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1、白斑病
【病因】白斑病的病原是小瓜蟲,呈球形,全身有纖毛,直徑約0.8毫米。 它們常寄生在魚的皮下、尾鰭和鰓下,吸食魚的組織并刺激魚分泌大量粘液。 魚的表面會形成白色的膿泡。
【癥狀】首先魚鰭上出現白點,魚行動遲緩,漂浮在水面上,很少活動或常游動于水草、沙石等處,并伴有瘙癢。 嚴重者全身布滿白斑,停止進食,身體變瘦,呼吸困難。 病程通常持續5至10天直至死亡。
【防治】將病魚帶出水族箱,暫時存放在其他地方。 然后用生石灰對水族箱進行消毒,以減少病原體。 同時,將病魚用1/50,000的硫酸銅和硫酸鎂加1%食鹽的混合溶液浸泡20~30分鐘左右。
2、黑斑病
【病因】黑斑病是鸚鵡魚在捕撈、運輸、搏斗或感染體外寄生蟲時造成皮膚損傷而引起的。 這是一種由霉菌孢子從傷口侵入皮膚組織引起的細菌性疾病。
【癥狀】病魚食欲不振,體表長出黑斑,顏色多為灰白色。 菌絲與傷口細胞組織相互纏繞、粘附,引起周圍組織壞死。 最后,病魚因勞累而死。
【防治】①將魚體用2%~3%的鹽水浸泡10~20分鐘。 ②將魚體放入3ppm孔雀石綠或亞甲藍中浸泡10~20分鐘。 ③用2ppm高錳酸鉀和1%鹽水浸泡20~30分鐘。
3.水霉病
【病因】 水霉病又名水霉、皮霉、白發等,病原菌均為真菌。 已發現十多種引起水霉病的病原體。 最常見的是水霉科的水霉屬和蚓螈屬。 屬。
【癥狀】病魚在受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狀覆蓋物。 病斑早期呈圓形,后期呈不規則斑片狀。 嚴重時皮膚破損、肌肉外露,很容易導致死亡。
【防治】病魚可用含碘消毒劑浸泡,如濃度20毫克/升的聚維酮碘溶液,或濃度2毫克/升的高錳酸鉀與1%鹽水混合浸泡。 20至30分鐘。
4、頭孔病
【病因】 孔病又稱穿孔病,主要包括寄生蟲性腦病和外傷性腦脊病。 其中,寄生蟲性腦病的病原體為細菌、霉菌等,外傷性腦病的病原體為絳蟲、毛細血管蟲、六鞭毛蟲等。
【癥狀】創傷性腦脊髓病早期,魚食欲正常,僅頭部特別是眼部出現針孔狀小孔,后期合并其他感染而死亡; 寄生蟲性腦脊髓病早期,魚體消瘦,眼睛凹陷,鰓變白,后期頭部出現小洞。
【預防】①更換大型水族箱,避免魚斗。 ②將魚體放入3ppm孔雀石綠或亞甲藍中浸泡10~20分鐘。 ③用20ppm呋喃唑酮和1.4%食鹽溶液浸泡20~30分鐘,每日1次,連續2~3次。
5、蒙眼病
【病因】 蒙眼的直接原因是細菌或寄生蟲的侵入。 常見的有結核桿菌、弧菌、管口菌等,最根本的原因是水質不好導致細菌和寄生蟲的生長,影響魚類的健康。 衰退。
【癥狀】蒙眼病是鸚鵡魚的常見病。 發病初期,眼膜上出現白霧(多見于一只眼)。 到了中期,眼球變得渾濁。 后期眼睛腫脹,長出白色絮狀錐體。 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后果會非常嚴重。 很容易造成死亡。
【防治】 ①初期應立即換水1/3,并添加5‰濃度的粗鹽。 如果沒有惡化,只要加大換水量,它就會自愈。 ②中后期需使用金霉素、青霉素或魚類專用藥物。 用法和用量請參閱說明書。
6.金黃色葡萄球菌
【病因】金黃色葡萄球菌是由點狀假單胞菌、嗜水假單胞菌、嗜水氣單胞菌等細菌引起的。 特別是魚的抵抗力是由于魚體表面的損傷以及新水和水質不良的刺激而引起的。 當體力下降或體表粘膜受損時最容易誘發本病。
【癥狀】病魚食欲不振,不能游泳。 魚體腫脹腫脹,鱗片像松果一樣展開,鰭基部和皮膚處充血。 嚴重時體表流血,眼球突出,鱗片脫落,病魚沉入水底。 ,腹部向上,最后累死。
【防治】將病魚放入藥用水族箱中,用5毫克/升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浸泡30分鐘(溶液溫度應與原養殖水一致),每天1次,直至病情痊愈。改善。 原水族箱可用0.2%的食鹽溶液消毒。
- 上一篇: 以毒攻毒的治療方式——琵琶蟾蜍的作用
- 下一篇: 吃黑魚的好處有哪些?營養價值高,深受歡迎
猜你喜歡
- 2023-11-22 吃黑魚的好處有哪些?營養價值高,深受歡迎
- 2023-11-20 以毒攻毒的治療方式——琵琶蟾蜍的作用
- 2023-11-19 生喝甲魚血能治早泄疾病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