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隨著種植面積不斷增加,澳大利亞人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回報,但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 不僅人類愛吃糖,很多昆蟲也愛吃糖。 在澳大利亞,有一種叫做灰背甲蟲的物種。 他們最喜歡的食物是甘蔗葉,這對當地的甘蔗苗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1900年,甘蔗種植者開始向地方政府尋求控制害蟲的方法。 當年,澳大利亞成立甘蔗實驗局,解決甘蔗蟲害問題。
其實防治害蟲的方法無非兩種,一是使用農藥,二是引入天敵。 澳大利亞甘蔗試驗局成立的最初幾十年里,曾嘗試使用各種農藥來解決甘蔗害蟲問題。 然而,隨著害蟲的抵抗力增強,農藥對甘蔗害蟲幾乎沒有作用。
直到1935年,昆蟲學家雷金納德·莫格莫爾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向蔗糖實驗局提出了一個巧妙的計劃,那就是引入灰背甲蟲等甘蔗害蟲的天敵——巨蔗蟾蜍、巨蔗蟾蜍也稱為甘蔗蟾蜍。
20 世紀 30 年代,甘蔗蟾蜍搶盡風頭。 他們被空運到夏威夷和波多黎各的甘蔗田。 他們擔負起了保護甘蔗的重任。 它們張開大嘴吞食害蟲,成為甘蔗田當之無愧的守護者。 據資料顯示,甘蔗在夏威夷、菲律賓等地區,蟾蜍每年保護當地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人類財產。
事實上,甘蔗蟾蜍確實是捕食害蟲的專家。 它們的體長約為150-175毫米,平均體重可達106克。 它們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蟾蜍。 它們原產于南美洲和中美洲。 由于體型巨大,它們的食量也很大,已被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引進來保護甘蔗田。
國際頂級科學雜志《自然》甚至發表了題為《蟾蜍拯救糖料作物》的文章。 這讓全世界相信了這種蟾蜍對甘蔗種植的巨大好處。
這應該是大自然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
甘蔗蟾蜍本身并沒有想到會給澳大利亞的甘蔗田帶來麻煩。 1935 年, 帶著 102 只甘蔗蟾蜍來到澳大利亞。 人們期望甘蔗蟾蜍能吃掉所有甘蔗田害蟲。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當我們來到澳大利亞甘蔗田時,甘蔗蟾蜍對于這里的甲蟲其實是束手無策,因為澳大利亞甘蔗田的甲蟲喜歡生活在高高的甘蔗桿和甘蔗葉上。 甘蔗蟾蜍只能跳甘蔗蟾蜍,不能飛,根本抓不到它們。 無害蟲。
對于甘蔗蟾蜍來說,吃不吃甘蔗田害蟲并不重要,因為在澳大利亞它們幾乎可以吃任何東西,從小昆蟲到大型爬行動物甚至小型哺乳動物,這一切都在它們的飲食中。 他們像蜥蜴一樣吃蜥蜴。 和辣條一樣。
此外,甘蔗蟾蜍具有劇毒,許多捕食者死于其毒液。 袋鼬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珍稀動物,其地位就如同我國的大熊貓一樣。 然而,甘蔗蟾蜍所到之處,袋鼬幾乎立即倒下,數據顯示,甘蔗蟾蜍出現的地方,袋鼬的數量減少了97%。
甘蔗蟾蜍在澳大利亞沒有天敵,食性廣泛,繁殖能力很強。 澳大利亞甘蔗蟾蜍的數量已達15億只,占據澳大利亞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澳大利亞甘蔗蟾蜍的處境甚至比街頭老鼠還要糟糕。 政府還鼓勵當地人捕獵甘蔗蟾蜍。 人們也在絞盡腦汁想辦法對付世界上最大的蟾蜍。
然而,在這場戰斗中,狗似乎從甘蔗蟾蜍的毒液中發現了新世界。 他們癡迷于蟾蜍毒液中的迷幻感覺。
當甘蔗蟾蜍遇到危險時,它們的身體會釋放出一種乳白色的液體,這就是蟾蜍毒素。 這種毒素中還含有一種叫做蟾蜍素的物質,它可以刺激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刺激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 在大腦中產生一種迷幻的感覺,具有類似藥物的效果。
狗狗一旦接觸過一次,就會沉迷于這種感覺,就像吸毒的“癮君子”一樣。 當然,公狗舔少量的蟾蜍毒素也會產生幻覺。 一旦稍微過量,就會出現肌肉痙攣。 抽搐、心律失常,嚴重者可在15分鐘內導致死亡。 難怪在澳大利亞法律中,蟾蜍色胺被歸類為與海洛因一樣的毒品。
當然,澳大利亞本土的原生動物似乎也沒有坐以待斃。 根據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哺乳動物》發表的一項研究,澳大利亞水鼠開始尋找對付甘蔗蟾蜍的方法。
據觀察,澳大利亞水鼠在15天內,在沒有受到蟾蜍毒素傷害的情況下,在小溪附近總共殺死了1800只甘蔗蟾蜍。 澳大利亞水鼠可以準確地剖開甘蔗蟾蜍的內臟,并且只吃它們無毒的肝臟。
寫在最后
事實證明,澳大利亞利用甘蔗蟾蜍對付甘蔗害蟲的方法已經徹底失敗。 甘蔗蟾蜍不但沒有控制害蟲,反而變成了害蟲。
- 上一篇: 澳洲圣誕島上的紅蟹大遷徙,你知道嗎?
- 下一篇: 澳大利亞甘蔗蟾蜍是怎么進入澳大利亞的?
猜你喜歡
- 2024-01-10 甘蔗蟾蜍 八哥1890年,一位狂熱的莎士比亞迷將60只八哥放歸紐約中央公園
- 2024-01-10 甘蔗蟾蜍 紅火蟻蹤跡最靠南侵速度無法擋住其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