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備
魚餌是釣魚愛好者經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即便沒有魚竿也能釣魚,但缺少魚餌就根本釣不到魚。魚餌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然而我們在使用時,對它抱有許多錯誤的認識。
今天蓑笠哥要談談自己這些年用餌時曾經產生的錯誤認知,相信不少老釣手都有同感。當你真正弄明白之后,不僅能讓釣魚收獲更豐富,還能避開許多誤區,因此能節省不少開支。
當然,蓑笠哥的認知未必精準,倘若你持有更佳見解,我們能夠于下方留言區共同探討。
餌料其實沒有想象那么重要
這些年野釣下來發現,餌料其實并不像先前認為的那么關鍵。一旦魚群聚集,隨便投放些食物,魚兒們照樣活躍進食,只要投放位置相差不大即可。可若是遇到惡劣天氣,即便窩點附近有魚,即便使用再誘人的餌料,它們照樣無動于衷,根本不咬鉤。
魚餌并非如我們預想般關鍵,即便在競技池中,向釣獲豐富的釣友索取一團魚餌,也很難獲得與其相似的戰績。因此,投放窩料和誘魚技巧至關重要,只要魚群被引至,它們通常不會挑剔食物,特別是在自然水域,魚類因食物資源稀少,一旦察覺到誘餌便會積極攝食,關鍵在于要讓它們發現。
以釣草魚為例,部分釣手認為大青蟲效果顯著,另一些則覺得顆粒餌更佳,還有人覺得搓餌效果顯著,有的覺得嫩草餌很有效,也有釣友嘗試過葡萄、螞蚱、蟑螂等餌料,這些魚究竟偏愛哪種餌料?它們似乎都對各種餌料感興趣,關鍵在于如何將它們誘騙過來,然后將餌料投放到魚兒附近的位置。
我們戶外垂釣的魚餌其實跟路亞用的一樣,魚汛來臨時你拋下重物仍能收獲頗豐,魚汛過去后你耍盡各種靈動姿態的假餌都徒勞無功。行囊里備的魚餌確實無需過多,三種基礎餌料野釣足夠應對多數情形。
至今未曾見到某種魚餌只對特定魚類有效而其他魚類完全無視的情況,若有此類魚餌,務必告知蓑笠哥,這些年無論是市面上售賣的魚餌,抑或是親手制作的魚餌,在自然水域中,至少同一種魚餌就能釣獲多種魚類。
屁股坐對比餌料更重要

大部分魚對味型要求不高
可以這么講,市面上許多魚餌的氣味主要吸引的是釣魚者,而非魚類本身!魚類的嗅覺遠比人類靈敏,微弱的氣味它們就能察覺,并明白這是可食用的東西。例如米飯,我們人幾乎聞不到它的味道,但無論用作誘餌還是魚餌,其作用都不遜色于許多商業魚餌。
實際上,我們買來的多數商品餌料,剛打開時香氣很重,等調好餌垂釣一段時間后,這種味道就散盡了,你再聞,只能聞到一點若有若無的輕微氣息。而且,很多調好的餌料,其味道和剛打開時的味道差別很大。
野釣時魚兒對餌料的形態關注不大,不管用腥餌還是素餌都能接受,只要有魚在附近,即便是白餌也能釣到魚。不過確實有些魚種有明顯的口味偏好,比如羅非和胡子鯰特別喜歡腥味,草魚偏愛甜草氣息,鯉魚則對窖香情有獨鐘,這只是它們各自的飲食傾向而已。
野生環境的魚或者人工飼養場的魚是個特例,它們嚴重的口型偏差是真實存在的,由于管理者長期投喂特定類型的食物,它們已經適應了這種情況無法改變。戶外垂釣時我們需根據周邊的自然條件,判斷魚群可能的口型偏好:它們在此水域能攝食何種食物,我們就使用相應的餌料。
他的觀點并非味型完全無關緊要,只要差異不大,通常不會妨礙魚兒吃餌。只要你的餌料符合目標魚喜好,就沒必要再額外調制更精細的配方或添加其他誘食劑。過去多次在水庫類型的競技池,他使用以紅薯、土豆為主料的餌料,效果遠勝旁邊的對手。
大部分魚對餌料味型要求不高
餌料的狀態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蓑笠哥過去幾年熱衷于研究餌料表現,想要尋得一個萬能的配方,近十年來逐漸領悟到:不存在絕對理想的餌料狀態,關鍵在于匹配當下釣魚環境。要依據流水情況、小魚活動程度,以及目標魚類的狀態差異,還要考慮季節更替的影響,靈活變動餌料的配置方式。

通常情況下,質地細膩且霧化充分的餌料表現較為理想,由于這種餌料對魚類的吸引力較強。鯉科魚類多數傾向于啃咬硬餌,而選擇吸入軟餌,若餌料兼具柔軟和霧化效果,魚兒會直接將其吞入,待察覺到魚鉤時已來不及吐出。盡管這種餌料狀態效果顯著,但在野外環境中,遭遇小魚干擾、水流湍急等復雜情況時,完全不適合使用。此外,這種效果顯著的魚餌僅適合釣取尺寸適宜的魚,例如體型相仿的巨型鯽魚資深釣友分享自制天然的釣魚小藥秘方必看,對于捕撈體型龐大的魚則效果不佳,遇到情況復雜的垂釣場景,還是采用軟質粘合型、濕潤松散型或者硬質松散型的魚餌更為得當。
野釣餌料狀態沒有最好
貴的餌料一定比便宜的好
常見的批量生產的魚餌價格都不高,昂貴的是那些自稱“專家”私下制作的,在搜索網站或者購物平臺上投放宣傳的。看著那些魚簍裝得滿滿的、視頻里接連中魚,實際上如果你去野外釣魚,使用這種餌料還不如那些著名的大品牌效果好!你買過一次大概不會再購買第二次,事實上中國釣魚愛好者眾多,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上當受騙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因此,切莫購買那種價格虛高的商品,每300克飼料若超過15元,其經濟價值實在微乎其微。切莫輕信所謂:手工制作、世代相傳的配方、名匠、競賽獲勝者之類的宣傳,野外垂釣環境多變,即便全國最差的釣手也無濟于事!大毛老師不也常說他空手而歸嗎?這種國家級高手推薦的飼料,價格也不會太離譜吧?
不要交智商稅
商品餌料一定比自制餌料好
釣魚人常常對自己的手工魚餌缺乏信心,過去的蓑笠哥也曾如此,不過如今他基本總使用自制的魚餌,只有在目標魚的商品餌價格非常低廉,而且自制過程既費事又不太劃算的情況下才會例外。

據了解,一些釣魚愛好者在社交平臺上公布的自制魚餌配方,確實頗具參考價值,涵蓋了狀態、香型、散播等多個方面,并且非常注重結合當地魚兒的習性以及具體的垂釣環境,因此使用效果往往相當理想。
以近兩年用于垂釣羅非魚、板鯽魚、鯪魚等魚類的自制魚餌為例,實際效果確實不亞于市售的商品魚餌。有時昂貴的商品魚餌完全無效,而我使用自制魚餌卻屢次釣獲滿載而歸。關于這些自制魚餌的配方,我基本都在早前的文章中介紹過,若后續有調整,定會立刻告知。只要您持續關注我,查閱歷史文章或留意后續內容即可。
自制餌料不比商品餌料差
剩余餌料要比新開的餌料差
先前提及過,誘食劑調配妥當后,其香味會逐漸減弱,甚至可能與初次調配時的氣味截然不同。倘若該款誘食劑效果顯著,那么先前感知到的味道實則是供人辨識的,而后續散發的味道才是真正吸引魚類的。
許多垂釣者認為這種誘餌的氣味不理想,便將其丟棄,另配新的一桶,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不僅造成浪費,而且你重新配制的誘餌雖然你自己覺得氣味宜人,但魚類未必會對此產生興趣。就我個人而言,每次垂釣后剩余的誘餌我都會帶回家,確保攜帶的窩料在釣魚過程中全部用完,因為窩料分量較重,野外垂釣往往需要走很遠的路,一天下來身體非常疲憊,根本沒有精力再攜帶窩料。但是剩余的魚食通常分量不大,拿回家放進速凍,下次還能接著用。
剩余餌料更容易釣大魚
最后祝愿各位漁獲豐厚,有大的鯽魚和鯉魚上鉤,如果認為這篇文章內容有價值,不妨分享給其他同好,讓他們也能參考學習,歡迎熱愛垂釣的朋友關注蓑笠哥,他是一位既喜歡釣魚又樂于分享經驗的釣魚愛好者。
猜你喜歡
- 2025-10-17 蹲守鯽魚有技巧,掌握正確方法可提升收獲量,你知道嗎?
- 2025-10-16 安慶免費釣鯽魚好去處,石門湖洄水灣及皖河大橋下游緩流區揭秘
- 2025-10-16 資深釣友揭秘紅蟲餌如何養殖與上餌技巧必看
- 2025-10-16 資深釣友揭秘紅蟲餌如何養殖與上餌技巧必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