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這條看起來可愛的魚是不是很可愛呢? 這是海里最大的魚。 因其可愛的外表和圓圓的眼睛而被很多人所熟知。 也因為這種魚特別喜歡曬日光浴,所以公眾見到它的次數比較多。
網上有一個關于“翻車魚的怪異死法”的笑話:“據說翻車魚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它有很多愚蠢的死法:
1、陽光過多導致翻車魚被曬死;
2、水中的氣泡進入眼睛,導致翻車魚應激死亡;
3、海水的含鹽量使翻車魚的身體留下斑點,導致翻車魚因撞擊過度而死亡;
4、翻車魚感覺自己會和前面游過的烏龜發生碰撞,壓力過大而死;
5、翻車魚因附近朋友死亡而受到過度沖擊而死亡;
6、翻車魚死了,因為附近的朋友死的時候,附近的朋友受的打擊太重了,所以它也受了太重的打擊,一起死了……
甚至有網友猜測,這種可愛又可愛的生物一定是處女座。 有人擔心翻車魚可能喝了太多水,以為它會浮腫而死,結果卻因為太緊張而死了……
有人說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 我只想說翻車魚死的樣子太可愛了。 完全沒有道理,而且其實有相關證據證明這些所謂翻車魚的死法是假的。
文章開頭我們來辟謠吧~翻車魚雖然喜歡曬太陽,但其實它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比較深的水中度過的。 翻車魚之所以經常出現在水面上,是為了提高體溫,并尋求海鳥的幫助來清理皮膚上的寄生蟲。
翻車魚不會被太陽曬死。 在英語中,翻車魚被稱為Ocean Sunfish。 因為人們經常看到它們躺在海面上享受“日光浴”,所以被稱為“翻車魚”。 如果他們曬日光浴,他們就會死。 ,他們不會找死,因為他們喜歡曬日光浴。
翻車魚的精神狀態非常脆弱,沒有任何證據,科學界也沒有證據表明翻車魚是因為“壓力過大”或“過度撞擊”而死亡。
那么,氣泡會進入翻車魚的眼睛嗎? 翻車魚沒有眼瞼,就像一個完全封閉的結構。 氣泡無法進入翻車魚的眼睛。
翻車魚是一種壽命很長的魚。 根據養殖研究模擬的生長曲線,預計翻車魚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長到3米的體長。 因此,拋開翻車魚能否感受到“情緒壓力”和“過度打擊”,對于這種長壽的魚來說,還是應該具備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此外,擔心眼睛里有氣泡、擔心鹽腐蝕在身上留下斑點、因心理素質差而死亡等調侃,也正是出于人們對這種可愛生物的喜愛。
盡管這些笑話引起了人們對翻車魚的更多關注,但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些龐然大物面臨的真正危險。
在海面曬太陽時,翻車魚有時會傾斜身體,甚至翻滾。 盡管外表笨拙,翻車魚有時也會躍出海面。 它們長長的背鰭切開水面,經常被誤認為是鯊魚。
▲一些潛水員下海拍攝準備上岸曬太陽的翻車魚。 翻車魚行動笨拙,不善于游泳,經常被海洋中的其他魚類和海洋動物吃掉。
雖然體型巨大,但翻車魚卻沒有海洋霸主的霸氣和威嚴。 除了被海獅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捕食和欺負之外,微小的寄生蟲也是它們一生都無法擺脫的麻煩問題。 各種形狀的寄生蟲不僅在厚厚的皮膚表面,而且在眼窩和口腔中也經常可見。 為了擺脫這些吸血鬼,翻車魚需要時不時地來到淺水區的“清潔站”,尋求海鳥和清潔魚類的幫助。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形狀最奇特的魚類之一。 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一個大碟子。 魚的身體和腹部都有長而尖的鰭,但尾鰭幾乎不存在,使它們看起來像是從背部被切掉的一塊。
翻車魚的成長史就是一部被欺負的血淚史:小時候,它們缺乏母愛,個子太小。 即使成群聚集,也時常受到各種掠食性魚類的騷擾。 金槍魚、鲯鰍等都視其為美味佳肴。 。
雖然成年后它們體型驚人,但缺乏足夠的自衛和逃生技能。 因此虎鯨、鯊魚等大型海洋食肉動物不會放過它們。 海獅有時甚至以捕獵翻車魚為樂。
翻車魚名字的由來:
翻車魚又名翻車魚、曼波魚、翻車魚,是一種大型肉食性海洋魚類,體長可達3至5米。 至于為什么叫翻車魚,是因為它們都是翻身,側著游的。 它們之所以翻身,是因為它們也喜歡曬太陽,把肚子暴露在外面更舒服。
翻車魚看上去沒有尾巴,好像只能浮在水面上,但實際上,翻車魚喜歡逆流而上,甚至可以達到每小時3.6公里的速度。 這速度實在是太嚇人了,你們都覺得翻車魚很可愛。 呢絨? 萬一碰到了,那就嚴重了!
大家流傳的“翻車魚各種奇怪的死法”,或許只是出于對這種可愛生物的喜愛。 不過,翻車魚的成長過程中,確實經歷了各種困難和坎坷。 從一個受精卵成長為一個噸重的大人物,并不容易。 甚至可以說是僥幸。
翻車魚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多產的脊椎動物。 1.37米長的雌性翻車魚的卵巢中可能含有大約3億個卵。 翻車魚雖然產卵能力很強,但成活率不高。 很大一部分卵因不孕而死亡,受精卵也可能因大魚捕食或海洋條件不佳而死亡。
能夠生存并成年的人很少。 這是它們正常??的繁殖方式,不會造成整體減少。 運氣好的話,卵孵化成幼魚并逐漸長大,但它們的生存仍然受到大型魚類、海獸的捕食和人類拖網捕撈的巨大威脅。 翻車魚最終長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近年來,翻車魚的數量呈快速下降趨勢。 這并不是因為它們各種奇怪的死亡方式,而是因為人類的行為。
翻車魚不是重要的商業魚類,通常不是商業漁業的目標。 然而,它們是漁業中典型的兼捕受害者。 南非金槍魚延繩釣漁業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每年每1000個魚鉤誤捕翻車魚0.08至0.29條,當地每年使用此類魚鉤160萬至270萬個。 在一些拖網和刺網作業中,翻車魚甚至成為主要的副漁獲物。
翻車魚的身體呈橢圓形。 瑞典博物學家林奈將它們比作石磨,這也是它們的拉丁文名稱 Mola 的由來。 日本人將翻車魚稱為曼波魚,也許是因為翻車魚游泳的方式。 看起來就像是在跳曼波舞; 由于它經常在水面上曬太陽,所以英國人和美國人稱其為翻車魚; 法國人則恰恰相反。 他們稱太陽魚為月亮魚。 原因是:翻車魚周圍閃爍的熒光就像夜空一樣。 如同冰冷的月光。
翻車魚在分類上屬于翻車目,所以也稱為“翻車魚”。 現存物種僅有4種。 常見的翻車魚和翻車魚數量較多,而矛尾翻車魚和斑點長翻車魚則相對較少。
▲普通翻車魚和瀉湖翻車魚
▲斑點翻車魚
▲矛尾翻車魚
翻車魚(翻車魚)、河豚、刺河豚等都屬于翻車魚目。 大約8000萬年前,翻車魚科就與翻車魚科或刺魚科的魚類分化。 今天,翻車魚科有三個屬。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現存有四種。 翻車魚屬的普通翻車魚和翻車魚是海洋中最常見的; 雙齒魚屬的矛尾翻車魚相對罕見,其特征是其突出的矛狀舵鰭。 長太陽魚屬的斑點長太陽魚則更為特殊:它們體型較長,布滿美麗的花紋,而且體型相對較小,最大長度不超過1米。 然而,根據日本魚類學家最新的DNA分析,發現翻車魚屬中存在一個新物種——牛翻車魚。 目前,翻車魚瀉湖的分類是否恰當,正在重新研究確定。
在美國,每年夏天,大量未成熟的翻車魚會隨著溫暖的洋流抵達蒙特利灣。 加州海獅已經在這里等候多時了。 它們攻擊翻車魚的鰭,然后將失去知覺的翻車魚翻倒。 魚像飛盤一樣被拋出水面,最終與海鷗一起享受盛宴。
但這還不是全部——除了要接受各種捕食者的考驗之外,翻車魚還要承受人類的威脅。
在新聞中,我們經常看到“巨型海怪”在某處被捕獲。 這些“巨型海怪”大多是翻車魚。 由于翻車魚成群活動,數十條翻車魚經常被各種人類網一起捕獲,這使它們成為遠洋船只上常見的兼捕物種。 翻車魚雖然不是典型的經濟魚類,但常常成為一些拖網和刺網作業的主要受害者,這也是近年來其種群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里》中,一個魚叉手說過一句名言:“如果把它放在鍋里煮,鍋就尷尬了!” 這句話指的是翻車魚。 翻車魚厚厚的皮膚可以保護它不被世界各地的人吃掉,而且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捕獲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 但也有例外。 在中國臺灣,一直有吃翻車魚的習俗。 人們會剝開厚厚的皮,吃掉他們的腸子。 名菜“炸龍腸”以翻車魚的腸子為主料。
盡管命運多舛,翻車魚至今仍未滅絕,這要歸功于它們強大的繁殖能力。 雌性翻車魚被稱為魚類中的生產冠軍。 它們在繁殖季節可以產生大約3億個卵細胞。 雖然能受精的魚卵數量有限,最終能成活的幼魚只有30條左右,但數量仍然非常多。 大量。
▲翻車魚幼體的體長只有3毫米左右。 它看起來就像一個不起眼的小刺球,它的身上長滿了刺。 這種形狀不僅有利于它們隨波逐流的漂浮生活,還可以保護它們免受敵人的侵害。
▲后來,它們的刺和尾鰭都會消失,看起來像微型幼魚。
▲最終,這些可愛的小魚會成長為體重超過1噸的可愛海怪。
翻車魚的骨骼極其特化,其他魚類重要的尾鰭已經完全退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背鰭和部分臀鰭組成的“舵鰭”。
由于肋骨消失,翻車魚無法像河豚近親那樣膨脹。 但也正因為這種簡單而特殊的進化,翻車魚盡管體型龐大,但骨骼卻相對較輕。
膚色會隨著你的心情而變化:
20世紀30年代,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魚類學家古格對翻車魚進行了研究。 他認為巨型翻車魚是動物界的生長冠軍——幼年時只有0.25厘米長,但長成成年后卻如此。 體長可達3米以上。 在有記錄的標本中,最大的翻車魚長3.1米,兩個鰭長4.2米,重2.27噸——這一記錄也使其成為已知最重的硬骨魚。
說翻車魚長得像海怪,這并不冤枉它。 它們的身體短而圓,身體扁平,皮膚堅韌光滑。 身體的后半部突然終止于高聳的長三角形背鰭和短臀鰭后面。 整個身體有點像魚頭,十分詭異。
與它巨大的身體相比,翻車魚的小嘴顯得極其不相稱。 它們的牙齒呈喙狀,與它們體型小得多的近親河豚的牙齒相似。
翻車魚每天需要吃大量的食物。 它們以水母為主要食物,但為了維持龐大的消耗量,不吃零食和正餐——各種魷魚、甲殼類、浮游生物、小魚甚至海藻,都是不合理的。 太陽魚的美味小吃。
翻車魚的體色通常為藍灰色或淺棕色,不同海域的個體往往呈現出不同的美麗圖案。 他們的膚色會根據他們的心情而變化。 與瞳形目中的許多其他魚類一樣,翻車魚在受到威脅時會在短時間內使體色變暗。
雖然翻車魚經常被人類看到,但實際上它只有大約 30% 的時間在海平面以下 10 米左右的水中度過。 它們一生中有20%的時間潛入200米以下的深度尋找食物。 已知的最深潛水記錄是844米,這個深度是潛水員無法企及的。
五十多種寄生蟲:
由于體型較大,體內難免有很多寄生蟲。 據統計,翻車魚皮膚上發現的寄生蟲有50多種。 有些寄生蟲的身上甚至還有更小的寄生蟲。 他們是認真的。 地面影響著翻車魚的生活質量,因此淺海區域的“清潔站”是它們非常樂意去的地方。
▲Mola mola在淺水區曬太陽時被拍到
淺海區水溫較高,翻車魚會感到不舒服,但寄生蟲帶來的疼痛驅使它堅持來到“清潔站”接受治療。
黃黑馬魚像色彩斑斕的蝴蝶一樣上下飛舞。 里三層、外三層魚群包圍著,一條4米長的翻車魚張著小嘴,頭朝上,身體呈45度角。 接受治療。
雖然翻車魚分布廣泛,但在水下看到這些龐然大物并與它們近距離接觸卻并不容易……
麗爾
小時候的莫拉莫拉好可愛啊~怎么長大了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來源:邱山志/寵物頭條/迷糊奶寶寶
編輯:ryl
猜你喜歡
- 2023-11-24 東海無魚聲振聾發,解決新中國吃魚難走在舟山漁村的漁村
- 2023-11-24 黃額閉殼龜 廣州破獲特大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 2023-11-24 2.8萬天價百年老鱉還是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
- 2023-11-24 地球表面可以分為陸地、海洋和濕地三大生態系統
- 2023-11-24 恐龍滅絕的百山祖冷杉僅存五株羊角
- 2023-11-24 秘魯沿岸盛行離岸風水手長買了三十斤鹽
- 2023-11-24 三亞錦母角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報名影片創新高、全球“影”迷共聚
- 2023-11-24 世界四大漁場 恍然間輝煌變成了歷史,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 2023-11-24 秋季海釣用哪些魚餌效果好呢?5種海釣好用的魚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