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硝化細菌的培養比異養細菌的培養困難。 硝化細菌的培養過程也是污泥的馴化過程。 硝化細菌的培養應遵循分步、有針對性、精心控制的原則。 出水量穩定后,應逐漸增加原水進水量。
每次增加的進水量為設計進水量的5%~10%。 每次增加應穩定2-3個周期或約2天。 若發現系統或出水指標上升,應維持進水量,直至發現出水指標。 穩定的。 若出水指示器持續上升,應暫停進水。 指標恢復正常后,進水量應稍微減少,或略大于上一周期的進水量。 以此類推,最終實現了系統設計。 根據影響硝化細菌生長的因素,確定培養硝化細菌時應控制的指標:
01溫度
在生物硝化系統中,硝化細菌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 在5~35℃范圍內,硝化細菌能進行正常的生理代謝活動。 當廢水溫度低于15℃時,硝化率會明顯下降。 當溫度低于10℃時,已經啟動的硝化系統只能勉強維持硝化速率。 硝化率僅為30℃時硝化率的25%。 雖然隨著溫度升高,生物活性增強,硝化速率提高,但溫度過高會導致硝化細菌大量死亡。 實際操作中,要求硝化反應溫度低于38℃。
例如,高氨氮廢水工程的調試應在氣溫15度以上的季節進行。 若必須在冬季啟動,應采用高氨廢水處理廠或有保溫、加熱措施的系統的菌種。
02.pH值
硝化細菌對pH值的變化非常敏感,最適pH值為8.0~8.4。 在此最佳pH值下,硝化細菌的最大硝化速率可以達到最大值。 培養硝化細菌時,如果進水pH值較高,最好能達到8.0左右。 如果達不到,就不要刻意去追求。 只要系統中的pH值不低于6.5,如果低于該值,應及時補充堿度,如NaOH等。
03.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泥齡)
為了使硝化細菌在連續流反應器系統中生存,微生物在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θc)N必須大于自養硝化細菌的最短世代時間(θc)minN,否則損失率硝化細菌的凈增加率將大于凈增加率,將導致硝化細菌從系統中完全消失。 一般情況下,(θc)N的值至少應為硝化細菌最短生成時間的2倍,即安全系數應大于2。
04.重金屬及有毒物質
除重金屬外,抑制硝化反應的有毒物質還包括:高濃度氨氮、高濃度硝酸鹽有機物和絡合陽離子。
05.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如果系統中的COD/BOD較高,系統中的異養細菌就會與硝化細菌競爭溶解氧。 由于異養細菌的數量遠大于硝化細菌的數量,因此當系統中COD/BOD較高時,硝化細菌常常與硝化細菌競爭。 沒有一定量的溶解氧,生長和增殖就不可能。 一般情況下,如果系統中的BOD(筆者個人更喜歡COD)高于20mg/L,就會抑制硝化細菌。
如果進水COD/BOD過高或碳氮比過高,必須通過延遲曝氣來實現硝化細菌的培養。 即當系統內COD/BOD已經合格或處于較低水平時,繼續曝氣,為硝化細菌提供足夠的生長時間,曝氣過程中,溶解氧也必須控制,低至3mg/L,以防止加速污泥老化。
06.溶解氧
氧是硝化反應過程中的電子受體。 反應器內溶解氧的水平肯定會影響硝化反應的進程。 在活性污泥工藝系統中,多數學者認為溶解氧應控制在1.5~2.0 mg/L以內。 當低于0.5mg/L時,硝化反應趨于停止。 目前反硝化細菌,不少學者認為低DO(1.5 mg/L)下可能發生SND(同時硝化反硝化)。 當DO>2.0mg/L時,溶解氧濃度對硝化過程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但DO濃度不宜過高,因為溶解氧過高會導致有機物分解過快,導致微生物缺乏營養,且活性污泥容易老化、結構疏松。 另外,溶氧過高,能耗太大,經濟上也不適宜。
07. 氨氮濃度
當系統中氨氮濃度為200mg/L時,硝化細菌受到抑制。 因此,建議系統中氨氮濃度不高于150mg/L。 在高氨污水處理中,由于進水氨氮濃度較高,如果不注意,系統中氨氮濃度不會超過150mg/L。 A池中氨氮濃度會上升到一定水平,往往高于200mg/L。因此,在硝化細菌培養過程中以及正常運行過程中,應始終保持系統出水氨氮濃度在工藝要求之內。確保從調試開始,系統立即生產出合格的水。 綜合以上因素,培養硝化細菌時,應盡力為其生長創造有利條件,制定最佳方案。
猜你喜歡
- 2024-01-14 加州鱸魚 諾卡氏菌爆發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控?
- 2024-01-14 海上釣魚55,去馬爾代夫要幾錢?去到吾識講英文得吾得?
- 2024-01-14 石金錢龜的養殖前景及養殖成本分析,值得收藏!
- 2024-01-14 會爬樹的魚 三十一期共讀書籍終于推出了一本《》
- 2024-01-14 金花羅漢魚的分類及觀賞價值最高的金花品系
- 2024-01-14 安布閉殼龜是一個熱帶物種,完全分布在東南亞的地區
- 2024-01-14 安布閉殼龜的水質和過濾系統對它們的健康很重要
- 2024-01-14 皮皮蝦蒸多長時間最好5-10分鐘為佳
- 2024-01-14 釣魚發燒友攻略,求warchaers圖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