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備
常見魚類生活習性及釣法
1、鯉魚的生活習性及釣法
鯉魚通體呈青黃色調,其尾鰭下端帶有鮮艷的紅色。這類魚通常生活在水域底部,屬于雜食性,繁殖速度快,對高溫和污染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在養殖過程中,鯉魚可以食用各種飼料;而在自然水域中,鯉魚并不挑食,但在垂釣時,需要不斷更換餌料的種類和顏色搭配。在臺灣地區,使用所謂的“萬能餌”來釣鯉魚,效果尤為顯著。鯉魚體型碩大,游動靈活,拉力強勁,故而為了防止釣竿折斷或釣線斷裂,應當選擇較大的魚鉤、較粗的釣線、較重的魚墜以及較長的漂子。同時,魚竿最好選用硬尖手竿,或者使用海竿,這樣也能達到不錯的釣魚效果。
鯉魚偏愛昏暗的光線,活躍好動,故而偏好那些水色深沉、透明度較低的水域,如湖泊、池塘、水庫中較深處的低洼地帶;岸邊光線較弱的區域、溪河交匯之處以及河流與池塘的進出口附近,都是垂釣鯉魚的理想之地。再者,在春末夏初的產卵季節,河塘岸邊長有水生植物的區域,也是鯉魚所偏愛的棲息地。
鯉魚捕食主要依賴觸覺與嗅覺,故而其誘餌宜挑選那些色澤鮮明、香氣撲鼻的食材,例如:蚯蚓、紅線蟲、小蝦、面條、米飯、糟料以及混合顆粒飼料等。
撒下誘餌,鯉魚游入魚窩,水面便會冒出氣泡,有時還會涌現眾多細密的水泡和腐殖質,這標志著鯉魚在水底翻動泥沙、尋找食物的行為。此刻垂釣,往往能獲得良好的效果,然而投喂的餌料需更加豐富,以便鯉魚能迅速鎖定目標。垂釣時,一旦觀察到浮標上升,水中散落的兩顆餌料沉沒,便可開始放線、收線,如此往返多次,經過數輪操作,便可將魚頭從水面提出,稍作停留,隨后將魚緩緩拉至岸邊,最終將魚捕獲上岸。
2、鯽魚的生活習性及釣法
鯽魚又稱鮒魚、喜頭魚、童子鯽、刀子魚,是一種適應性廣泛的魚類。它能在深水、淺水、清水、渾水、流水、靜水以及大水體或小水體中生存。鯽魚偏愛在水草茂盛的淺水河灣和湖泊沿岸水域棲息。這種魚生命力旺盛,即便在氧氣含量低、堿性較強的惡劣水體中,也能生長和繁殖。鯽魚是雜食性魚類,其食物種類與鯉魚相似,因此,用于釣鯉魚的誘餌同樣適用于釣鯽魚。
鯽魚在不同水域的飲食習慣存在區別:在河道中,它們更偏愛糧食類餌料;而在湖泊中,它們的口味則傾向于腥味餌料;至于池塘中的鯽魚,它們則對兩者都感興趣。至于鯽魚的不同品種,它們的食性也有所不同:白鯽傾向于植物性餌料,并且能夠離開水底進行咬鉤;銀鯽則對糧食餌料以及蚯蚓、蛆蟲等軟體動物餌料都情有獨鐘,通常在靠近水底的下層水域進行咬鉤;土鯽魚則對米飯情有獨鐘,對蚯蚓也并無特別要求,它們更多的是在水底附近尋找食物。市面上銷售的鯽魚餌料,其主體成分是馬鈴薯粉,并混入了麥粉等其他成分,同時融入了適量的天然香料,這種餌料具有廣泛的適用性,適合各種鯽魚,但要想達到最佳效果,還需與釣具搭配得當。在使用傳統釣法時,由于專用餌料具有快速溶解的特性,因此需要適量添加面粉來提升其粘性,以避免餌料過早溶解。在釣鯽魚的過程中,挑選合適的鉤線至關重要。為了提升釣魚的成功率和減少摘鉤所需的時間,建議使用無倒刺的漁鉤。魚體尺寸較小,因此,通常只需輕輕松松地用一般手竿就能將魚從水面提出,而使用3.6至5.4米的中等長度玻璃鋼毛竿則能更加得心應手。在用普通漁鉤垂釣鯽魚時,必須確保鉤尖足夠鋒利。鯽魚的咬鉤行為會根據氣候的變化呈現出吞咽、快速拉扯或突然猛攻等多種方式;此外,這種咬鉤動作還會因水底泥質的軟硬程度以及地形的高低起伏而有所差異。鯽魚的唇部邊緣既柔嫩又薄透,在提竿時需巧妙運用腕部力量,用力過猛則可能導致魚唇受損。
3、青魚的生活習性及釣法
青魚又稱黑鯇、青混、螺絲青、烏青等名稱。它們通常棲息在水體的中下層區域,很少上升到水面活動。其食性較為單一,主要以螺、蜆等軟體動物為食。在池塘養殖環境中,幼年的青魚偏好糧食和飼料,但隨著體長達到15厘米,它們的咽齒壓碎能力增強,食性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兩歲以下的個體死亡率相對較高,它們的食性較為廣泛,主要以糧食類餌料為主;進入兩歲之后,尤其是體重增長到一公斤左右時,它們的食性開始轉向軟體水生動物,能夠磨碎堅硬的甲殼,并吞食其內部的肉質。在自然水域中,它們常常聚集在江河與湖泊的深淺交界地帶。除了冬季食欲相對較弱之外,春季、夏季和秋季這三個季節,它們的攝食非常猛烈,甚至能在氣壓較低、大多數底棲魚類普遍不進食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咬鉤并吞食餌料。
垂釣青魚,通常采用傳統技法。所用的釣具包括硬質長竿和粗線大鉤。竿子的長度通常不低于6.3米,而線材則推薦使用4號線或直徑0.55毫米、承受力在7公斤以上的型號。雖然鉤子型號并非關鍵,但鉤條的粗細和鉤門的寬度卻是至關重要的。當青魚咬鉤時,浮標的下沉動作穩定而緩慢,浮標的波動并不劇烈,整體顯得較為平穩。然而,緊隨其后的第二個信號則是浮標被緩緩拖入水底,此時不會觀察到浮標再次上浮的情況。青魚體型龐大,力量十足。當釣魚者感受到釣竿上的魚時,通常不會出現猛然橫向逃竄的情況。通常,它們會平穩而從容地向外游動,其力量之強,宛如老牛耕地一般。這時,釣魚者與魚之間便形成了一種借助釣竿和線進行的拔河之勢。為了防止魚兒逃跑,釣魚者需要調整站位,或者跟隨魚兒沿著岸邊移動,或者改變牽引方向,利用手臂的力量使釣竿呈現側向彎曲,與魚進行周旋。
在寒冷的冬季或是氣壓較低的季節,青魚上鉤的跡象往往表現為漂動略微下沉,隨后便不再出現其他信號。揚竿時,釣者無法感受到魚唇被鉤住的輕微顫動,就像鉤子偶然間掛住了水下的隱蔽樁子,導致雙方陷入僵局。經過數分鐘的等待,釣線才會開始緩緩向外移動。通常情況下,此時鉤子已經牢牢地刺入了魚的上唇。只要在牽引過程中保持冷靜,順著魚的游動方向調整竿子的彎曲程度,使其保持拋物線形狀,就能確保魚兒不會逃脫。在自然河流中垂釣青魚時,可以選擇水流較為平緩且岸邊彎曲的部分進行垂釣。而在池塘或是小型湖泊等人工養殖的水域,則更適合選擇水深的地方進行垂釣。
4、花鰱的生活習性及釣法
花鰱別稱鳙魚、黑鰱、包頭魚、胖頭魚以及松魚。這種魚類通常棲息于水域的中上層,并具備河湖洄游的習性,平日里多在水流較快的江湖中生活。性情較為溫和,不太愛跳躍,行動較為緩慢。在食物方面,鳙魚與鰱魚有所區別,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分析常見魚種的生活習性必看,例如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和原生動物,同時也會攝食多種浮游藻類。
釣取鳙魚與鰱魚的技術手段并無二致,使用的釣具也一模一樣,然而,存在一種獨特的釣魚技巧,即快速晃動釣竿并猛力抽拉,以單鉤刺入魚體。即便鳙魚通常棲息在水域的中上層,它有時也會潛至水底覓食。在池塘養殖環境中,長時間漚制且已散發出惡臭的菜籽餅末,往往能吸引鳙魚聚集,其密集程度之高,以至于可以通過不斷左右擺動和抖動浮漂,觀察到水面上冒出的小氣泡,其大小幾乎與菜籽粒相當。晃竿,即釣者發現魚群在水下聚集時,使用未掛餌料的空鉤垂入水底,通過觀察漂的晃動、搖擺和下沉,通過手腕與手臂的默契配合,持續不斷地用力提拉和猛抽,使得鉤尖在觸及魚體時能夠刺入其體內或鉤住其鰭部。
采用此法,關鍵在于確保鉤尖銳利,并且要將市面上銷售的魚鉤的鉤頸部分(即從鉤尖至鉤彎的鉤體部分)適當向外張開。在快速揮竿時,動作需迅速且頻繁改變方向。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雙鉤一體鉤和錨鉤正是為這種釣技和專用釣具而設計的。此釣法需要使用硬度較高的釣竿,通常長度不會超過四米,以便在近岸淺水區域進行垂釣。
- 上一篇: 肥水魚塘釣魚技巧分析必看
- 下一篇: 分享爆炸鉤釣組的使用技巧和經驗(上)
猜你喜歡
- 2025-06-20 分析常見魚種的生活習性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