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備
江河,野外垂釣中最考驗技巧的環節,同時構成了其吸引人的特質。江河水道綿延不絕,與水庫的局促空間截然不同,其環境充滿更多不可預測性,哪怕水位升降都能為岸邊釣魚帶來諸多變化。河里的魚體量通常更為可觀,它們長期在湍急的水流中生存,因而展現出強大的力量。
江河天生難以控制、性情暴烈,因此許多人不樂意在江河中垂釣,即便住在江邊也多數僅使用海竿或磯竿,真正能駕馭江河的釣手竿的人其實非常少,江河水域過于寬闊,魚類擁有眾多藏身之處,缺乏經驗確實很難找到魚的具體位置。
今天蓑笠哥要介紹自己在江河里釣魚的心得體會,特別要說明的是:正是因為江河的水性難以掌控才會有之前的感慨,實際上我個人別說制服江河,就連每次釣魚都能保證有所收獲都難以實現,不過也有過魚獲極其豐富需要拼命拉扯的場面。只是略懂一些門道罷了,自己確實鐘愛垂釣江河,珠江、東江、長江、澧水、雅魯藏布江都曾涉足,不過每條江都有其獨特氣質和魚汛,但雅魯藏布江邊的群山隨季變色、峰巒各具風貌最令人難忘,雖然好幾次險些遭遇危險。
暮春江河魚口很好
暮春江河野釣的目標魚選擇
到了暮春時節,大多數魚類都變得活躍起來,適合垂釣,然而能否釣到魚和釣魚的難易程度是兩碼事。根據我的經驗,暮春時期在江河中垂釣,各種魚類的相對容易程度依次是:鳊魚、鯉魚、鰱鳙、翹嘴、黃尾、鯪魚、羅非、草魚。這個排名只是一個粗略的參考,使用的是手竿,如果改用路亞竿,那么翹嘴和鱖魚會是很好的選擇,要是偏愛釣小型魚類,銀鮈和蛇鮈應該會排在前兩位,而如果使用磯竿進行垂釣,鯉魚或許會是首位。
電站或水閘上游的淺草地帶或許能釣到鯽魚,也能釣到許多黃顙魚,因此這個排名并非定論,只能作為參考。我個人基本上在暮春之后,從密度、活躍性和拉力等角度考慮,只選擇釣鰱鳙、鯉魚和鳊魚,直到仲夏才會轉去釣草魚。你可以根據當地魚情來決定,通常哪種魚比較多就釣哪種魚。近期不少垂釣者反映:他們所在地的江河里缺少鰱鳙魚,其實本人走遍大江南北的江河,嘗試過很多水域,只要水深達到五米以上,并且水流不是特別湍急,基本上都能釣到鰱鳙,唯獨雅魯藏布江這邊沒有遇到過,而南方地區基本上都有發現。
暮春鳊魚最好釣
暮春江河野釣釣位選擇
這種狀況十分關鍵,江河雖然非常寬闊,而且極長,但并非所有地段都有魚,除非是持續在固定區域捕撈或者專門釣取小型的魚,否則想要輕易尋找到一個能獲得豐富漁獲的地點相當不容易,當然,如果運氣極佳的話,情況就不同了。
通常情況下,戶外垂釣江河時,大多會去大彎曲處、發電站或者水閘的上游區域,尋找丁字形水壩的凹進去的地方,或者兩座丁字形水壩的中間位置。其他區域水流通常較為湍急,唯有使用海竿或磯竿搭配重鉛到底才能獲得較好效果,手竿并非完全無法使用,采用釣鈍方式或選用大號吃鉛浮漂同樣可行,不過特定情況下并不推薦在此垂釣,關鍵原因并非是觀漂刺魚不便,畢竟盲釣技巧也能應對,而是此類地點難以留住誘餌,魚群不易聚集。
沙石多的地方黃尾多
暮春時節,若水深適宜,可考慮釣3至4米深的區域,此處鳊魚較為常見,鯉魚偶爾也會咬鉤。針對鯉魚,最佳水深應在6至8米之間,因此需要配備磯竿或9米長的魚竿。這個季節的鯉魚通常不會靠近岸邊,除非岸邊投放了大量窩料,或者有很多人在釣鰱鳙。兩三米深的區域容易釣到黃尾魚,六米以上的水域更適合垂釣鰱鳙魚,而釣小魚則應該選擇兩米以內的沙石地帶,并且這些地方最好有流動的水。
另外港口停泊的船只中,比較容易釣到翹嘴魚和鯉魚,偶爾還能碰到花骨魚以及重唇魚,橋柱底部常見胡子鯰和黃骨魚,廣闊的草叢地帶黃骨魚數量較多,夏季時節剛生長起來的蘆葦邊可以嘗試釣草魚,不過得下到水里去弄斷蘆葦并且做好誘餌。
抽鰱鳙選擇最深的地方
暮春江河野釣餌料和窩料
說實話,這件事其實無關緊要,可偏偏許多釣魚愛好者卻覺得它至關重要,這或許與這些年銷售魚餌和添加劑時的夸大宣傳有關。畢竟野外環境惡劣,魚兒根本不在乎你加了什么,也不在乎那些東西價格多高,它們眼里只有一點:能不能當食物。這是關鍵所在,肚子餓的時候,就連石頭上的青苔也會吃光,一個水塘很難讓魚兒吃得飽飯,由于魚類的增殖速度很快,若是存在這樣的水域,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它們吃個精光。
因此,這就導致,一種水生動物一旦碰到美味,會盡量吃得非常飽——經常到野外釣魚使用大窩的人應該就能注意到釣上來的魚很多都吃得撐得慌,不過它們還是會咬鉤上的誘餌。所以,我們外出垂釣時,窩料并不需要多么優質、多么精細,你只需要讓它吃飽就行,但也要按照你垂釣時間的長短來調整窩料的多少和散發的霧氣大小。
菜籽餅效果很棒
通常情況下,若是針對特定時段垂釣,可在該時段到來前撒入少量魚餌,持續施釣直至該時段結束亦可,毫無阻礙。倘若打算全天垂釣,則需準備較為充足的魚餌,并且要根據魚兒吃食情況、時間變化以及小魚搶食的激烈程度,適時添加魚餌。有時候我們感覺已經投放了相當數量的窩料卻沒釣到目標魚因此不再續放,這種情況需要根據窩料的種類來判斷,若是酒米、麥粒這類餌料效果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小雜魚很快就會將其吃光,而菜籽餅、花生枯這類餌料則能維持較長時間,至于顆粒、飼料等餌料,在有少量小雜魚存在時其效果也不會太持久。如果水域較深,那么能夠支撐的時間就會更長一些,倘若水流平緩,那么能夠維持的時間也會更久一些,無論如何,兩個小時之后補充一些體力總是恰當的。
對于窩料的選擇,建議以糠餅、菜籽餅和花生枯作為基礎材料,再搭配鴨飼料、鰱鳙專用誘食劑、發酵玉米粒以及新鮮玉米作為輔助成分,這些材料可以單獨使用,糠餅對鳊魚和鯉魚效果顯著,菜籽餅適合垂釣麥鯪、鳊魚和草魚,花生枯則對土鯪、羅非和黃尾魚有很好的吸引力,輔助材料需要根據目標魚種靈活調整,鴨飼料適用范圍較寬泛。大塊的巴掌尺寸的,要分成三到五塊來處理,鮮嫩的玉米要頻繁地拋撒,老壇里的東西每次取出三分之一袋,鴨子的飼料要盡可能多地喂。
暮春的草魚不多
暮春江河野釣裝備選擇
魚竿選擇方面需要注意,長度要合適,一般建議使用7.2米以上的魚竿,如果魚竿太短,在江河中垂釣效果會受影響,但如果是夜釣或者釣鳊魚,也可以考慮使用5.4米到6.3米之間的魚竿,釣鯉魚或者鰱鳙這類魚,則最好選擇7.2米及以上的魚竿,同時也要參考當地釣友的習慣,如果大家都使用某種長度的魚竿并且沒有出現問題,那么使用這種長度的魚竿也是可行的,例如在部分沿海的江河,存在潮汐變化的水域,使用2.7米的魚竿在岸邊垂釣是合適的,但在內陸江河則不太適用。
魚線,建議采用三加二的組合方式,這種組合兼顧了大小,十五斤左右的魚也能應對自如,搭配三十斤承受力的失手繩,三十斤的魚也有機會制服,而二兩左右的鳊魚則不在話下。若是釣鰱鳙魚,那么五加四或者五加一零號的PE線都是不錯的選擇。
魚鉤的選擇要依據魚體尺寸靈活調整,不過經驗豐富的釣手還是建議,避免選用過細的魚鉤,小魚的搏擊缺乏樂趣,一旦遭遇大體魚,鉤子十有八九會斷裂或被拉直,釣獲一百尾小魚也難以比擬一條大魚帶來的滿足感,推薦采用1號新關東鉤或5號伊勢尼鉤,這樣的組合對付20斤以下的魚沒有太大難度,關鍵在于必須確保是正口。
浮漂,建議選用行程漂江河釣魚技巧之常見問題分析必看,長度大約為70厘米,鉛重最好在5到7克之間,由于江河普遍較深,較大的鉛重能夠迅速觸底,即便釣半水或者行程,我們也可以通過釣飛鉛或使用長子線,結合浮漂本身的行程,實現大約三米的緩沉效果。通常在暮春時節,我就只需準備一種浮漂,這樣就無需頻繁調整浮漂了。
調整浮漂,我通常采用帶鉤半水調平水或一目,然后釣兩目至三目,形成一鉤觸底一鉤懸空的狀態,這種調法在春季非常實用。若要釣底,可將子線長度調至五至六目,使其躺底,若要釣懸空,則調一目即可。夜釣時,只需加個發光棒,既方便又簡單。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釣爆護!
- 上一篇: 紅蟲系法大揭秘!多種實用系法助你釣魚收獲滿滿
- 下一篇: 請教大力馬魚線跟普通尼龍線的對比
猜你喜歡
- 2025-09-10 江河釣魚技巧之常見問題分析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