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備
每年十月下旬到十一月初期,可以算作深秋時節。想要在這個季節釣到體型較大的鯽魚,說簡單并非易事,不過只要了解以下幾個關鍵技巧,其實也不算太難。
一、摸清大鯽魚的習性
體型較大的鯽魚并非在所有時段都有機會捕捉到,即便能碰到,數量也不會多,只是偶然間遇到罷了。釣魚愛好者們需要明白:每年春季將盡夏季初臨之際,是大鯽魚開始繁殖后代的關鍵時期,它們需要攝取大量食物、積聚豐富營養。到了深秋季節,又輪到大鯽魚為來年養育后代、儲備越冬所需能量而大量進食。因此,這兩個時段是垂釣體型碩大鯽魚的最佳時期。當然了,釣到大肚鯽魚建議大家還是多多放生。
要找到盛產大鯽魚的地方,這是首要任務。什么樣的水域里會有大鯽魚呢?首先,那里的水體必須連續五年以上沒有干涸過,而且從未進行過大規模的清底作業,也就是說沒有用密網進行過捕撈。野生鯽魚要長到500克,通常需要3到7年的時間,在自然生長的情況下,一般水域越小,它們的生長速度就越慢。垂釣大鯽魚之前,務必進行調查研究,充分掌握水塘的實際情況,只有那些多年未曾清淤的水域,才有機會釣獲體型較大的鯽魚。若想獲得大鯽魚,應當避免在每年清理過的水塘上浪費精力與食物。
二、掌握大鯽魚的食性
大鯽魚偏愛味道似天然的魚餌,過于濃烈腥香的餌料它通常不愛吃。這是因為濃腥重香的餌容易吸引小魚。大鯽魚進食時比較謹慎,動作遲緩,需要比較安穩的攝食氛圍。如果窩點里有小魚爭搶食物,大鯽魚就搶不到吃的。頻繁的提竿動作會驚擾到大鯽魚,所以使用接近自然氣味的餌料,更能博得大鯽魚的青睞。
深秋期間,水溫下降,大鯽魚需要通過攝食來積累越冬所需營養,尤其偏愛富含動物蛋白的食物。因此,選用活餌時,蚯蚓和紅蟲最為合適。而使用粉餌的話,應該以天然香味或純谷物配方為主,同時可以適當添加蝦粉、魚粉這類高蛋白添加劑。下鉤時要放足量的大顆粒,例如小米、碎米、玉米碎等,是否用酒泡浸影響不大,關鍵在于大顆粒有很好的留住魚的效果,若是用藥酒浸泡,則更能吸引魚群。
三、宜釣大鯽魚的天氣
秋雨過后天氣轉涼。深秋時節,天氣變化無常,有時陽光普照,有時烏云密布,有時冷風呼嘯,有時小雨連綿不斷。根據個人觀察(僅供參考),深秋期間,刮小南風的晴天、寒流到來前一天、下雨第一天、陰天伴有小北風時,適合釣大鯽魚。當氣溫持續緩慢回升時,溫度越高,大鯽魚越不主動咬鉤。而當氣溫持續降低時,溫度越低,大鯽魚越不咬鉤。大鯽魚在此方面傾向極端化,有南風晴日或北風陰天,適合在北岸垂釣,前一日寒潮將至時通常風平浪靜,天氣晴或多云,水深一米半至兩米處的草叢邊,容易釣到大鯽魚,深秋降雨帶寒氣,僅首日大鯽魚會進窩搶食,次日氣溫水溫驟降,則不適宜垂釣。需待雨后天晴至少三天,才會到較淺的地方覓食。
并非必須等到這樣的氣候,才去垂釣大鯽魚。對于一周要工作六天的上班族釣手來說,碰到一個適合的天氣非常不容易。所以只要能掌握這些特點,在休假時遇到特別適合釣大鯽魚的氣候,就應該做好周全的準備。
四、選擇適宜的釣位
大鯽魚一般生活在較深的水域中,它們偏愛安靜且食物充足的環境,常常在有遮蔽物的地方活動。因此,在垂釣前,需要先尋找深度足夠且擁有水草等適宜生態的水域。
深秋時期,若想釣獲體型較大的鯽魚,就必須關注它們對水溫變化的反應。在比較淺的岸邊,只有在晴朗天氣里,或者剛下過雨的第一天,又或者是寒潮到來前的頭一天,才適合下竿,并且最好選擇釣位離岸邊遠一些。而水深的地方,則更適合在連綿陰雨或者下著小雨的天氣里進行垂釣。
五、釣大鯽要有耐心守
野生的成年鯽魚在特定水域中的數量,通常遠少于幼年鯽魚,不過到了晚秋季節,只要能夠持之以恒地靜靜等待,它們很可能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作者在自家門口的池塘里時斷時續地釣魚持續了一年,但春天、夏天以及初秋時節,每次釣到的鯽魚都不到半斤重。轉而在十一月前的幾天里,接連在某個釣魚點釣上十幾條體重超過半斤的鯽魚。更令人高興的是某天上午等了很久都沒魚咬鉤,臨近中午時,突然發現草叢里浮漂的尖端沒入水中,立刻揚竿竟釣起一條將近一斤的鯽魚,使作者感到非常高興。
某個夏季,我多次去鄰近羅家村旁的一個大水塘釣魚,但每次釣到的都是五十到一百克重的鯽魚。然而在十月到十一月連續兩個月的周日去釣,每次都能釣到約半斤的鯽魚。并且在十一月初的一天,我竟然接連釣獲了近二十條半斤左右的鯽魚,這種野釣的收獲讓人欣喜異常。可惜的是,這些讓我感到愉悅的水域,大多已經受到污染或者被人工養殖了魚。
以上兩個事例可以證明,在通常只能釣到小鯽魚的地方,不能輕易說沒希望深秋肥水釣魚技巧,只要堅持不懈,等到大鯽魚出現的時候,你一定會收獲更多的喜悅。
有用請點個“在看”↓↓↓↓
猜你喜歡
- 2025-10-13 釣魚學問多!十種常見魚鉤類型分享,助初學者一臂之力
- 2025-10-12 新手苦惱肥水和流水難釣?這些經驗訣竅助你有好收獲
- 2025-10-11 春季釣魚技巧全攻略,助你輕松釣大魚,掌握這些輕松應對春日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