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備
捕撈鯉魚、鯽魚、鯰魚等魚類時,選用河蝦、紅蟲、蚯蚓、地蠶、油葫蘆、蛐蛐、蛆、玉米蟲、蜂蛹等作為誘餌效果更佳。至于窩料的制作方法,具體如下:
打窩的餌料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混合了豆餅碎、麥麩末、酒糟粉等粗糧細粉,再摻入帶有香氣的粘性粉末,加水揉合成蠶豆尺寸的團塊,或是核桃大小的圓球狀,晾曬半干后使用,通常每個窩點會放置三到五團;另一種則是用米飯曬干制成的顆粒,或者直接采用碎米,每個窩點會撒入少量。
釣鯽魚時,使用碎米和干飯粒做誘餌效果很好,原因是鯽魚體型不大,嘴巴也小。誘餌的數量沒有固定要求,可以依據實際情況來定,通常可以設置3到5個,目的是為了能夠輪流進行垂釣。窩點準備好之后,假如稍后察覺某個位置聚集了大量鯽魚,需要向那里補充些魚食,業內稱作“續窩”,此舉頗為妥當,由于能夠將這個窩點穩定住,或許就能在此捕獲不少鯽魚。
窩點打之前,得用長桿或者釣鉤探查水域底部,了解此處水深,還要弄清水底狀況,是光潔的,還是堆滿雜物的,又或者長滿水草,倘若雜物堆積過多,或者水草過于茂密且深請問野釣河中的勾魚用什么餌料,就最好不要選作窩點,這類水域釣魚效果不佳。
打窩要選在離岸邊既不近也不遠的水域,太靠近岸邊會讓魚受驚,但距離太遠也會影響垂釣,提竿時會很費力,尤其是當有500克以上的大鯽魚咬鉤時,就更難拉上來。窩的最佳位置是距離釣竿長度減去一米的地方,比如使用4米長的釣竿,窩就應設在離岸3米左右的水域最為合適。
另外,挑選釣魚時投放餌料的岸邊,最好有樹木遮擋光線,如果沒有樹蔭在陽光下釣魚,最好選在陽光從左邊或右邊照射的位置,因為如果在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垂釣,強光會刺痛釣魚人的眼睛,導致看不清魚漂的動靜;如果陽光在釣魚人身后,那么人走動的影子會映在水里,會把魚嚇跑,不敢來吃餌。
收完窩之后,千萬不能忽略,必須在岸邊留下標記,不然,等到準備釣魚的時候,就會不清楚之前在哪個位置投放過窩,從而找不到打窩的地點。
- 上一篇: 解密野生鯉魚的生活習性和垂釣技巧必看
- 下一篇: 請問野生草魚怎么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