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備
反復嘗試,最終還是偏愛鯽魚,隨著秋天的清爽氣息,正是垂釣鯽魚的絕佳時節,此時鯽魚食量增大,給釣魚愛好者們帶來了豐碩的收獲機會。那么,在初秋時節,我們應當如何調整釣魚策略呢?讓我們共同探討一番。
1.時間
初秋之際,盡管尚在三伏天,氣溫依舊偏高,因此垂釣時間宜選在早晚,最佳時段為清晨6點到9點,或是傍晚5點到8點,午間則宜選擇樹蔭覆蓋之處進行垂釣。待至仲秋,氣溫適中,全天垂釣皆宜;而隨著深秋氣溫的逐漸下降,則應盡量將垂釣時間安排在午時。
2.釣位
秋季,鯽魚覓食熱情高漲,偏愛在岸邊淺水區游動,尤其是那些水草叢生的區域。在此期間,我們可在水草區、入水口、洄灣、鏵尖、河汊口、野果樹下等地進行垂釣。長竿傳統釣釣草洞的技巧在秋季同樣適用,且往往能收獲頗豐。此外,選擇人跡頻繁的老釣位下鉤也是一策,因為老釣位下方往往隱藏著天然的魚窩。
初秋時分,雷陣雨頻發,雨后水體中氧氣充足,雨水攜帶著豐富的食物,吸引了魚兒紛紛前來覓食,此時正是垂釣的好時機,不容錯過。若水域因雨而變得混濁,鯽魚則會游至水的中上層尋找食物,此時釣魚應選擇半水區域。
水域波濤洶涌深秋初冬釣鯽魚技巧,其中氧氣充沛,使得鯽魚,尤其是大鯽魚,活動頻繁,食欲旺盛,精神抖擻。相較于小鯽魚,大鯽魚通常并不那么活躍,也不愛貪食,很少輕易展示其尊貴之態。當然,風浪雖大,卻也不宜過于猛烈。
要捕獲大鯽魚,通常需選擇較遠的釣點,深入水域深處,不妨嘗試在肥沃的水塘中垂釣。這樣的水塘里食物豐富,氧氣水平較低,魚類活動較少,它們多聚集在塘中央的深水區域。一旦水質環境發生變化,比如風力增強、氣溫波動或雨后天氣轉晴,鯽魚會變得活躍起來。在肥水塘中,要么難以釣到魚,要么釣到的魚大多是體型較大的鯽魚。
3.餌料
初秋時節,若要垂釣體型較大的鯽魚,我們通常會選擇使用酒米、蚯蚓以及紅蟲顆粒作為誘餌,這些材料能有效吸引并留住魚群。在餌料的選擇上,我們以素食餌料為主,并適量添加一些帶有腥味的餌料。
初秋時節垂釣鯽魚,務必選用分量較重的餌料。若餌料過輕,鉤餌入水后下降緩慢,便給了小雜魚充足的時間來圍攻餌料。結果,餌料往往在半途中就被小魚們一搶而空,導致鯽魚無法獲得進食的機會。相較之下,重量較大的餌料能迅速下沉至鯽魚所在的底層,從而加速穿過小雜魚密集的水層。
4.調漂
秋季垂釣小鯽魚時,應調整浮標至四目,而魚鉤則應調整至二目(一鉤沉至水底,另一鉤輕觸底),若垂釣大鯽魚,則需將浮標調整至水平,魚鉤同樣調至二目(雙鉤均沉至水底)。在底泥較厚的水域垂釣時,應將浮標調整至三目,魚鉤則應調整為一鉤輕觸底,另一鉤離底。
鯽魚捕食餌料后,通常會抬起頭部向上游游動,因此最常出現的浮標反應便是頂漂。對于體型偏大的鯽魚來說,它們還常常表現出“黑漂”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鯽魚吞食魚鉤后向上抬升,導致子線彎曲成U形,此時托鉤的力量轉變為拉力。
在觀察浮漂下沉的瞬間,我們可以捕捉到截口,這表明鉤餌在未觸底前已被鯽魚迅速搶走,這足以證明魚窩中已有不少鯽魚聚集。此時,若見漂尖緩緩且輕微地上下晃動,那意味著鯽魚已將餌料吞入口中并開始呼吸,此時應立即提竿,否則魚兒可能會吐出鉤餌而逃走。
- 上一篇: 七釣潭灣水庫mdashmdash今年第10釣
- 下一篇: 深秋時節釣草魚有啥技巧?掌握這4個秘訣很關鍵
猜你喜歡
- 2025-06-14 深秋時節釣草魚有啥技巧?掌握這4個秘訣很關鍵
- 2025-06-13 七釣潭灣水庫mdashmdash今年第10釣