翻身以保持魚鰾表面濕潤。 為了保護魚鰾免受攻擊,它們可以將魚鰾稍微放氣,讓它沉入海底。 魚鰾下有長長的觸手,長達22米,平均長度10米。 觸手上有充滿毒素的刺細胞,可以殺死小型海洋生物,例如魚和蝦。 觸手上的收縮細胞將獵物引導到負責消化的息肉處。 這些息肉包圍食物并通過分泌分解各種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酶來消化食物。 軍艦水母體型中等,身體較大,有浮力,末端略尖,呈兜帽狀。 其長度約為100毫米。 浮游的鰾體下方懸掛著許多植物體、大小不等的手指狀體、長短不一的觸手和樹枝狀的生殖體。 浮袋上有一個發光膜冠,可以自行調整方向,借助風像帆船一樣漂浮在水面上。 浮囊體是一個氣泡狀的囊,有縱隔,囊內壁有特殊的氣腺。 它能分泌氣體(含>70%氮氣、20%氧氣、0.5%二氧化碳、nds%一氧化碳)并具有漂浮功能。 植物體呈葫蘆狀,有嘴,基部有分枝觸手。 它負責進食、營養和消化。 指狀體與營養體相似,但沒有嘴。 基部的觸手不分枝,具有感覺功能。 生殖體是由生殖枝產生的類似葡萄的生殖體簇,執行生殖功能。 其中,植物體、指狀體、生殖體均懸浮在浮鰾體的腹面上。 研究表明,淺藍色的浮鰾顏色可以有效防止太陽紫外線的傷害。
軍艦水母生活在海平面上,一部分像帆一樣漂浮在水面上,其余的則在水下。 它們不能發電,也不能隨風、水流和潮汐移動。 它們生活在大西洋的熱帶水域,有時在芬迪灣和更北的赫布里底群島。 他們經常光顧南非東海岸夸祖魯-納塔爾省的海灘和開普敦南海岸。 據報道,它們也出現在地中海,包括西班牙海岸和科西嘉島。 戰艦水母的浮力膀胱有一個發光膜冠,可以自行調整方向,借助風力漂浮在水面上。 軍艦水母是一種浮游腔腸動物,一生都群居。 他們的社會分工也相當明確,效果非凡。
一種能與軍艦水母共生的小魚,被稱為“軍艦魚”。 這種魚隱藏在戰艦水母的觸手中來躲避掠食者,因為戰艦水母是大多數海洋掠食者無法觸及的。 。 但也有不怕死的人。 軍艦水母的天敵是一種叫做紅海龜的海龜。 這種生物最喜歡戰艦水母,對毒液有天然的免疫力。 當紅海龜吃掉軍艦水母時,它總是有毒的。 它與觸手一起被吞噬。 雖然有時候紅蠵龜的眼睛會因為被觸手蟄而腫起來,但也僅此而已(大多數時候,紅蠵龜都會閉上眼睛)。 軍艦水母經常與多種海洋魚類生活在一起,包括小丑魚和鲹魚。 小丑魚可以在軍艦水母的觸手之間自由活動,可能是因為它的粘膜不接觸帶刺的細胞。 這些魚受到軍艦水母的保護,它們會吸引軍艦水母賴以生存的其他小魚。
主要危險因素
戰艦水母
軍艦水母的殺手武器是它的觸手。 戰艦水母的微小觸手可以達到9米長,所以很多游泳者看到戰艦水母時已經來不及躲避了。 軍艦水母分泌的致命毒素是觸手上的微小刺細胞。 雖然單個刺細胞分泌的毒素微不足道,但數千個刺細胞積累的毒素卻與當今世界上任何毒蛇一樣強大。 軍艦水母分泌的毒素是神經毒素。 隨著時間的推移,毒素的作用逐漸增強。 除了承受劇烈的疼痛外,傷者還會經歷血壓突然下降、呼吸困難、意識逐漸喪失、全身休克,最后因肺循環衰竭而死亡。
代表性案例
戰艦水母
1964年,退休商人克萊曼在游泳時不幸被戰艦水母蜇傷。 盡管他竭盡全力逃回海灘,但還是昏迷不醒。 盡管醫生竭盡全力搶救,但還是沒能起死回生。 一位科學家曾經在水下被戰艦水母蜇傷。 被送往醫院后,他感到全身火辣辣的疼痛,并陷入休克狀態。 幸虧搶救及時,才保住了性命。
一對熱愛環游世界的美國夫婦埃里克和安吉拉在墨西哥灣游泳時也未能幸免于戰艦水母的襲擊。 安吉拉不幸受傷。 慶幸的是,她的傷勢較輕,救治及時,所以沒有生命危險。
2000 年,被這種軍艦水母蜇傷的游泳者中有 68% 死亡。 32%的幸存者中有相當一部分因此致殘。 極少數幸運者能夠逃離這種“水母”的魔掌。 軍艦水母的毒性非常猛烈,任何人被蜇傷都會出現可怕的癥狀。 就像鞭子留下的疤痕一樣,它們會永遠存在。
2008年8月13日,英國海岸遭到劇毒戰艦水母的入侵。 聚集在英國海岸的軍艦水母是隨著反季節季風從加勒比海漂流過來的,目前已發現的共有19只。 一名7歲男孩在海邊玩耍時被軍艦水母蜇傷腿部,父母趕緊將他送往醫院。 目擊者稱,男孩遭到襲擊后痛苦地尖叫。
危害處理
戰艦水母
一旦被軍艦水母蜇傷,及時救助是生存的第一要務。 一般來說,受傷后應立即遠離軍艦水母所在海域,盡快登船或登陸。 然后按照以下步驟操作:使用干凈的毛巾或戴上手套去除皮膚上任何可見的觸手。 小心不要徒手處理傷口。 此外,要小心處理不當,可能會將刺細胞進一步推入皮膚。 用大量清水或鹽水反復沖洗; 如果眼睛受傷,請用大量溫和的水沖洗眼睛至少 15 分鐘。 如果沖洗后出現視力模糊或持續流淚、疼痛、腫脹或畏光,請咨詢醫生; 如果持續出現瘙癢或皮疹,可使用1%氫化可的松軟膏,每日四次; 如果可能的話,將受影響的區域浸泡在醋中,以幫助洗掉刺細胞。
英國海洋環境保護協會的專家建議,在海灘游泳的人們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因為軍艦水母通常呈亮紫色或藍色,就像漂浮的氣球或絲帶。 兒童更容易受到戰艦水母的攻擊,因為這些生物看起來非常美麗,誘惑人們觸摸它們。
猜你喜歡
- 2023-11-26 江陰“長江第一鮮”刀魚:農諺有“春潮迷霧出刀魚”
- 2023-11-26 長江刀魚天價之問:萬元菜價背后是慘痛生態代價
- 2023-11-26 全球最恐怖的“僧帽水母”,長得也像水母
- 2023-11-26 網傳煙臺牟平海域出現劇毒水母專家:不能稱為海蜇
- 2023-11-26 信陽平昌關鎮共同推進移民安置點建設工程
- 2023-11-26 長江刀魚 生殖洄游中的五種常見種類,你知道嗎?
- 2023-11-26 僧帽水母:海洋里最致命的殺手--水螅
- 2023-11-26 世界上毒性最強的六種水母,你知道嗎?
- 2023-11-25 (漲姿勢)前打釣法是人找魚,說白一點就是人家遛狗我們遛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