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喜愛你的生活
遠離有毒水母
如果你不認識我,就來認識我吧。
海洋中大約有 2,000 種已知的水母。 它們大多數都是有毒的。 水母的觸手和嘴、腕上有大量的刺細胞,里面含有毒液。 主要成分是類蛋白、肽和多種有毒酶。 如果我們不小心接觸到這些有毒的水母,它們的刺細胞會刺入皮膚,引起皮疹、紅腫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世界上最毒的六種水母。
第六毒
- 黃金水母/海蕁麻水母-
海蕁麻水母(屬:Chrysaora)
海蕁麻水母(金水母屬)是一群擁有傘狀金色王冠、長長飄動的觸手的水母的總稱。 目前已知有15種。 比較有名的是金黃色到棕色的太平洋蕁麻水母(也叫太平洋金水母)和深紫色到黑色的鬼金水母。 它們看起來非常優雅夢幻,而且體型非常大,頭部直徑有一米多。 大多數個體的傘直徑約為半米,觸手可長達5-6米。 這些水母游泳能力不強。 除了擠壓傘冠產生一點推力之外,它們基本上只能隨水流漂流。 它們以其他水母、甲殼類動物和浮游動物為食。 因為它們無法追逐獵物,所以它們張開觸角。 它形成一張網,任何觸手可及的食物都會被它捕獲并送到它的嘴里。 雖然人類不小心觸碰它們不會死亡,但也會出現劇烈的腫脹和疼痛。
第五毒
- 獅鬃水母 -
獅鬃水母 (Cyanea capillata)
獅鬃水母可以說是水母中的巨人。 它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水母。 其顏色為黃棕色,體越大顏色越深。 它們密集的觸手類似于獅子脖子上的鬃毛,因此得名。 它的頭部直徑可達2米。 傘冠分為8個閥門。 每個閥門有70-150個觸手,總共多達1200個觸手。 觸手布滿有毒的刺細胞,最長可達50米。 。 數據可能不足以說明獅鬃水母有多大,所以看一下旁邊潛水員的對比圖。
獅鬃水母出現在較冷的水域,如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北極水域。 它們很少出現在有人類活動的地方。 這絕對是一件好事,因為獅鬃水母的毒性足以導致死亡。 它們觸手上的刺細胞內的毒針和含有毒液的囊,當觸手纏繞人時,可以刺入皮膚,引起皮疹、紅腫、刺痛,甚至呼吸困難、昏厥、休克,甚至死亡。 當獵物接近時,獅鬃水母的刺細胞迅速釋放出毒液,被螫刺的獵物往往會麻痹而死。 然后,獅鬃水母用觸手緊緊抓住獵物,用傘下的息肉將其吸食。 每個息肉都能分泌特殊的酶,快速分解獵物中的蛋白質,并在腔腸中消化。 。
第四毒
- 月亮水母 -
月亮水母 (Aurelia aurita)
月亮水母屬于腔腸動物門(Scyphozoa)——信號目(Semaphora)。 目前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
月亮水母是典型的漂流水母。
月亮水母無色透明,呈圓盤狀,直徑約10至30厘米,身體98%是水。 漂浮時,外降落傘向上,下降落傘向下。 下傘中央有一個方口,四個角各有一個下垂的口腕。 四個馬蹄形性腺是粉紅色的。
嘴和手腕上有許多刺細胞,可以釋放刺絲麻痹小型無脊椎動物,然后將其吞入口中,通過口腔進入胃。 胃較大,突出成4個胃袋。 食物消化后,通過放射管輸送至全身,不消化的殘渣仍通過口腔排出體外。 呼吸和排泄都是通過與水接觸的體表進行的。
和許多水母一樣,月亮水母看起來像是水螅體和水母在水面上的交替形態。 雄性水母排出精子后,通過雌性水母的口進入傘狀生殖器官,與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從母體口中排出。 受精卵在水中漂浮一段時間后,形成浮游幼蟲; 幼蟲體表有無數纖毛,供游泳用。 它們是浮游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蟲附著在固體基質上后,發育成息肉。 當營養充足時,水螅體通過出芽(無性繁殖)產生盤狀體,然后發育成成熟的水母體。
第三毒
- 戰艦水母 -
葡萄牙 Man o' war(酸漿)
軍艦水母也被稱為“葡萄牙軍艦”。 它們的名字來源于像戰艦或戰艦一樣漂浮在水面上的直立部分。 它們特殊的身體結構使它們漂浮在海洋表面。 它們的地理分布主要受洋流和風的影響。 分布于大西洋熱帶海域,有時被風浪帶到海灘。
它們的“帆”通常長9-30厘米,高可達15厘米。 軍艦水母的身體結構非常有趣。 它們實際上并不是單一的水母個體,而是由三種水母和四種水螅體組成的水母。 組成的集合。 各部分各司其職,負責攝食、防御、繁殖等不同功能。 水面上的部分就是負責漂浮的“浮鰾”。 這個浮囊與虹吸管相連,可以調節內部氣體體積。 ,遇到威脅時可以迅速泄氣并沉入水面以下。
這種看起來很夢幻的水母每年夏天都會在澳大利亞造成數以萬計的人類蜇傷。 它們的觸手上布滿了有毒的刺細胞,可以立即麻痹獵物。 當皮膚接觸它們時,它們會感到劇烈的疼痛,也可能會出現。 紅色蜇痕。 嚴重時,毒素會滲透到淋巴結甚至神經系統,引起發燒、頭暈、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死亡。 如果有一天您在海灘上遇到一只死去的戰艦水母,請不要害怕觸摸它。 那些折斷的觸手或者死去的水母幾天之內仍然帶有毒素,仍然可以蜇人!
第二毒
- 伊魯坎吉水母 -
伊魯坎吉水母
伊魯坎吉水母是世界上最小的水母之一,整個身體只有約1立方厘米,但它們是一種劇毒的箱形水母。 迄今為止已發現16種伊魯坎吉水母。 另外,它們體型嬌小,幾乎透明,因此很難在海水中找到它們的蹤跡。 如果你不小心觸碰它們,你就會被擊中。 它們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周圍海域。 三個月內,已有五名游客死于這種小型且劇毒的水母毒物。
伊魯坎吉水母幼蟲的毒性遠低于成蟲。 成年水母的少量毒液會導致頭痛、惡心、嚴重的肌肉痙攣和血壓升高。 只有抗組胺藥和降壓藥才能控制體內炎癥。 這種反應被稱為“伊魯坎吉綜合征”。
第一毒:毒王
-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 -
海黃蜂水母 (Chironex fleckeri)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無疑是水母中的“毒王”,也被稱為海黃蜂。 它們生活在澳大利亞、新幾內亞、越南和菲律賓海域,喜歡晚上停留,白天出來。 它們的觸手正常情況下是縮回的,長約15厘米,狩獵時可延長至3米。 箱形水母最致命的是這些觸手,觸手上覆蓋著含有神經毒素的刺細胞。 ,當人類的皮膚接觸到它們的觸手時,就會變成——
警告: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
當澳大利亞箱形水母被觸碰時,它會立即激活刺細胞中的“毒針”,將毒素刺入皮膚,引起劇烈疼痛和刺痛。 如果過多的神經毒素注入人體皮膚,會造成心臟和神經組織損傷,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在2-5分鐘內導致死亡。
所以,朋友們,珍惜生命,遠離水母。
特別感謝▽
海洋生物學家胡薇薇
猜你喜歡
- 2023-11-26 僧帽水母:海洋里最致命的殺手--水螅
- 2023-11-25 (漲姿勢)前打釣法是人找魚,說白一點就是人家遛狗我們遛蝦
- 2023-11-25 甲魚苗多少錢一只,怎么挑選優質的呢?
- 2023-11-25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湄公河巨型鯰別稱
- 2023-11-25 世界上最大的章魚:北太平洋
- 2023-11-25 釣魚人釣黃顙魚配備釣具和用餌的經驗
- 2023-11-25 三友創美魚糧哪款好我是一家水族用品的商鋪老板
- 2023-11-25 陽澄湖大閘蟹為什么成為著名品牌,得天時地利、人和為三要素
- 2023-11-25 凡非在阿里巴巴供應三元系列,驚艷系列魚糧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