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備
盡管稍顯滯后,但這個冬季總算展現出了應有的冬天氣息,或許有少數釣友因寒冷或未能捕到魚而選擇收桿,而另一些釣友則終于迎來了降溫,期待著釣獲大鯽魚的機會。總的來說,在這低溫的天氣里,野釣讓一些人感到高興,也讓一些人感到煩惱。實際上,每年冬天都是如此,只是釣友們的感受各有不同罷了。
有人爆護有人走空
冬季是垂釣大鯽魚的佳季,原因有二:首先,即便在寒冷的冬季,鯽魚依然保持活躍,覓食活動并未因低溫而顯著減少;其次,釣取鯽魚時多采用細小魚鉤、細膩釣線和特制的蟲餌或拉餌,這種搭配在其他季節往往吸引的是小魚。然而,在冬季,情況則截然不同:眾多小魚因無法忍受低溫和持續的寒冷天氣而變得不活躍,盡管仍有少數如白條、銀鮈、趴地虎等魚類仍在覓食,但它們并不普遍存在于所有水域,且數量遠不及其他季節。
今日,蓑笠兄將探討低溫環境下的戶外垂釣。實際上,即便在冬季,氣溫也有波動,有時雖低但依舊適宜釣魚。北方地區即便水面結冰,也能進行垂釣,更不用說未結冰的區域了。然而,需明確一點:冰面垂釣能找到較為理想的釣位,而在無冰水域,則需借助船只。其實,無需過早收竿,只要選好釣位、使用恰當的餌料、采取合適的釣法,即便在下雪之時,也能釣到幾條可食用的魚。
低溫天氣漁獲一樣可以好!
低溫天氣野釣釣位選擇
前幾日所寫的文字中,實則已有零星提及,關于水域釣點的選擇,實則因水域而異。通常在江河釣魚,建議挑選沙坑、丁字壩內側、較深的回灣、江河中的深潭(可咨詢老漁民,他們對此頗有了解),總之,最佳位置應是六米以上,流速宜緩,例如,若江面方圓十幾公里內,此處水深最深,使用長竿或磯竿釣魚,定能有所收獲。
堰塘的情形則有所不同,魚兒并不總是棲息在最深處,這取決于水域中是否有植被。若水體中長有較茂密的草或底部的草層,情況便會有所變化:若草層較厚,就需要挑選草層深淺適宜的區域。在氣候溫暖時,魚兒會潛伏于草叢之中,而一旦氣溫驟降,它們便會迅速從草叢中游出,潛入下方的淤泥底部。地面鋪有草的地方優先考慮,若地面未鋪草,則選擇種植金魚草而非鴨舌草,若兩者皆無,則挑選倒伏的樹木和最深處,堰塘里就這么幾個地方,你肯定能釣到魚。
水庫內水溫低且持續低溫,無需多加考慮,以往魚類出沒的區域很可能不再適合,故應直接前往水庫大壩附近的高坎下方、大壩兩側的灣子深處。只有在暖和的陰天或是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水庫中的魚兒才會游向水庫尾部較淺的區域,但一旦氣溫下降,它們便會迅速退回深水區。因此,在冬季進行水庫野釣時,使用磯竿而非手竿更為適宜,通常在14米左右的距離釣魚效果最佳,而且一般情況下無需打窩。
釣位很重要!
低溫天氣野釣餌料和窩料
冬季野釣,紅蟲與蚯蚓才是真正的主角。無論是市售的餌料、還是各種輔助小藥,抑或是其他添加劑,在它們面前都顯得遜色。除非是前往黑坑或散養塘,即便如此,不少地方仍禁止使用紅蟲和蚯蚓。這并非因為水質問題,純粹是因為它們太過有效!紅蟲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搖蚊的分布也遍及全國,但紅蟲更傾向于在水質不佳的環境中產卵,而非搖蚊產卵導致水質惡化,這種因果關系被顛倒了。難道黑坑老板對此一無所知嗎?
自然,若是不允許使用紅蟲,您可以選擇將紅蟲制成汁液來制作魚餌,只需將紅蟲搗碎成汁,再加入918或其他餌料中。在此過程中,可能需要適量增加拉絲粉,以防餌料難以成型。此外,餌料的軟度應略低于開水,但比大一點的開水要軟。關于蚯蚓汁這個存在不少爭議的話題,一些釣友表示其效果不盡如人意。我個人在使用蚯蚓汁調制餌料時,通常會加入阿魏,這樣的組合效果顯著。為此,我進行過多次實驗:在散養池塘中,使用蚯蚓汁與阿魏混合制成的餌料,其表現遠勝于單純的蚯蚓或市售餌料。
我經過深思熟慮,或許問題在于:餌料中加入了蚯蚓汁和紅蟲汁后,霧化效果不佳。若是您之前習慣于抽窩誘魚,那么效果可能并不理想。然而,您可以通過調整狀態,并將打窩方法結合起來。霧化效果良好時,抽窩效果顯著;反之,霧化效果不佳時,抽窩幾乎無用。此外,冬季水分子的活躍度本身就較低,因此抽窩的效果相較于其他季節要差很多。
窩料這一塊無需贅述,前些日子我已分享了幾種自制的酒米窩料配方,眾多釣友反饋效果不錯,然而也有部分釣友覺得效果不盡人意。實際上,釣魚之事莫非如此,即便是再好的餌料,也難免有釣友覺得魚兒難釣。這種情況很常見,因為無論餌料或窩料多么優質,仍需搭配適宜的釣位以及具備一定的魚類資源。資源的不足,除了通過加重窩料、頻繁喂窩、選擇合適的釣位以及某些特定季節和釣法來彌補外,其他方面則難以有所改善。
若你在一個地點持續垂釣且周圍無人競爭,我建議你采用菜籽餅、酒糟、豆渣等長期打窩材料。這些材料價格低廉,操作簡便。垂釣時,只需先撒幾把酒米散炮,隨后掛鉤蚯蚓,漁獲便會頗豐。
紅蟲最好!
低溫天氣野釣裝備選擇
魚竿的選擇,長竿在低溫天氣下更為適宜;除非你發現了一棵傾斜的樹木,且水域深度超過1.5米,否則在大多數釣點,我建議你使用7.2米以上的魚竿。當然,你也可以考慮使用磯竿,或者將路亞竿改裝成磯竿使用;與其讓路亞竿閑置,不如讓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魚線選擇需注意,低溫天氣下,子線以0.8為佳,更粗的則不推薦。除非是采用長竿躺底進行守釣,那么也僅建議使用1.2的線徑。若目標是大鯽魚且重量超過一斤,則可選用2.0的線徑。其他情況下,不建議使用過粗的線。至于躺底的主線,可以稍粗一些,若不介意綁線,之前用于釣鳊魚的3.0線或釣草魚的5.0線均可。但若追求調靈,主線最粗不宜超過2.0。
鉤子應盡量小巧,因為小鉤子確實更易被魚吞食。你可以挑選1至3號的伊勢尼鉤,亦或是0.3至0.8毫米的新關東鉤,亦或者4號的海夕鉤。使用這些鉤子,你能夠釣起3至4斤重的魚,甚至更輕的銀鮈。
建議選用腳部較短且重量超過2.4克的細長尾浮漂,此類浮漂下沉迅速、翻身敏捷、信號輸出明確。
大水面要長竿
低溫天氣野釣的調漂和抓口
若水溫較低且魚口稀疏,我通常會選擇不帶鉤調平水釣兩目,這樣做可以讓子線平躺在水底,魚兒更易吞入口中。因為如果調得過于靈敏,餌料霧化后鉤子會逐漸上浮,而冬季的鯽魚一般不會上浮抬頭覓食,就算它們張口,也可能只是輕觸餌料而沒有真正吞入,此時若急于提竿,反而可能錯過機會。
若頻繁出現上魚情況,立刻調整至四釣二并無障礙,但抓魚時不宜見口就撈,我通常會選擇放過首個頓口,等待第二個頓口出現,或者觀察持續的陰漂、頂漂以及緩慢的黑漂。這樣做的原因在于,冬季魚兒咬鉤力度不強,張嘴幅度較小野釣鯽魚怎樣選釣位,一次可能無法完全吞入,若急于提竿,容易驚擾魚群。
可以等死口
低溫天氣野釣注意事項
失手繩;長時間沒有口可能會分心,失手繩保證桿子不被拖走。
使用打火機時,選擇一個安全區域點燃一堆火會使人們感到更加舒適,然而切記不要在森林中點火,水邊則是更合適的選擇,一旦發生意外,應立即將火撲滅。
佩戴手套;盡量避免頻繁地取下和戴上手套,以免引發凍瘡,在閑暇時刻可以將雙手置于口袋中。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釣爆護!
猜你喜歡
- 2025-07-16 池塘水庫草魚人工放養,釣餌選擇及兩種使用方法介紹
- 2025-07-15 海釣鱸魚樂趣多挑戰大,掌握這些要點助你成功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