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 - -廣告 - - -
- - -廣告 - - -
-----廣告也是信息的一種-----
龜鱉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 劉龍、吳建國團隊的文章結論依據不足、倉促、不負責任。
林莉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院長、廣東省水生病害監測與綜合防治重點技術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廣東省水生動物保健協會會長
2020年2月26日,湖北醫學院劉龍課題組和暨南大學吳建國課題組(兩人為共同通訊作者)在J Med Virol《》發表論文醫學病毒學》和《SARS-CoV-2的刺突蛋白和宿主ACE2宿主》的中文翻譯是:【冠狀病毒刺突蛋白和宿主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受體的組成和分化預測新型冠狀病毒(SARS- CoV-2) 潛在中間宿主]。
網上文章信息截圖如下:
↓↓↓
圖1. 網上文章信息截圖
我來分析一下這篇文章的主要結果:
↓↓↓
摘要()中無紅線的部分主要描述研究背景??和意義。 紅線是主要結果。 紅線部分翻譯如下:在本研究中,我們系統地比較了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與宿主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的結合域。 將刺突蛋白與宿主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 2 (ACE2) 結合的關鍵氨基酸表明,穿山甲、蛇和龜(錦龜、綠海龜和中華鱉)可能是人類 SARS 的中間體-CoV-2病毒宿主。
文章的結果主要來自于下表中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與宿主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結合的結構域氨基酸的對比:
↓↓↓
圖2 不同動物ACE2蛋白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結合域的氨基酸序列比較
根據以上結果,作者的主要描述如下圖紅色部分所示
↓↓↓
紅色部分的中文翻譯如下: 龜類(西方錦龜、綠海龜、中華龜)、穿山甲和蝙蝠中的這個域與理論上可以感染的物種,如人類、大猩猩和獼猴有5個以上的差異。 。 小鼠和狗有超過五個氨基酸的突變,而貓和倉鼠只有三個突變。
在討論這篇文章的結果之前,我們先來討論一下穿山甲是否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根據目前學術觀點,穿山甲冠狀病毒全基因組與新冠病毒全基因組相似度僅為90.3%,穿山甲并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根據以上主要結果,可以得出以下幾點:
1.文章作者僅使用生物信息學工具分析從網上下載的序列。 該結果只是一個預測,并沒有必要的實驗結果支持。 如何解釋生物信息學結果需要非常謹慎。
2. 作者尚未從海龜身上分離到任何冠狀病毒。 事實上,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海龜和海龜感染冠狀病毒的先例。 即使分離出冠狀病毒,作者仍然需要對分離出的病毒株的整個基因組進行測序。 在目前做出診斷之前,該核苷酸序列與SARS-CoV-2病毒的整個基因組具有非常高的相似度(超過99%)。 結論。
3. 當病毒感染宿主時,其生命周期由八個關鍵步驟組成:附著、入侵、脫殼、轉錄、復制、翻譯、組裝和釋放。 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病毒感染失敗。 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與宿主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結合,僅參與病毒的入侵。 而且作者還承認,海龜和海龜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和冠狀病毒結合域仍然存在5個氨基酸差異。 因此,病毒能否進入龜細胞仍存疑問。 即使進入細胞,龜細胞也必須支持病毒脫殼、轉錄、復制、翻譯、組裝和釋放這六個關鍵步驟。 另外,病毒復制需要一定的溫度范圍。 烏龜和烏龜是冷血動物,而人類是吸溫動物。 烏龜在人體正常體溫(36攝氏度)下很難生存。
4. 文章作者充分利用穿山甲作為中間宿主的結果來支持他們的預測。 穿山甲是哺乳動物,烏龜是爬行動物。 從分類上來說西部錦龜,穿山甲比龜更接近人類。 現在連穿山甲都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龜類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龜類不太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湖北醫學院和暨南大學團隊的結論缺乏基礎科學依據。
相關 | 審查
- 上一篇: 世界上黃鱔最大能長多大?體型似蛇
- 下一篇: 大閘蟹公蟹和母蟹的區別,你知道嗎?
猜你喜歡
- 2023-12-15 大閘蟹公蟹和母蟹的區別,你知道嗎?
- 2023-12-15 世界上黃鱔最大能長多大?體型似蛇
- 2023-12-15 龜不都是叫烏龜?龜和鱉又怎么區分?
- 2023-12-15 世界上最大的黃鱔,吃了真太沒人性了!
- 2023-12-15 野釣調漂 (釣魚技巧)清明節釣魚不但魚種選擇多樣
- 2023-12-15 科普:長鼻魚是什么魚?科鮠屬淡水魚類
- 2023-12-15 (釣魚技巧)固定式釣組的垂釣效果不錯
- 2023-12-15 磯釣浮標的功能不外乎利用自身重量適應拋投需要
- 2023-12-15 鱷雀鱔和孔雀魚的特點和生活習性,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