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鯰魚,在生物分類學上,指的是鯰魚屬,它分為很多科和種。 一般來說,當人們談論鯰魚時,他們指的是當地的鯰魚,鯰魚可以分為很多種類。 常見的有鯰魚(土鯰魚)、大嘴鯰魚、胡子鯰魚(坦克鯰魚)、棱皮鯰魚(埃及胡子鯰魚)。
常見類別
1、鯰魚:即地方鯰魚、土鯰魚,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放線魚目-鯰形目-鯰魚科-鯰魚屬-鯰魚種。 嘴上共有4根胡須,上長下短。 它們是肉食性的并且大多是野生的。 它們對水質要求較高,可以人工養殖。 生長速度較快,但重量一般不大。 肉質鮮美,被認為與魚翅、甲魚同等價值。 市場價格比較高,一般在30元一斤以上。
2.大口鯰魚: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鯰科-鯰形目-鯰科-鯰魚屬-大口鯰魚的種類。 外觀與鯰魚相似,也有四根胡須,但它的嘴卻極大,個體尺寸比鯰魚大很多。 可人工栽培,生長速度快。 當年繁殖的魚苗,第一年可長到500-750克,第二年可長到1500-2000克,第三年可長到3000-4000克。 這種鯰魚在市場上銷售較多,肉質比較一般,價格便宜。
3、胡子鯰魚:當地的胡子鯰魚又名唐刀、唐角魚。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脊索動物亞門 - 鯰科 - 鯰形目 - 鯰魚科 - 鯰魚屬 - 鯰魚種。 8 個胡須,頂部和底部各 4 個。 體色呈黃色,野生魚生長緩慢,一般重量不超過1斤,營養價值高,口感好。 可人工栽培,市場潛力巨大。
4、皮須鯰魚:又名埃及須鯰魚、埃及池塘鯰魚,原產于埃及。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脊索動物亞門 - 鯰科 - 鯰形目 - 鯰魚科 - 鯰魚屬 - 鯰魚種。 它有8個胡須,全身黑色,體型巨大。 它們大多是人工培育的,生長速度非常快。 它們一年的體重可達2公斤,最大的個體可達10公斤以上。 它對生存水質要求很低,耐缺氧。 肉質不太好,市場價格便宜。 但它容易繁殖,生長也快,所以很多人都飼養它。
外觀特征
鯰魚身體細長,頭平,尾平。 嘴位較低,口裂較小,末端僅到達眼睛邊緣以下。 下巴突出。 牙齒之間的空間很薄,呈絨毛狀。 頜齒和梨齒排列成曲帶狀。 梨骨齒帶連續,后緣中部略凹。 眼睛很小,被膜覆蓋。 成魚有2對4須,上頜須深達胸鰭末端,下頜須較短。 幼年期有3對觸須,當體長達到60毫米左右時,1對精神觸須開始消失。
鯰魚有粘液并且沒有鱗。 背鰭很小,無刺,有4至6個鰭。 無脂鰭。 臀鰭很長,后端與尾鰭相連。 鯰魚的體色通常為深棕色或灰黑色,有輕微的暗云狀斑塊。
配送區域
鯰魚,又稱鯰魚,是鯰科中分布最廣的魚類。 分布于俄羅斯東部、朝鮮、日本及整個東亞。 中國各省均有生產。
生活習慣
鯰魚主要生活在河流、湖泊、水庫、池塘的中下層,多沿海岸活動。 白天,它們經常躲在草叢、巖石或深水底下,晚上經常覓食。 入秋后,它們生活在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攝食水平也減弱。 肉食性魚類多捕食小魚,如餐棒、鯽魚、蝦虎魚、麥穗、鯉魚、泥鰍等,也吃蝦和水生昆蟲。 主要用于吞咽,牙齒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逸出。
鯰魚是夜行性動物,白天靜靜地躲在河底的坑里或樹根下。 胃口大的大型物種,如多瑙河鯰魚,會攻擊小型水鳥或老鼠,以及兇猛的底層魚類。 它怕光,喜歡生活在河邊樹根底部的巖石縫隙、深坑、土洞或石洞中以及水流緩慢的地方。
在水庫、池塘、湖泊、水堰的靜水中,常臥于暗底或成片的睡蓮、水花生、水葫蘆下。
春天變得活躍,尋找食物。 入冬后不進食,潛伏在深水區或洞穴中過冬??。 如果沒有什么干擾他們,他們通常不會游泳。
鯰魚的眼睛小,視力弱。 它們白天活動,晚上出來。 它們完全依靠嗅覺和兩對觸手來捕獵。 他們非常貪吃。 天氣越熱,他們的食物攝入量就越多。 它們在陰天和夜間更加活躍。
鯰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壽命可達70多年。
鯰魚性成熟較早,通常在一歲以內。 長江流域產卵期為4月至6月,向南去得較早,向北去得較晚。 產卵時,它們成群互相追逐。 與達爾文蛙類似,雄鯰魚也會將雌鯰魚產下的卵含在嘴里孵化小鯰魚。 不同的是,雄鯰魚在此期間不能進食。 幼魚以浮游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其中水生昆蟲幼蟲和蝦是其美味佳肴。
鯰魚貪食,500克左右的幼魚會吃大量的鯽魚、鯉魚等,適宜生活在水溫20~25℃的水域。 一般體上無鱗,體表富含粘液。 它有一個平頭和一個大嘴。 上下頜各有四根胡須,上面較長,下面較短。 您可以使用這些胡須來區分氣味。
鯰魚有三大特征:大嘴、大頭、大肚。
鯰魚卵有毒。 食入會導致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導致癱瘓。
鯰魚種類幾乎分布于世界各地。 大多數物種生活在淡水中,例如池塘和河流,但有些物種生活在海洋中。 它的身體一般沒有鱗片,頭平,嘴大。 嘴周圍有幾根長胡須。 此須可用來辨別味道。 這是它的特點。
鯰魚是一種攻擊性底層魚類。 它怕光,喜歡生活在河岸附近樹根底部的巖石縫隙、深坑、土洞或石洞中。 在水庫、湖泊、堰的靜水中,它們常位于黑暗的底層。 春天,它們開始移動并尋找食物。 入冬后不進食,潛伏在深水中或深水中過冬。 如果沒有什么干擾它,它通常不會游泳。 鯰魚的眼睛小,視力弱。 它們白天活動,晚上出來。 它們用兩對觸手捕獵。 他們非常貪吃。 天氣越熱,他們的食物攝入量就越多。 它們在陰天和夜間更加活躍。
鯰魚性成熟較早,通常在一歲以內。 產卵期為4月至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 當它們產卵時,它們會成群地互相追逐。 雄鯰魚還會把雌鯰魚產下的卵含在嘴里孵化小鯰魚。 不同的是,雄性鯰魚在此期間不能進食。 幼魚以浮游動物為食,其中水生昆蟲幼蟲和蝦是其美味佳肴。 鯰魚很貪吃,而且生長得很快。 500克左右的幼魚會被大量吞食,最大的個體可達40公斤以上。 鯰魚適宜生活在水溫20~25℃的水域。 鯰魚一般全身無鱗,體表有大量粘液,頭扁口大,上下頜有四根須,可用來辨別味道。 鯰魚的身體細長,尾巴扁平。 嘴裂較小,末端僅到達眼睛邊緣以下(大口鯰的末端到達眼睛后邊緣)。 下巴突出。 牙齒之間的空間很薄,呈絨毛狀。 頜齒和梨齒排列成曲帶狀。 梨骨齒帶連續,后緣中部略凹。 眼睛很小,被膜覆蓋。 成魚有2對觸須,觸須深達末端。 魚很多,身體無鱗。 它非常小,沒有刺,有 4 到 6 個鰭。 無脂鰭。 很長,后端相連。 鯰魚的顏色通常為深棕色或灰黑色,帶有略暗的渾濁斑點。 類似種類的鯰魚幾乎分布在世界各地,大多數種類生活在河流和海洋等淡水中。 它的身體一般沒有鱗片,頭平,嘴大。 嘴周圍有兩長兩短的胡須。 此須可用來辨別味道。 這是它的特點。
營養分析
中醫認為,鯰魚味甘、性溫,具有補陽、利尿、治療水腫的功效。 鯰魚營養豐富。 每100克魚肉含水分64.1克,蛋白質14.4克。 它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特別適合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的人食用。
鯰魚除了魚子有異味不宜食用外,全身都是寶。 鯰魚是一種有價值且營養豐富的產品。 史書中記載革胡子鯰,它可與魚翅、野生甲魚相媲美,是魚類中的珍品。 其治療作用和藥用價值是其他魚類所不具備的。 其獨特的強筋健骨、延年益壽的功效是其獨特的亮點。
1、功效:鯰魚不僅像其他魚類一樣營養豐富,而且肉質細嫩,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對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的人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鯰魚是催乳佳品,具有滋陰補血、益氣開胃、利尿等功效。 是女性產后飲食的必備食品。 文獻記載:中國自古就有吃鯰魚的記載。 《食經》:“主指虛虛,使人皮膚豐潤”。 南北朝陶弘景:“鯰魚肉不能與鹿肉同食,會引起肌肉收縮。” 宋代蘇頌:“鯰魚肉不能與牛肝同食,使人風吐,不宜與野豬同食,會引起嘔吐、腹瀉。” 《本草綱目》:“鯰魚,抗荊芥。” 《遂溪居飲食手冊》:“鯰魚,味甘性溫,有小毒。痔瘡有血或肛門疼痛者,不宜過多食用。此為其他病癥的禁忌。”
2、最佳食用季節:鯰魚的最佳食用季節是仲春至仲夏之間。
3、適合人群:適合普通人食用。 特別適合老年人、青少年、產后婦女和消化功能不好的人食用。
4、適用量:每次150~200克。
5、顯著特征:該魚的顯著特征是全身無鱗,體表粘液較多,頭平口寬,上下頜各有兩須。 其味道鮮美、濃郁、少刺、開胃易消化,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6、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最適合老年人、產后婦女和消化功能不好的人; 適合身體虛弱、營養不良、乳汁不足、小便困難、水腫者食用。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食品管理局首席科學家麗莎·塔博博士表示,年輕父母應該警惕七種魚類——鯊魚、劍魚、旗魚、馬林魚、羅非魚、方頭魚和鯰魚。 這些魚除了體型比較大之外,也是生命周期較長的肉食性魚類。 它們體內的汞含量高于其他魚類,因此兒童不宜食用。
7、食用禁忌:鯰魚屬毛魚,慢性病、瘡毒患者應慎食。
8、食物沖突:鯰魚不宜與牛羊肥肉、牛肝、鹿肉、野豬、野雞、中藥荊芥同食。
育苗
為了解決池塘、稻田養殖鯰魚的苗種供應問題,鯰魚的人工繁殖和苗種培育技術已得到廣泛推行。
1、親魚培育:人工養殖前1-2個月左右,水溫達到10℃時,收集體重500克以上的親魚,雌雄分池培育。 放養密度為每666.7平方米水面600尾。 投喂營養豐富的動物性飼料,如雞腸、豬肺、小雜魚等,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占魚體重的7%-8%,保證性腺的營養需求發展。 另外,要注意保持水質新鮮,每周沖洗1-2次。
2、親魚的選擇:親魚的選擇要求身體健康,無病無傷,成熟度好。 一般要求雌性親魚體重在1-1.5公斤以上,腹部膨大、柔軟、有彈性,用手輕輕一壓,卵就會流出。 男性體重要求在0.5公斤以上。 輕輕按壓腹部,少量白色精液就會從生殖孔流出。 鯰魚的雌雄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區分:一是生殖孔出現紅腫、形狀不規則的,是雌性; 如果比較規則,則是男性; 其次,如果腹部柔軟、腫脹,輪廓明顯,則為女性,反之為男性。 三是看尾叉。 如果尾叉深且叉開至尾鰭基部,則為雄性。 如果叉子很淺,沒有開口到尾鰭基部或者沒有叉子,那么它就是雌性。 但要注意區分損傷性分叉和生理性分叉。 男女比例為1:2-3。
3、人工引產及孵化:當水溫升至18℃且比較穩定時,即可進行人工引產。 引產的方法是兩次注射,時間間隔10小時,注射部位是背鰭基部的肌肉。 引產藥物有DOM(馬來酸二酮)和LHRH-A2(促排卵2號)。 劑量為雌魚5毫克DOM/kg體重+5微克LHRH-A2/kg體重,雄魚劑量減半。 兩種注射劑含有相同的藥物和劑量。 作用時間約為16小時。 將注射了藥物的親魚放入產卵池等待產卵。 產卵池面積以5-10平方米為宜,水深0.5米左右。 每平方米放置親魚1組。 產卵池內鋪設由棕櫚樹皮制成的魚巢。 魚窩密度應盡可能高,以免產卵過多影響孵化率。 親魚產卵后,迅速捕獲親魚,讓受精卵在原池中孵化。 也可以輕輕撈起魚窩,用5毫克/升(每立方水5克)孔雀石綠消毒,然后放入網箱孵化。 孵化籠的網目為40目,寬度1米,長度2-3米。 蛋密度為20000-30000蛋/平方米。 靜水孵化,定期刷籠,保持充足的溶氧,保證胚胎正常發育。 水溫20℃,36小時破膜出苗。 魚苗孵化后3天內,必須及時投喂輪蟲和蛋黃。 枝角類孵化后6-7天即可飼喂。
魚苗培育階段的關鍵問題是開餌。 因此,魚苗入池前,首先要對池塘進行徹底清理,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然后施入有機肥(牛、馬糞等),改善水質,使浮游動物可以茁壯成長,并確保魚苗被釋放到池塘后有豐富可口的食物。 (如輪蟲、枝角類等)。 后期可投喂糊狀飼料或魚粉、面粉制成的微粒餌料。 培育需15-20天,體長3-5厘米。 可以從池塘中取出,在稻田中養殖。
稻田鯰魚養殖
實踐證明,鯰魚食性廣泛,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飼養周期短。 同年夏季即可長成商品魚,對實施雙千稻工程(畝產千斤稻,收入千元)具有重要意義。
1、田間工程:稻田鯰魚養殖主要采用溝塘式。 即在進水口一端挖一個占稻田總面積5%-10%的小池塘,坡度為1:0.5-1:1,水深為1-1.5米。 稻田交界處建有高20厘米、寬30厘米的小池塘。 稻田內根據稻田大小設置環溝和中心溝。 溝的寬度和深度各60厘米。 溝渠與小池塘相連。 同時,田埂也被加高和加固。 整個田間工程約占稻田面積的10%。
2、防逃設施:鯰魚除了翻越坡塘坎、從進出水口逃逸外,還可以跳出水面逃逸。 因此,田埂必須加高。 有條件的也可采用網或窗簾作為防逃裝置。 高度0.5米,網孔小于0.5厘米。 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 放置方法與稻田養蟹相同。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周圍的田埂挖成兩級坡。 鯰魚跳到第一步。 由于沒有水,它無法繼續往上跳,只能下到水里。 該防逃方法效果好、操作簡單、成本低。
3、苗木放養
①苗種選擇:購買夏鯰魚時,一定要注意品質。 黑色細長的魚苗是劣質魚苗,成活率很低。 即使他們能夠生存,他們也不喜歡增加體重。 黃色、半透明、寬的魚苗是優質魚苗,放養后成活率高。 活躍,生長和體重增加很快。 二齡鯰魚種規格應控制在50克以下,以免性成熟影響生長。
②放養時間:插秧后即可放魚。 首先將魚種放入魚池或小池塘中。 待秧苗返青、底肥作用消失后,即可在稻田中栽培。
③放養數量和規格:放養數量應根據設計產量、魚苗規格、質量、管理水平綜合確定。 當年放養夏花魚種時,一般每公頃放魚600-900尾,每公頃可收獲750-1500公斤。 50克以上的鯰魚品種一般每公頃放養3000-6000尾,每公頃可收獲1200-2250公斤。
④放養時的注意事項:同場放養的魚種必須規格整齊、健康、無病害。 魚入池后,用濃度為1/50,000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3-5分鐘。
4、飼養技術:鯰魚主要以動物性飼料為食。 前期可以喂水蚤、水蚯蚓、煮熟的豬血等。 魚粉、蠶蛹、菜籽餅等也可用來制作配合飼料。 魚種入池后,首先要進行馴化,給予固定的健全系統,并在池塘內和溝邊設置若干個投喂點,然后逐漸減少到1-2個投餌點。 隨著鯰魚直徑增大,可喂煮熟切碎的動物內臟(雞腸、豬肺等)、小雜魚、蝦、泥鰍等。 投喂量占魚體重的8%-15%。 每天喂2-3次。 因為鯰魚性情兇猛,一旦饑餓就會互相殘殺。 因此,必須保證餌料的充足供應。 一般投喂4公斤動物性飼料,可使魚增重1公斤。 如果按每666.7平方米稻田產鯰魚60公斤計算,則需準備飼料240公斤。 隨著高密度、規模化鯰魚養殖技術的提高,一些地區已開始嘗試投喂全價顆粒飼料飼養鯰魚。 該技術的推廣,解決了鯰魚養殖的飼料來源問題。
日常管理
1、水質管理:由于大部分鯰魚需要投喂動物性飼料,因此很容易造成水質惡化。 雖然當地鯰魚耐缺氧,在污水中仍能生存,但生長速度明顯減慢,嚴重時甚至停止生長。 因此,應盡量保持水質新鮮,每周換水1-2次,每次換池水的1/4-1/2。 如果能長期保持微流量,效果會更好。
2、防治魚病:養殖期間每半個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噴灑全池消毒一次,預防魚病。 治療水霉可用孔雀石綠(每立方米水10克)3分鐘。 由于鯰魚是無鱗魚,因此比有鱗魚對各種藥物更加敏感,特別是含有敵百蟲的殺蟲劑,在生產實踐中應謹慎使用。
捕魚收獲
當水溫降至10℃以下時,鯰魚基本停止進食,即可捕撈上市。 垂釣方法可以采用鉤釣、拉網、拉網等,但這些方法都不容易釣干凈,所以一般是瀝干水后釣的。
釣魚方法
鯰魚吃鉤時的樣子兇猛而瘋狂。 事實上,鯰魚是一種非常敏感且狡猾的魚。 它的一切動作都非常靈活。 如果在溝渠或池塘里用漁網捕撈,至少需要3到5秒的時間。 天才敢于上鉤。 如果您在溝渠或池塘中發現釣魚網,請勿在其中放置魚鉤。
鯰魚咬鉤的時候非常靈活,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就是等鯰魚咬鉤后及時掉頭拋鉤。 拋鉤時要掌握三個要點:一是狠,二是用力,三是快。 。
魚竿的選擇也很重要。 切記不要使用極硬的竹子作為釣魚竿。 因為當鯰魚咬住魚鉤時,它就會轉身逃跑。 如果魚竿太硬,沒有韌性,而鯰魚又高度敏感,隨時都能吐出魚鉤,就沒有收獲。 如果選擇太軟的竹子作為魚竿,是不行的,因為鯰魚的鉤尖不是很鋒利,速度很快,不會鉤入口殼,很容易脫鉤。
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是采取某種手段或措施,刺激部分企業活躍起來,參與市場,主動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上的相關物流企業。 其本質是負激勵,是激活勞動力的秘訣。
鯰魚是一種活躍的魚,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然而,自從漁民將其作為確保長距離運輸的沙丁魚成活的工具后,鯰魚的作用就越來越受到重視。 沙丁魚生性喜歡安靜、追求穩定。 在對自己面臨的危險沒有清醒認識的情況下,他只是在目前的生活中尋求安慰。 漁夫巧妙地利用鯰魚的積極作用,讓沙丁魚活了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獲得了最大的利益。
其他相關
1、能抓老鼠的鯰魚
我國南方沿海地區有一種鯰魚,專門在岸邊誘捕老鼠。 這種鯰魚白天休息,晚上覓食。 當它游近岸邊時,它就把尾巴伸出水面,靠在岸邊一動不動,散發出陣陣腥味,在夜間引誘老鼠出來覓食。 狡猾的老鼠看到魚尾浮在水面上,并沒有立即咬住,而是先用前爪彈了幾下。 這時,鯰魚一動不動,讓老鼠誤以為是死魚。 老鼠見鯰魚一動不動,還真以為是死魚了,就大膽地咬住了鯰魚的尾巴,把它拖到了岸邊。
這時,鯰魚見老鼠掉進了陷阱,于是用盡全身的力氣,一甩尾巴,把老鼠拖進了水里。 雖然老鼠知道水的性質,也能在水中與鯰魚競爭,但無奈它的力氣沒有鯰魚強。 鯰魚也缺乏長時間潛入水中的優點。 殊死搏斗的結果是鯰魚占上風。 這時,鯰魚充分發揮在水中的優勢,用鋸齒狀的牙齒咬住老鼠,將其拖到水下。 老鼠在水下無法呼吸,掙扎了一會就被活活淹死,成了鯰魚的美味佳肴。
2.巨型鯰魚
2005年,泰國北部漁民在湄公河意外捕獲一條超大型泰國髯鯰,重達293公斤。 有關科學家確定,這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淡水魚。 遺憾的是,自然資源保護人士和專家沒能成功拯救這條巨型鯰魚,它也成了漁民的美餐。
湄公河是許多巨型淡水魚的家園,也是許多大型淡水魚品種的家園。 這次捕獲的巨型鯰魚是其中最大的。 它重293公斤,形狀像灰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一位科學家在一份聲明中透露:“我們已經證實,這種鯰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淡水魚的記錄保持者。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在得知這條巨型鯰魚的消息后,當地的動物權利活動人士和政府官員試圖與捕獲它的漁民進行談判,希望他們放生這條鯰魚,以便它能夠順利產卵。 但遺憾的是,村民們并沒有聽從勸告,而是將魚肉當作難得的美味分享。
3. 繪畫
鯰魚有著俊美的身軀,長長飄逸的胡須,在水中有著優美的游姿。 這是一個很好的繪畫題材。 當代實力派畫家黃陽光、李振凱、吳玉陽等畫家都喜歡畫鯰魚。
- 上一篇: 當一個北極霞水母被沖上海灘
- 下一篇: 紅尾黑鯊 小米魚缸過濾、生化過濾盒,和水泵改造……
猜你喜歡
- 2023-12-19 北京通州、朝陽等區縣廣泛養殖革胡子鯰生物學特性
- 2023-12-19 云南南亞熱帶山區大水體池塘培育革胡子鯰稚魚的研究
- 2023-11-21 革胡子鯰 男子放生2.5萬斤鯰魚被罰5.8萬不少人把放生當回事
- 2023-11-21 革胡子鯰 常州一外來魚種被放生湖泊后大量死亡
- 2023-11-21 革胡子鯰 “放生”竟成“殺生”杭州靈隱寺旁烏龜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