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無脊椎動物可能在早期海洋中占據主導地位。 其發達的附肢帶來強大的戰斗力。 然而,一個里程碑的發生改變了海洋的力量平衡:脊椎動物成為地球上的主導群體。 這件事是——
下巴的創建
大約4.6億年前的奧陶紀時期,脊椎動物的祖先仍然是一群無頜的魚形動物。 它們有嘴但沒有下巴,只能吸,不能咬。 如今,地球上仍然生活著無頜物種,例如七鰓鰻。 這是一個長相怪異的家伙,它用吸盤一樣的嘴附著在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身上獲取食物。
經過幾千萬年,志留紀時期,魚形動物終于進化出了頜骨。 頜骨可能來自早期無頜動物的最前鰓弓。 在進化過程中,鰓弓逐漸變厚鄧氏魚,并與強大的肌肉融為一體。 下巴讓脊椎動物張開嘴咬東西。 “咬”動作的出現導致脊椎動物改變了食物鏈的結構。 它們開始覬覦頂級掠食者的王座,而最先發力的就是由棘魚和盾皮魚組成的遠古魚形動物群。 大約3.6億年前鄧氏魚的出現標志著其進化的頂峰。
驚人的咬合力
鄧氏魚和其他盾皮魚一樣,身上覆蓋著堅硬的骨板。 尤其是它們的頭部,由緊密相連的骨板組成,形成骨質頭盾,這使得它們的頭部看起來相當堅硬。 但有趣的是,它們身體的后半部分并沒有多少鱗片。 鄧氏魚的身體可能非常靈活,可以扭轉長尾巴來推動自己前進。
鄧氏魚的攻擊可能是“暴力的”。 據估計,泰瑞的鄧氏魚可以在20毫秒內張開嘴巴,然后在1/20秒內完成整個咬合動作——相當于在眨眼間完成兩次連續的咬合攻擊! 而且,它們沉重的頭部給它們帶來了強大的咬合力。 它的牙齒像斧子一樣粗。 前面鋒利的尖齒可以固定獵物,后面邊緣鋒利的牙齒可以將獵物切割撕成碎片。 這一擊的威力足以擊破獵物最堅韌的鎧甲。
“破甲”小能手
考慮到鄧氏魚強大的咬合力和“破甲”能力,我們傾向于認為它的主要食物是裝甲海洋動物。 當時的海洋中此類動物非常豐富——無脊椎動物有堅硬的外骨骼或貝殼,而脊椎動物,如盾皮魚,也有堅硬的骨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當時海洋中游泳的動物大多都是“鎧甲”。 因此,擁有“破甲”能力的燈石誕生得恰逢其時,自然就爬上了整個食物鏈的頂端。
然而,鄧氏魚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盡管它們身披重甲,但并不擅長游泳。 當海洋中的魚類動物逐漸拋棄厚重的骨甲,變得更加敏捷、更快時,鄧氏魚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
如果您發現內容侵犯您的版權,請盡快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 謝謝!
- 上一篇: 有一種魚也叫成吉思汗魚,你知道嗎?
- 下一篇: 《北轍南轅》:農村姑娘為工作嘔心瀝血
猜你喜歡
- 2023-12-28 史前最恐怖的 種魚,什么鄧氏魚
- 2023-11-06 方舟手機版鄧氏魚怎么抓?方舟生存進化飼料配方大全
- 2023-11-02 鄧氏魚 地球70%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一定是魚
- 2023-11-02 海洋霸主鄧氏魚復原圖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